APP下载

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7-09-14王敏佳申荷永刘建新罗庆华郑安海陈俊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晨练年限健康状况

王敏佳 申荷永 刘建新 罗庆华 邱 田 郑安海 陈俊彬

(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澳门 999078)

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王敏佳 申荷永 刘建新 罗庆华1邱 田1郑安海1陈俊彬2

(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澳门 999078)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12月从重庆市10个晨练点参加晨练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作为晨练组,并抽取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3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621人,其中晨练组307人,对照组314人,晨练组9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练组阳性症状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15.347,P<0.001);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阳性率(44.09%)明显高于男性(15.61%)(P<0.05)。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和其他职业(P<0.05)。家庭类型为独居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高于与子女居住一起(P<0.05)。锻炼年限也对晨练老年的心理健康阳性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类型和锻炼年限存在相关性。结论重庆地区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结构及锻炼年限是影响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晨练;心理健康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功能日益衰退老化,躯体疾病严重影响老年的生命质量,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老年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1,2〕。晨练作为一种普遍、流行的中老年健身方式,不仅能强身健体,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参加晨练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晨练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6~12月从重庆市重庆园博园、石门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石柱黄水森林公园、鹅岭公园、南山植物园、人民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沙坪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10个晨练点参加晨练的群体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纳入标准为每周参加晨练次数>4次,晨练时间至少坚持2年及以上;排除标准为理解力低下,无法有效完成问卷调查者,或存在重大家庭变故者,307名老年人完成本次调查研究为晨练组。另随机从重庆市抽取两个街道的居民社区,抽取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320人,有314名老年人完成调查问卷为对照组。所有老年人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

1.2问卷

1.2.1一般状况调查表 自拟晨练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晨练年限、居住条件、经济来源、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家庭生活、退休前职业等20个条目。

1.2.2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SCL-90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每个条目分为五级评分(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以SCL-90总分>60,阳性项目数>43,任一因子分≥3为阳性症状检出标准,以上出现任何一项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即视为阳性。

1.3调查方法 采用逐一面访的形式,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方法及答题方法,当面指导、当场测试且当场收回。

1.4质量控制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统一调查标准,现场核查调查问卷,确保填写内容的完整、无误。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心理健康状况 晨练组9个因子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检出标准,晨练组出现一项阳性以上共68人(22.15%);对照组为115人(36.62%),晨练组阳性症状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7,P<0.001)。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人SCL-90各项指标比较

2.2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阳性率(41/93,44.09%)明显高于男性(27/173,15.61%)(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晨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阳性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晨练老年心理健康阳性率不同,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31/94,32.98%)明显高于事业单位(16/101,15.84%)和其他职业(21/112,18.75%)(P<0.05)。家庭类型为独居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42/134,31.34%)高于与子女居住一起(26/173,15.03%)(P<0.05)。锻炼年限越长,晨练老年的心理健康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2.2.2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以晨练老年人是否有心理健康(阴性=0,阳性=1)为因变量,以前述单因素分析中4个P<0.10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被初选的自变量及经研判后的赋值分别是:性别(男=0,女=1)、退休前职业(机关事业=0,其他=1,工人=2)、家庭类型(独居=0,与子女一起=1)和锻炼年限(0=1年以上,1=1年及以下)等4个指标。回归采用向后法以选择和剔除不显著的变量:结果显示该4变量最终被全部纳入,即:性别(女)、退休前职业(待遇较差)、家庭类型(混住)和锻炼年限(较短)是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不利)影响因素(P<0.05),OR值均在2.3以上。见表4。

值得一提的是:若将锻炼年限按(1=<1,2=1~2,3=3~5,4=5以上)等进行赋值,则回归所得回归系数亦为正值,OR为1.215,似乎提示锻炼时间太长也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综合数据分析,可解释为锻炼年限层分的太多,致样本量较少的误差凸显,导致回归不太合乎常理致难以解释。

表4 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与晨练的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该类人群多是退休人员,空闲时间比较富裕,没有生活负担且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需求也较高。晨练地点的选择主要以公园、广场为主,主要与公园、广场等地较为宽敞,早上公园空气清新,在参与锻炼的同时也能带来一份好的心情。

本研究结果说明晨练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研究也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情绪,延缓老年人的认识功能的衰退,并且不同的运动带来的心理效益不同〔4〕。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在社会结构中属于弱势群体具有一定的关联。既往研究也证实〔5〕,女性长期从事家务劳动、工作、社会角色的认同以及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要承担生育抚养的重担而导致个人发展受阻等影响因素导致其认知狭窄,自控能力和变更能力欠佳;女性性格较男性胆怯,承受生活打击的能力也比男性弱,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累积,日久形成抑郁等负性情绪〔6〕。本研究结果说明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状况较差。退休前职业与老年退休后的医疗、养老及生活质量相关,良好的社会地位会使老年人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和更多他人在精神和支持,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7〕。子女是父母的精神寄托,也是老年人交流时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受到子女的关爱和尊敬,有利于营造祥和、欢乐的家庭氛围,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8〕,反之亦然。本研究也表明锻炼的年限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若将锻炼年限分为两层(客观上使每层样本量增大),则能发现总的趋势是随着锻炼时间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分析,认为这是统计规律的正常体现——当数据分层太多时,抽样的随机误差,就会因每层样本量的减少而更凸显。而适当减少分层,相对地扩大了每层的样本量,统计回归就会趋于稳健。总之,坚持常年晨练对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1穆光宗,张 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29-36.

2岳春艳,王 丹,李林英,等.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53-5.

3李 娟,吴振云,韩布新,等.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656-60.

4高 亮,王莉华.体育锻炼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8):64-71.

5徐 洁,李树茁.生命历程视角下女性老年人健康劣势及累积机制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4):47-53,68.

6张代江,谭小林,程 雪,等.重庆市990名农村老年人精神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7):775-8.

7毕家驷,孙 皎,李璐璐,等.长春市离休和退休老年人社会角色改变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35):3288-9.

8程显英,田苗苗,陈长香,等.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8):2218-20.

〔2017-04-18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申荷永(1959-),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分析、沙盘游戏、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

王敏佳(1988-),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分析、沙盘游戏、心理健康与调适研究。

R2

A

1005-9202(2017)17-439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7.111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2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二科

猜你喜欢

晨练年限健康状况
《和天鹅一块晨练》(摄影)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为什么在雾天不适宜进行晨练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不同连作年限对设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晨练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