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手机风波加强家校沟通
2017-09-13周平
周平
内容摘要:小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手机方便了联系,却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家校沟通中,人与人的促膝谈心加之手机的辅助才是行之有效之道。
关键词:小学生 家校沟通
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一只脚正准备踏进办公室,“周老师……”一声急促的招呼声止住了我的脚步,与此同时,一个陌生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隐隐还伴着一股酒气。他赶紧说:“李老师,我是马某某的家长,他说是你让我到学校来!”哦,我这才想起,是有这么回事。昨天他的孩子上课玩手机被我没收了,我让他叫家长到学校来领。我微笑着说:“是这样的,昨天你家孩子上课玩手机,我没收了。我们学校有规定,不准带手机到学校。如果确实有事,可借用老师或学校的电话。如果手机没收,必须由家长到学校来领取。”我把学校及班级的规定搬了出来。“我们都在上班,手机是我们家长给他的,便于联系。可他说昨天上课没有玩手机呀!”家长盯着我说。我一听就来气了,照这么说难不成我冤枉他。昨天在语文课上,我亲眼看到他的手机吊在脖子上,有半节课的时间都在玩弄,为了不影响上课,我一直忍着,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才没收的,而且事后同学也说在其它课上他也经常玩手机。“如果你觉得我冤枉了他,可以去问问班上的同学和其他科任老师。学校明确规定不准带手机到校,并且在班级QQ群里我也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这样违反规定,是不是错的呢?”我的语气有些不悦了。上课时间就要到了,“今天你把手機拿回去,以后不要让他再拿来了!”我从办公室拿来手机交给他,丢下这句话,就匆匆走进教室了……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校长来找我谈话了。原来那个家长打电话告我的状,说我那天对他态度不好。我一听就“晕”了,与其说我态度不好,还不如说他们宁可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说我冤枉了他家孩子。虽然领导没有责怪我,但也提醒我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态度,我默默地接受了。后来,那个家长托一个老师给我捎话,说他想给我道歉,说那天告状是因为他喝了酒,一时冲动,事后也觉挺后悔。“既然是误会,就不必了。那天时间有些紧,我的态度也确实不太好。”我给捎话的老师说。又过了几天,我还收到他的歉意短信。
一场风波过去了,可我的心却静不下来。事情因手机而起,矛盾因手机而激,化解也因手机。整个事情手机贯穿始终。曾有一份“关于小学生要不要带手机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小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1、给小学生带手机用处很少,小学生最多用它来玩游戏,纯属浪费;2、手机辐射虽然较小,但对小孩子幼小的身体还是有一些伤害,特别是视力;3、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攀比心理,对小孩的成长十分不利;4、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很容易影响学习;5、手机上的不良信息也较多,小学生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影响心理健康!有家长说,家长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没手机,不方便联系。学校通讯如此发达,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家校通”服务,孩子们有什么急事可以刷卡打电话;到学校办公室、借用老师电话……都能与家长进行联系。即使特殊情况必须要佩戴手机,孩子最好也使用老年机,只有通话功能即可。
手机现在是人人必备,离了手机人就没法活了。手机方便了联系,却妨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想到这,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虽然信息闭塞,可学生的依赖思想少些,家校的沟通也更有效。现在我们的家校联系方式很多:QQ、微信、短信……哪一样都离不了手机,可我们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二十年前、十年前那样的融洽。什么事都是传递消息,这哪是交流,完全是在和冰冷的机器说话吗!开学初,高年级了我要求孩子们自己记家庭作业。可事实是孩子们没做作业,家长们就会说没收到作业信息,习惯从何养成。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大家访”活动,我先后家访了13个孩子,这其中家访时父母都在的只有3个,父母只有其中一人在家的5人,奶奶在的有3人,还有两人家里一个人也没有。(说是临时有事)。而在这些家访中,不时还有手机响起。家访时间最短大约也就十多分钟,要么面对爷爷奶奶无话可说,要么听见别人手机响起再赖着不走似乎不礼貌,不如早早结束,给彼此一个解脱。家访时间最长的一个孩子我用了近两个小时,我们从孩子的学习、交友、生活常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了交流,交谈甚欢,最后还是家长送我回家。像这样的家访,家长老师都各有所获;这样的家访又岂是手机能代替的。
时代在进步,我们也不可能螳臂挡车,那我们在被信息洪流裹挟前进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驻足静心,寻一方适合自己的小舟呢?手机没有错,有错的是我们的心不静了。为师者的心不静了,学生的心就不静,家长的心也不静。家校沟通中,人与人的促膝谈心加之手机的辅助才是行之有效之道。也唯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开头那场手机风波。
参考文献
[1]王颢文.手机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1(12)
[2]杨阳.浅谈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J].科技资讯.200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