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的现实分析

2017-09-13刘柳

青苹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土族保护

刘柳

摘要 土族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土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源远流长的土族民间音乐记载着土族先辈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了土族人民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土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面临更大危险,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更大挑战。面对这些现状,需要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更强的发展信心、更实的工作措施,实现更加有效的保护,把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这项涉及广泛、规模宏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实施。

【关键词】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

土族是生活在甘肃、青海地区这片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土地上的一个富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这片文化和习俗各异的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农业、牧业、商业等多种经济形态交会互补,各民族文化面貌各异、个性鲜明、共存互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奇异景观。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以精神性和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存在、以活态化和流变化的演进方式传承,其鲜活地扎根于土族人民的心中,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是土族人民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鲜明标志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对于土族的繁衍生息、社会实践、文明演进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 丰富多彩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绚丽的表演艺术。土族民歌用汉、土、藏语来演唱,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如土族的传统歌“阿日洛”和“库咕加”,互助土族婚礼歌和民和的“道拉”,土族赞歌和“花儿”等。土族舞蹈多姿多彩,颇具特色。如互助、甘肃土族的安昭舞,民和土族的纳顿舞、央过舞(即土族社火舞),同仁土族的於菟舞、鲁若舞,大通土族的踏灰舞,甘肃卓尼土族的巴郎鼓舞等。土族的传统表演艺术丰富多彩,形式古朴,是颇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土族音乐,没有独特的乐器和器乐曲,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包括“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家曲”是在家里演唱的歌曲,有叙事歌、民间舞歌、赞歌、问答歌、婚礼歌等;“野曲”是在山野中唱的,主要是“少年(花儿)”。土族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大致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曲、器乐曲三部分。土族民间歌谣中的劳动歌、赞歌、仪式歌、生活歌、儿歌及叙事诗都是以演唱的形式来传承的,有自己特殊的曲调和旋律。其中,土族歌、婚礼歌、儿歌和叙事歌等民间歌曲的曲调古朴悠扬,优美婉转,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土族民间音乐深受自然生态环境和汉、藏等民族的影响,音乐个性特点突出,且地区差异明显,如互助土族的歌、婚礼曲、安昭歌舞曲、叙事曲等受藏族民歌影响较深,而三川地区的民歌又受到汉、回、撒拉等民族的影响,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与风格。土族民间传统音乐不仅资源丰富,而且还呈现出了神秘、奇特、古老、宗教色彩浓郁、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特质,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在传承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其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是土族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

2 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青海地区是土族人民的故乡,土族的发祥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土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珍贵土族民间传统音乐,生动、具体、全面地反映了土族的生活和思想,是发展创新土族文化的源泉,发展地方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的资源,也是研究记录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员交流的不断扩大,教育的现代性标准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生活方式的演变,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空间,使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传统文化受到了直接的冲击。有的因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消失,如许多群体性生产中的传统习俗很难传承和展示,有些生产和生活中的传统习俗和礼仪逐渐濒危,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很多土族民间传统音乐资料流失严重。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人员缺乏,出现断层,很多民间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面临严重的挑战。

3 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保护的对策

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内容丰盈,体裁多样,风格新奇。保护和传承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全面、具体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措施,使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模式不断创新,让土族民间音乐随着族人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扬光大。

3.1 多元筹集资金保护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充沛的资金是保护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资料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可以向上争取资金,例如向国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等。另一方面应当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各区域政府还应设立一定的经费用于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方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保护工作。

3.2 加快培养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

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目前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要尽力保护,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鼓励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带徒授艺,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3.3 强化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制度建设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条例》要求和所赋予的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构建保护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工作制度新体系。文化部门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扎实有序地开展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工作。教育部门要将优秀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地方教材,进入地方课教学,从而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热情,推进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广播电视部门要通过开設专题、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介绍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和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旅游部门要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有关知识的培训,各旅游景点要举办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加强对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力争多出研究成果。公安、工商部门要严厉打击破坏土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4 结语

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特别是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球化进程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正在受到严重冲击,土族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受到严峻考验,对于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土族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宴席曲、婚礼曲、歌,舞曲、叙事曲、摇儿歌、花儿等为典型的土族民间音乐艺术,世代相传,影响广泛,具有重大的价值。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彩兰,陈玉忠.青海土族於菟舞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10).

[2] 白廷举.三川土族婚嫁仪式的文化内涵[J].中国土族,2016(03).

[3] 潘春花.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工程,2016(08).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族保护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吃土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神秘的土族人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