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力文化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

2017-09-13昌成明

时代金融 2017年2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暴力青少年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把欺凌事件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个别学生的自身问题或是校方的失责反而会遮蔽欺凌事件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而其中,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的出现影响尤为巨大。暴力文化渲染了一种暴力氛围,损毁青少年的价值观,为校园欺凌提供了暴力样本。

【关键词】暴力文化 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殴打致伤、扒衣、拍裸照等恶性欺凌事件经过媒体放大后显示出令人震惊的暴力特性。“校园欺凌网络舆情分析称,从2014年6月1日到2015年6月31日,涉及“校园暴力欺凌”的网络新闻达36,761篇次,相关论坛贴文达39,189篇,微博达721,947条。”[1]大量的暴力事件的出現使得对此问题的思考迫在眉睫。如果把欺凌事件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个别学生的自身问题或是校方的失责反而会遮蔽欺凌事件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在众多的社会因素中,暴力文化的传播对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产生影响尤为巨大。暴力文化尽管不是诱发校园欺凌的唯一原因,但不失为其中一种关键的诱因。

一、暴力文化渲染暴力氛围

科技的进步,传播平台的日益多元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迅捷。由此带来了文化传播的两面性,一方面优秀的文化可以更加快速而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也为暴力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书本、电视、网络、智能移动设备等媒介的全方位、立体化覆盖,使得“暴力文化”无所不在。传播内容的分级机制的缺失使得成人和儿童一起享受着暴力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快感。

暴力文化的广泛传播,形成了一种效应场,“当人们置身或观察这一效应场时,便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从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获得某种特殊的体验、熏染和感受,感悟暴力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2]这就是所谓的暴力文化氛围。它实际上是一种诱发暴力发生的文化氛围。在布迪厄眼中,这种氛围足以引起“习性”的产生,而这种习性是一种的无意识的文化产物,它隐秘地塑造着人的认知结构,并最终是一种结构性的再生产。而由“暴力文化”营造起的暴力氛围对人的影响是长久的,而且这种影响是拒斥变化的,它从孩童时期就建构起人的文化认知结构,后来的说教和强力扭转并不足以引起认知结构的颠覆性改变,它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修修补补。长期浸淫于暴力文化之中形成的“习性”,是一套相对持久的无意识内化结果,青少年的行为往往会以一种无意识的形态被“习性”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观念好坏的判断来自习性,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倾向,引导个体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动。而个体的行为往往是倾向性的,而不是有意识地、理性计算的。“浸淫于暴力文化的人,其涉猎‘现实暴力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出31%。而且,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明显高于成年人。”[3]

二、暴力文化损毁价值观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对外界的符号信息缺乏理智的判断,由此带来了对暴力文化核心价值的盲目认同,并承认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暴力文化的客观结构的内化过程不仅是心理的过程,而且是身体的过程。它从身心两面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青少年很容易误入歧途。

青少年的心智是根据认知结构构建的,而认知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于这个世界的结构。恰恰基于这样的事实,青少年持有一套基本的、前反思性的假定。这种假定构筑起青少年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念。无需喋喋不休的劝导和潜移默化的灌输,就接受了它们。“在所有形式的‘潜移默化的劝服中,最难以变更的,就是简单明了地通过‘事物的秩序发挥作用的那种劝服。”[4]这种劝服树立的价值观是隐秘的却又是持久的难以变更的,是一套深刻内在化的、导致行为产生的主导倾向。暴力文化的这种不为人知的强制作用,通过“误识”在社会实践中悄然且持续地发挥作用。被支配者在自身的被支配中是同谋。这种屈服源于他们的惯习与他们身处其中的场域之间的无意识切合关系,它深深地寄居于他们社会化了的身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施暴者和被欺凌者都是暴力文化的受害者。

三、暴力文化提供暴力样本

青少年儿童具有可塑性和模仿性是教育行为之所以有意义的前提。正是这种可塑性为教育学的“教”制造了意义,这两个特性为教育创造了基础性条件,而这种可塑性也同样为不良习性的养成制造了漏洞。暴力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暴力样板,暴力动作和酷语、秽语、色语从动作和话语两方面对校园欺凌进行着“指导”。在实施欺凌的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幻想成心中的暴力偶像,藉此来满足自己的英雄美梦。

暴力影视文化是青少年儿童暴力样板的母本。青少年儿童对影视中宣叙的暴力美学深深迷恋。暴力文化能诱发暴力犯罪是毫无疑义的。早在1988年,美国心理协会“电视与社会”稽查小组主席就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指出:“电视足以引起侵犯行为,这是有证据支持的。”[5]学生在欺凌过程中呈现出对影视中暴力美学的借用,试图从动作方面极力向武打演员靠近。暴力文化指导着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处事纲领。暴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绝不会用沟通进行和解。金庸是武侠世界中的最大暴力领袖,他的暴力书写曾经一度风靡校园。而名噪一时的网络小说——《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则是武侠体的现代续写。这些充斥着暴力的书刊可以被中小学生轻易的从书店里购到,它们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成为校园里培育暴力欺凌的温床。

总之,如果把校园欺凌只是当作学校场域中的偶发事件,这就遮蔽了校园欺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无论是校长免职或是开除肇事学生都无法撼动校园欺凌的文化根源,这种表面化的处理方式只能平息事件,却无法切断校园欺凌的根基。一些研究者试图运用严苛的律令来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但是,律令却无法撼动暴力产生的根源。严苛律令的无力性在于,一方面它可以强烈的震慑到校园欺凌的发生,给欺凌者的心理和身体加以束缚;而另一方面它却不能从根本上切断欺凌行为的发生,正如再怎么极端的刑罚都无法阻止犯罪的产生一样。唯有对文化进行清洗才能直击校园欺凌的内核。

参考文献

[1]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2]潘登.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2).

[3][5]李锡海.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法]布迪厄,[美]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昌成明(1990-),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批评。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暴力青少年
反性别暴力
青少年发明家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向暴力宣战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