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影片《忠犬八公》的主题创作与细节艺术
2017-09-13梁超
梁超
内容摘要:美国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日本一只秋田犬十年如一日等待已逝主人归来的真实感人故事,揭示了爱和忠诚的内涵,及对爱和忠诚的坚持之恒久主题。本文探讨了影片主题的艺术创作过程,剖析了影片的细节设置和艺术处理对主题创作的烘托、强化与升华功能,,进而以狗鉴人,对缺乏真爱和忠诚等品质的当前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忠犬八公 忠诚 坚持
一.影片概况
《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编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1987 年在日本拍成影片《八千公物语》,上映以后引起强烈反响。2009年美国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拍摄了美国版,一时万人空巷。影片讲述的是大学教授帕克在美国小镇的火车站拣到一只迷失的小秋田犬。冥冥之中,小狗和帕克教授似乎有种特殊的缘分,帕克一抱起这只小狗就心生爱怜,而这只小狗首次见面就对帕克充满了依恋。帕克对小狗的深深疼爱和小狗给家庭带来的欢愉感化了最初强烈反对养狗的教授妻子,于是他们收养了小狗。小狗的项圈上标着日语符号“HACHI”(日语意思是“八”,表示吉祥),帕克教授据此将其起名“八公”。
八公陪伴着帕克全家一起快乐地成长,从一只惹人怜爱的小狗慢慢长大成健硕的庞然大物。帕克利用业余时间训练八公,甚至亲自趴在地上用嘴示范捡球动作给八公看,但却无法教会八公捡球。八公每天早晨陪伴帕克去火车站,目送帕克上火车去上班。傍晚五点零五分又准时出现在火车站门口迎接帕克下班,然后一起回家。一路上他们嬉戏玩闹,充满了温馨和喜悦!每天,帕克一下火车就迫不及待地呼唤“Hachi”,八公早已望眼欲穿,于是兴奋地冲上前去和主人亲亲我我,此情此景已经成为小站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有一天,当帕克和往常一样去上班的时候,八公突然反常地冲着他大叫,也许八公能够预知他的主人将会发生不测,所以希望主人可以留下;主人走后,此前从不屑于玩拣球的八公一反常态地叼起了球,追上主人,并且听话地表演了捡球游戏,但是,帕克要上车时八公又狂吠不止。帕克教授却没能理解他的日本朋友说过的,秋田犬如果拣球的话肯定是因为有特殊的原因,八公最终无力挽留,眼睁睁地看着主人离去。
就在那天,帕克在课堂上突然倒下,因心脏病突发而亡,八公再也没能等来教授。然而,从此以后,无论雨雪风霜,寒冬酷暑,每天傍晚五点零五分,八公都准时来到火车站等候、凝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自己老态龙钟,步履维艰,等了整整十年。十年时间里,八公风雨无阻,直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那一刻,风雪中它趴在每天等候帕克的地方,缓缓闭上双眼。恍然间,眼前又浮现出帕克教授那熟悉的身影、温暖的笑容与亲切的叫唤,八公终于等到了教授,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幸福地去往另一个世界。
二.影片主题创作剖析
《忠犬八公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它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没有众星云集的浩大阵容,也没有让人屏息凝神的惊险动作,更没有让人惊悚的多维特效。有的只是温暖安祥的音乐,纪录片式的叙事,似变而非变的场景。然而正是这样一部平淡无奇的影片却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灵魂震撼,制造了强大的催泪效果,好评如潮。我们从主演李察·基尔的反映可见一斑。看过剧本后,因为故事中的情節他感动落泪,而且一哭再哭。他说:“原本以为自己太过情绪化才哭,但隔几天再看一次,还是哭了。”[1]众人为何如此动情,为何泪如雨下?
八公其实做的并不多。它所做的,就是每天在同一时刻,蹲在火车站前的花坛边上,热切而又忠实地等待主人归来。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也说:“希望电影温馨但不滥情,因此避开许多洒狗血的桥段。因为我希望它是一部喜剧,不应过于强调悲伤,而是单纯呈现人与狗之间的情谊。”[2]然而情况真是这样吗?
八公对主人知遇之恩的忠诚,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是我们多数人所渴望却又无法企及的。十年,于人类而言,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但于狗而言,却是生命的全部。八公用尽一生,向人类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人的情感寄托丰富多彩,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狗却情感专一,主人就是其内在世界的一切。八公无数次孤寂的身影、失落的眼神告诉我们,等待是痛苦的。但无限重复的镜头、八公逐渐老去的身影同样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无悔的执着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正是被教授带走、为八公所牵绊的这份情感,催生出无限的可能,演绎着悲壮的故事。现实社会中,向爱向善向美之心,人人皆有,可是谁人愿意无悔付出,谁能单纯凭感动生死相许,谁又能爱得如此纯粹。人世的纷繁,使我们无法为一件事情倾注所有。影片使人怀想自己与狗接触或生活的经历﹑情感,进而联想自己生活及工作中,现实与心灵上的种种不如意,从而引起了强烈共鸣。可以说,时间,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影片的主题镀上了灼灼光辉。
此外,导演试图“单纯呈现人与狗之间的情谊”,难道霍尔斯道姆根本就没有想过更宏大的主题?对于一名艺术家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不管怎样,影片播出后就不再属于导演自己,应该由观众来解读和评判。况且在影片的结尾处,导演也借助帕克外孙之口表达了“他们教会了我忠诚的涵义,并且告诉我永远不能忘记你所爱的人”的深刻思想。
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是为描写生活而描写生活,没有发自时代主导思想的强大的、主观的激动,如果它不是痛苦的哀号或者欢乐的赞颂,如果它不是问题或者对问题的回答,那么,对于我们的时代来说,它便是一部僵死的作品。”[3]是的,这部影片虽然情节简单,场景也不富于变换,但是它为时代把脉,紧扣这个时代的主题,发出了时代主体思想的强烈呼唤。它是热情的赞颂,给芸芸众生提出了一个震彻心扉的问题,将爱与忠诚,将对爱和忠诚的坚持通过平凡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影片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深层原因。
三.细节设计与艺术处理
有人说,影片的细节展现的是技术,整体展现的是艺术。[4]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没有对细节的艺术追求,就不可能产生整体的艺术效果。正是对影片一系列精湛的细节艺术处理,具体并丰满了主题,深化了作品的意境,产生独特而又相交的艺术叠加效应,使得影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endprint
1.八公的背景
影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借由帕克教授的日本朋友,透露了秋田犬八公的所有线索,比如日语HACHI的意思8,代表延伸到天际又降落到大地;比如秋田犬的历史溯源、高贵品质;比如这狗从来不干接球这种破事,如果某天它做了,那么一定有某种特殊原因。这些细节为八公的忠诚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也为后来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2.主题的烘托
影片表达了八公对主人帕克的忠诚,也以狗喻人。为使主题更加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影片设置了对爱情、对友谊的忠诚的情节拍摄。电影中数次出现帕克夫妇恩爱的镜头,点到为止,但却很好地体现了他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忠贞不渝。帕克問他的未来女婿:“你爱我的女儿吗?”女婿回答:“是的,我真的很爱她。”后来的情节表明他的女儿女婿都忠诚于爱情。帕克的日本朋友肯出镜的次数不多,与帕克的几次交往镜头以及十年之后再次回到帕克的墓前探望他,揭示了他们对友谊的始终如一。这些烘托主题的细节使影片更加细腻温馨,对影片的感人效果进行了很好的艺术烘托。
3.催泪镜头
帕克去世后,八公听到火车的鸣笛声跑出家,来到栅栏门口试图出去而又不能,帕克的女儿知道它要去等她的父亲。女儿何尝不是在日夜思念父亲。然而,有时爱意味着放手。她爱八公,她看懂了八公那望向远方的眼神,因此她忍痛和八公说再见,依依不舍地放它出去。八公舔着她的手以示情谊,走几步又不忘回头,然后义无反顾地向车站奔去。是啊,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一生的守望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八公年老以后,为了赶上帕克每天乘火车的时间,半夜就要从它居住的火车厢出发了,它走得很慢很慢,晃晃悠悠,甚至一瘸一拐。它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健硕,动作不再矫捷,背也塌下了。
十年之后,帕克的妻子因为剧院的落成重回小镇,看见步履蹒跚的八公依旧孤独地蹲在车站守候帕克,这个时侯八公已经年老体衰,毛发凌乱。帕克的妻子情不自禁,抱着八公,痛哭失声,她激动地对八公说:“我们一起等下一班车吧。”
这样的细节在影片中不胜枚举,正式这些角度独特、拍摄细腻的镜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效果,并且相互衔接,互相映衬,形成多层面的立体情感空间,令人无法自已,泪如泉涌。
4.八公的眼神
整部影片多次出现对八公眼神的镜头描写。八公不会说话,但是其眼神却传达了远胜于语言的意蕴,让人产生不同的解读。例如,刚捡来时对一切都怯生生的眼神:这是哪里,你是谁啊?我有点害怕。帕克让其捡球是不屑的眼神:我才不捡球呢。帕克女婿让其捡球时歪着脑袋颇感奇怪的眼神:让我捡球?要捡你自己捡吧。八公躺在花园里打滚时慵懒的眼神:好舒服啊,女主人在对我笑呢!看到白狗狗LUCKEY时先好奇继而心疼的眼神:你是谁啊?好想跟你一起走啊,但是不行,我要等我的主人,你还是跟你的主人走吧。八公蹲在花坛上目睹每个人经过,等待教授时那期盼的眼神:帕克啊,你究竟在哪里,怎么还没有回来呢?十年后帕克教授的夫人在火车站发现八公,抱住它痛哭时八公伤感的眼神:我还没有等到帕克呢!我也想哭啊!八公弥留之际模糊而又眷恋的眼神:帕克,你快回来啊!八公的眼神贯穿影片的始终,完美地刻画了八公的喜怒哀乐,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四.结语
《忠犬八公的故事》以简单的情节,精心设计的细节,独特的拍摄角度,塑造了感人至深的人狗之情,寓意深刻,催人泪下。进而以狗衬人,折射出我们这个物质时代的宏大主题,即对爱情、对友谊的忠诚和坚持,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由此及彼,可推而广之,对事业、信念等等同样需要我们的忠诚和坚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参考文献
[1][2]http://baike.baidu.com/view/2663003.htm
[3]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575。
[4]张少华.电影艺术的美的建构——《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文学与传播[J] 2010.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