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BS-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评价改革

2017-09-14王莹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考核微课

王莹

齐鲁理工学院

基于CBS-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评价改革

王莹

齐鲁理工学院

在实行CBS—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CBS-微课;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的必修课程,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题,与医学有着紧密联系,是医药科学各专业的“共同语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中[1]。

在本次教学改革研究中,课题组将案例式教学法(CBS教学法)与微课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微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因此传统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合基于微课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推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1.传统评价模式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考核主要采用总结性评价。该评价体系中评价形式单调,主要采用期末考试这一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掌握着学生的生杀大权;评价内容片面,传统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笔试,轻操作;评价成绩缺乏反馈。忽略了学生各阶段的进步,忽略了个体差异,也忽视了非智力因素[3]。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学习积极性被打消掉,导致教师不能全面合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使得教师的评价不够客观、合理、全面,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基于CBS-微课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CBS-微课教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的课程考核实行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形成性考核主要由课外自学情况考核与课题表现考核两部分组成。总结性考核主要是指期末考试。

2.1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课下微课视频观看及作业的完成情况。CBS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过程中,教师将临床案例以任务单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并同时提供微课视频资源。在课前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自行观看教学微视频,自主学习,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通过网络提出后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习。因此,在课堂上学生首先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然后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后给出回答。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和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给出相应的成绩。在课后教师还会根据教学内容及微课内容定时发布作业,作业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依托网络课程平台发布的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部分是书面作业,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4]。

2.2 总结性考核

总结性考核即最终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指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3.评价内容的改变

以往的生物化学考试偏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客观题居多,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考核;记忆性的知识考核较多,理解分析性题目偏少;分章节、独立性题目居多,跨章节综合性题目较少。这样的考核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微课教学模式下,生物化学的考试内容删除了部分不适应专业需求知识,增加了学科发展前沿及与临床联系密切的部分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平时布置作业和期末考试时考核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尽量覆盖所学内容,又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考基础又考应用,尽量避免一些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在主观题中,注重对综合性题目的设计,既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融汇贯通,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4.最终成绩评定的核算

最终成绩的核算包括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和总结性考核的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占50%,总结性考核占50%,具体权重见下图。

5.新评价体系的成效及反思

基于CBS—微课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侧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将与案例相关的知识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督促学生逐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内化程度和课堂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新评价体系的应用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各阶段的进步,体现了个体差异和非智力因素。

笔者通过对所任教的班级进行的调查访问,得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同时提高形成性考核的权重使得成绩的评定更加全面、公正、客观,改变了过去“一纸定乾坤”的片面性、局限性。当然新的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不够细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进行优化,不断完善。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王莹,丁海玲,王云.基于CBS的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科学,2016,5:152

[3]曾研,黄瑾,顾永清,潘泽民.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农垦医学,2016,3(23):285-286

[4]彭勇,贺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考核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18(2):44-47

2016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CBS结合微课教学模式在医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16SC108。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考核微课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当代就业发展趋势对生物化学专业学生求职的影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