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抓“关键项”进行语文教学

2017-09-13凌全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桑娜词句个性化

凌全

【摘要】本文论述了通过个性化处理教材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项”,即以题目为核心、以课文关键词句为抓手,立足于文章体裁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关键项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78-02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农村语文课堂有这样一个通病:教师把整篇文章从第一自然段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费时颇多,成效不明显。这是由于教师没有掌握教材的特点,不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分析,导致教学每篇课文都用同样的教法:碰到什么问题教什么,没有区分重难点。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材是教学的媒介,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和学生不应成为教材的奴隶。教师只有对教材做出个性化的处理,将教材、教师融为一体,带着“活”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走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点。那么,教师应如何个性化地处理语文教材呢?笔者经过探讨,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抓住“关键项”进行个性化的教材处理,以实现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一、以题目为核心,辐射全文

课文题目是最凝练、最直接、最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题目起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出中心,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和文章写作线索等的作用。教师以题目为切入点处理教材,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重难点。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能干的钟点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机器人到汤姆家做钟点工干家务活的事,显示了机器人的能干和神奇。整篇课文围绕“能干”这个词语而写,教学目标应定位为: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的外形和能干的特点。2.感受科学的神奇以及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师们就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个性化的教材处理。如紧扣“能干”一词,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然后组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机器人的能干”表现在哪里,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呈现出来。

这样处理教材,既梳理了整篇文章的脉络,又突破了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得“活”,教师教得“活”,突显了有效的课堂。

二、以课文的关键词句为抓手,辐射全文

教材许多课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句,便可以领会文章的意旨。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从关键词句入手,直接切入文章的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穷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故事围绕着桑娜以及她复杂内心活动展开,描写其内心的活动的句段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七、第八自然段,具体如下。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这两段复杂的心理活动,只需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忐忑不安”便可以概括。教师抓住“忐忑不安”这个关键词进行教学,先是联系“忐忑”二字的构字特点:心一上一下地跳,形象生动地解释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对“忐忑不安”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具体找出桑娜所想的五点内容:1. 他会说什么呢?2.这是闹着玩的吗?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4.是他来啦?……不,还没来!……5.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这五点内容顺序混乱、不符合想象的逻辑,省略号说明了思绪的中断,这些都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忐忑不安”。学生充分感受了桑娜的“忐忑不安”之后,再思考:桑娜为什么会如此“忐忑不安”?学生们便会追本溯源,把整篇课文串联起来,顺水推舟解决了这一长篇课文的教学。经过个性化地教材处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灵活、创新、有效。

三、立足文章体裁,辐射全文

小学阶段中的教材课文分为五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和说明文,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独自的特点。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我们首先要了解写了什么人,人物的有關情况,人物所做的事,看看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重点词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主题,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事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写了什么事,再理清写作顺序,然后通过分析重点段落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即从文章的“六要素”入手。写景的文章首先要弄清楚写了什么景色,写了哪方面的景色,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文章的观察和动静态的描写方法。状物类的文章同样要弄清楚写什么事物,写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把握文章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师抓住这些文章体裁的不同特点对教材进行处理,课堂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典型的“以事表人”的文章,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写人文章的特点,让学生找出课文写了什么人,人物所做的事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通过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概括主题,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从中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进行描写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容易掌握学习相同体裁文章的方法,摸清学习的规律,从而学会独立学习。

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探究和寻找个性化处理教材的方法,突现教学个性和风格,使教学更轻松、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责编 杨 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桑娜词句个性化
穷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穷人》梗概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续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