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研究
2017-09-13李颜
李颜
[摘 要]实践教学团队是地方本科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强化实践教学和抓教学团队建设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历程;分析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运行情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工作群体和工作团队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阐述非正式组织有更强的凝聚力和顺畅的内部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可以提高实践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效果;最后探讨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238
1 前 言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为地方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掌握职业应用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重中之重。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其突出表现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问题进入政府决策的视野。1996年国家教委提出“三改一补”(即改革职业大学、成人高校、高等专科学校及国家级重点中专办高职班为补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1998年教育部提出 “一改三多”(即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200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要建立起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相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认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能力”的方针;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我国“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明确了“高等教育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特别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求“抓重点,强化实践教学;抓关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201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实践教学提高到实践育人的高度,从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和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十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可见,强化实践教学和抓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产品的重要内容。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比较强,其实践教学开展的程度和质量关系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成败。以惠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两大平台,一是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如餐饮模拟训练、客房模拟训练、导游模拟训练、旅游资源综合考察、旅游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活动等;二是课外创新创业课程,这些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达到了20%以上,体现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强化实践、提升能力”的办学要求。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作良好的实践教學团队有利于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与其他本科院校一样,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也都以教研室为单位。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规模远低于一本类院校,其实践教学团队往往采取整个教研室全员参与的方式来组建,同时考虑到这些教师毕竟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或者说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就通过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吸纳企业有关人员成为实践教学团队成员。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团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如下。
2.1 实践教学团队成员缺乏凝聚力
建立实践教学团队的目的,就是要试图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就实践课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研讨,交流教学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从现实来看,这个目的很难达到——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团队成员往往各自为战,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时没有很好地沟通交流。团队缺乏凝聚力自然就影响了实践教学团队的运作和实践教学的质量,不利于实践教学改革。
2.2 实践教学团队成员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
虽然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教师个人的发展(如职称的晋级)又跟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高度相关,这就使教师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2.3 企业有关人员进入实践教学团队和进入课堂缺乏持续性
设计企业有关人员进入实践教学团队和进入课堂的初衷,是要解决高校教师实践经验和实操不足的短板问题。但是,旅游企业这些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教学经历,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比较薄弱,实训教学效果是有问题的;另外,旅游企业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因为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或者很难保证按照规定的时间授课,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或者备课不充分,上课草草了事。endprint
3 非正式组织与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
可以说,目前基于教研室为单位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团队,有的类似于工作群体,有的则类似于工作团队。类似于工作群体的实践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平常没有工作沟通,都是各自为战的;类似于工作团队的实践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平常有工作沟通,工作积极性高些。
工作群体是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员工组织起来的工作集体。工作群体内的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并由组长负责领导全群进行工作,以便保证全群工作的相互协调和提高工作效率,但成员之间没有沟通,见图1(方框表示工作群体里的成员)。具体到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团队,每位教师在团队里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和职责,并且相互之间没有很好地沟通,教研室主任负责协调各位老师的工作及与实习单位的关系。
工作团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其构成是员工和管理者,由管理者规划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协同工作和解决问题。在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团队内,管理者就是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负责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及与实践有关的事项,必要的时候还召集大家开会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成员之间可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沟通,见图2(方框表示工作团队里的成员)。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目标上,团队追求团体绩效,群体则是信息共享;协同配合上,团队的表现是积极的,群体则是不明显的,甚至消极的;责任上,团隊有个人和共有的责任,群体只有个体的责任;在技能上,团队成员的技能是互补的,群体成员则是随机的或不同的。团队与群体的联系是,两者都属于正式组织。
显然,从绩效方面来看,团队绩效要优于群体。但不是说只要建立了团队,其绩效就是高的。图3显示,真正的团队,尤其是优秀团队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比较高。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团队是作为一种正式组织而存在的,面临许多问题,其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凝聚力问题。一个凝聚力高的组织,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愿景、组织领导者要有人格魅力、组织与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合理的组织构成及组织成员不同的需要能够获得较好的满足等,由此引出了关于非正式组织的思考。
非正式组织是一个与正式组织相对的概念。所谓非正式组织,是指员工在工作中基于共同的情感、爱好等因素自发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的群体。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一是正式组织在权力安排、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成就感和安全感等方面有欠缺,非正式组织则能够满足成员这方面的祈求;二是成员的心理和情感需要在非正式组织里的满足体验要远远强于正式组织;三是“物以类聚”,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观点、遭遇等使成员游离于正式组织之外,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吸引,形成了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是,正式组织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有相应的机构、职能和成员的权责关系以及成员活动的规范;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权威限制,但其内部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有群体的“中心人物”,产生群体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综上所述,与正式组织相比,非正式组织有更强的凝聚力和顺畅的内部信息沟通网络。建立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践教学团队,可以维系较强的组织凝聚力,成员之间顺畅的沟通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交流活动,从而提高实践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效果。
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措施是:
3.1 确定构建理念
摒弃教学团队里要有专业带头人的理念,建立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践教学团队。与其他专业不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论性不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不一定非得有专业带头人牵头,因为虽然作为教学骨干的专业带头人学术造诣比较高,但其在旅游行业实操方面并不见得在行。
3.2 确定构建原则
自由组合构建原则。只有遵循自由组合原则,才能确保按照非正式组织来组建实践教学团队。
3.3 具体构建
从非正式组织出发,构建实践教学团队时就要允许多个子实践教学团队并存。因为在一个正式组织里,非正式组织往往是多个的,所以实践教学团队也是多个的。多个子实践教学团队并存意味着竞争,有利于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了实践型教师和理论型教师互通融合、相互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4 保障措施
由学校从制度层面制定保障措施,其内容包括:
(1)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实践教学团队,并把其在实践教学团队里的表现纳入年度考核;
(2)打通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壁垒,实践教学工作量可以按照某种换算系数折算为理论教学工作量;
(3)将参加实践教学团队情况、实践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改革论文纳入职称评审必备条件;
(4)出台有利于实践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一是,团队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可以相应地折算为教学工作量;二是,为实践教学团队发展做出贡献的成员,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在职称晋级、职位晋升、国内外进修、项目申报和绩效工资等方面倾斜的政策安排。
4 结 论
大力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应用型意味着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有利于克服传统基于教研室而建立的实践教学团队所存在的弊端。建立基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践教学团队,就需要进行观念更新和从顶层设计保障措施,而这些绝非易事,要有一个过程。另外,实践教学工作量折算为理论教学工作量的换算系数、团队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折算为教学工作量的换算系数,有待于今后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刘建文.成因及应对: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朱文涛.“定岗双元”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物流科技 ,2014(2).
[3]刘凤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1).
[4]顾志良.经管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