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

2017-09-13凌美向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年段自然段阅读教学

凌美向

【摘要】本文基于把握语言运用,从准确把握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确立有效课堂目标和聚焦文本“语用”开展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精准把握年段基本指标,确立有效学习目标,聚焦“语用”展开教学,以夯实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运用 把握 语文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032-02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语言运用训练,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课堂上“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折腾了足足40分钟,结果学生依然很茫然,学到的语文知识少之又少。还有个别教师总走不出“重人文,轻工具”的怪圈,把语文课上成了德育课、思想品德课。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教师只有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才能使语文教学不偏离课标航线。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策略。

一、准确把握各个学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指标

在小学阅读教学各个学段的基本指标中,低年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指标包括四点:一是读书能力。要把读书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训练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二是理解课文内容。要把理解课文内容定在适当的程度,主要能理解关键词和句子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拓展。要把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落实到位,即抓好词语、句式、段落、篇章等知识点的积累和背诵。四是识字写字。要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识字1 600个左右和写字800个左右。这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硬性要求。

中年段阅读教学基本指标中,在读书技能方面,教师要在低年段朗读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学会默读和诵读;在理解能力方面,学生要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学会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复述课文,学会质疑,体会关键词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体会文章情感,并能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在积累拓展方面,继续关注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高年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指标中,读书技能方面:要在中年段基础上,学会浏览,提高默读速度,培养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学会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领会其感情色彩,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意,体会其表达作用;关注不同标点符号在文章的运用效果;学会不同写作顺序和构段方式;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尤其是对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积累拓展方面:提倡学生自觉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培养其拓展阅读能力。

在我县举行的一次有效课堂教学比赛中,针对《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结合中年级学段基本指标,笔者指导参赛教师在授课中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下功夫,教会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抓住关键词句的朗读,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顺势转入情感体验,学生从中学会了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二、确立有效的语文课堂学习目标

(一)目标的定位回归教学本体性

教师要事先确立“教给学生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语文。目标的定位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可操作性,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体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思、议”等语文实践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制订如下学习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昆、播、吻、致”8个生字,学会书写“醒”字;理解多音字“结”在本课的意思,读准其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积累形容花儿开放的四字词语,如“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含笑一现、绽开笑脸、欣然怒放”等。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课题。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品味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句段特点,如“总—分”构段,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有序表达,紧扣鲜花开放的特性生动准确地描绘,并学习迁移运用,提升学生造句构段的能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课后尝试背诵。

5.教学重点:品味描写不同的花开放的文段及表达方式,学习迁移运用。教学难点:感悟第一自然段句式表达的意境与效果,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这样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体性,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讀、写、思、议”等语文知识技能。在落实第三点学习目标中,笔者紧紧围绕该段“总—分”式、依据时间顺序的构段方式展开教学,并让学生运用这种构段方法进行仿写,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应具体化

课堂教学中过于宽泛的学习目标不利于达成,教师应制订具体、可操作性的目标内容,可分课时制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时,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认读“澜、瑕、攀”等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掌握多音字“似、卷”;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及其“先概括后具体”的排比句式的表达特点;积累“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四字词语,并在写话中尝试运用。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书写“澜、瑕、攀”等11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桂林山水“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体会句子中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叹之情,并学习运用文中“我看见过 ,玩赏过 ,却从没看见过 。 真 啊……”等先总后分的构段特点和排比的句式拓展说话,学会一种写景的语言表达方式。endprint

3.继续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以上学习目标是针对《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课时化、具体化,这样的教学目标经细化后,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目标的落实和达成。例如第二课时目标2,通过特殊句式的拓展说话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构段特点及运用句式说话的欲望,学生还能从中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寓意,体会作者喜爱大自然之情。这样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开展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三、聚焦文本“语用”展开教学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实现扎实的语文基础训练。教师要把课备足,充分挖掘隐藏于文本中的“语用”点,聚焦“语用”开展教学。我校卢耀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挖掘了七个很有价值的“语用”点,以其中的三个“语用点”为例,第一个“语用”点:“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文章结构特点。文本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写见闻,第三、第四自然段写联想。第二个“语用”点:“起承转合”章法。浏览游记或参观游记的文章常常會用到这种章法,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课文以“远看”二字起笔,统领全文开头,也符合游览规律,人们“远看”景物时,对景物有一个整体印象。这就是“起”的章法作用。接着出示第二自然段,“从北京出发……”这句话顺着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和语势承接而写的,这一“承”显得自然顺畅。“转”是指转折的意思,就章法而言,“转”是文章的出奇之处,同时也是最难写的部分,如文章第三自然段若以常规思路,应写站在长城上所看到的景色,可是文章却没有提及,而是重点写联想。相信学生阅读于此,必定会对古代劳动人民肃然起敬。因此,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语势上看,不乏转折、转换特色。“合”起到一个总结、提升的作用。文章最后一段,也就是一句话总结了长城不仅是气魄雄伟的工程,而且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句子“伟大的奇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个“语用”点:平实、精妙的“语言”。语言的平实并非平庸,故意雕饰反而显得不自然、不真实。然而“平实”中显“精妙”正是《长城》语言中的“一绝”。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将句子“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替换成“走在长城上,踩着脚下的方砖,摸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是否可行,学生从中体会到了,“走、踩、摸”太过随意和轻浮,“站、踏、扶”尽显浓郁的人情味,不难看出此时作者就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看长城、写长城的,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敬仰之情。

除了上述“语用”点外,还有高度内敛和凝重的情感基调,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宏观的文本顺序,精准的数据说明和还原比较的句子,浓墨重彩的奇迹等也都是这篇文章的“语用”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年段目标和要求,进行“语用”归类,如哪些属于低年段,哪些属于中高年段的。一般情况下,低年段的“语用”侧重识字、写字、组词、造句和口语交际等,中高年段则侧重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体会感情色彩等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心中有了“点”,又兼顾年段目标并落到实处,就能使语文课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的价值,教师要以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围绕“语言运用”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上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杨 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段自然段阅读教学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秋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美丽的秋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