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太湖石之美想到的

2017-09-13洪英亮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太湖石教学内容教材

洪英亮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太湖石以“皱、漏、瘦、透”之美著称.由此我想到了当今常见的教研活动之一—评课.现今不少评课,大多评课教师随意渲染授课者的优点,或泛泛而谈课堂教学流程……如此流于形式的评课活动,显然不能起到评课的作用.那么怎样评课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

笔者认为,有效评价一堂课,也应该要体现太湖石“透、瘦、漏、皱”之美.

一、“透”,即通透

一要评授课教师是否吃透了课程标准对本课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要求.二要评授课教师是否吃透了教材,是否明确教材中有哪些知识点,学生应该知道哪些,理解哪些,能达到怎样的应用效果.三要评授课教师是否“吃透”学生.为此我们要评下面几个方面.

1.评价课程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理念,是课堂教学的宏观性设计.教师应熟知数学新课标,准确解读教材编排的意图,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

2.评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

(1)看教学内容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内容的呈现是否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是否过易或过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

(2)看教師是否真正把握学情,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构建教学内容,谋划教学程序;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体验、探究等数学活动,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

(3)评教学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是否使学生形成了新知识的增长,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是否适当补充教学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

二、“瘦”,即少而精透

具体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浓缩”,二是教学程序“简约”,三是练习设计“精当”.

1.教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努力避免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做到可讲可不讲的教学内容不讲,可看可不看的图片不看.合理地“浓缩”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这样就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精当设计练习题.机械性的、重复性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这就要求我们精而少地设计练习题,提高习题的趣味性、灵活性,使学生产生“练而有乐”“练有所得”的快感.

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了“因数和倍数”单元知识后,利用本单元知识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师:同学们,黄老师的电话号码换了,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点击鼠标)猜对下面各数,然后按顺序连起来,就是老师的电话号码.

( )第一位是最大的一位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非0数;( )10以内最大的奇数;( )4和8的最小公倍数;( )6和9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的合数;( )最大因数是7;( )最小的倍数是5;(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生活动、汇报……)

别看只有一道练习题,其实它涵盖了“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学生都想率先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表现出极高的展示欲望,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漏”,即留白

喜欢国画的人都知道什么叫“留白”,因为只有“留白”的国画才会拥有无尽的韵味.同样,一节优秀的课,也不可以安排得太满.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活动和思维的时间,如果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这样的教学势必是无效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必须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思考探索、合作交流中思考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教学中,应巧妙创设生活情境,舍得放手让学生操作;应适度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舍得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

如,下面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片断.

学校春游,妈妈和小明去超市买食物,看中的食物标价如下:饼干每包2.5元,薯片每盒3元,矿泉水每瓶1.5元,酸奶每盒3.5元,蛋糕每个5元.结果妈妈和小明买了其中某些食物,正好15元,妈妈和小明可能买了哪些食物?

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小明可能买了哪些食品,再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生1:可能买6包饼干:2.5×6;或3个蛋糕:5×3;或4盒薯片2瓶水:4×3+2×1.5.

生2:也可能买4包饼干1个蛋糕:2.5×4+5.

生3:我认为刚才二名同学说得不对,购买春游食物应考虑水和其他食品的搭配,所以可能买了4盒薯片2瓶水:4×3+2×1.5;或4包饼干1瓶水1盒酸奶:4×2.5+1.5+3.5.

本环节给予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考虑问题更能深入全面,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思考品质.

四、“皱”,即节奏

课堂要起承转合.预设要有认知冲突,正确对待课堂发生的意外.数学课堂力求简约,但简约不是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精确的内容,精湛的形式,精巧的方法,精美的语言,精当的引导和精密的整合,更需要变化有致、和谐流畅的节奏来调度,方能使它像一首优美的乐章那样,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有节奏,适度的课堂节奏能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为此,笔者认为评价一堂数学课,须纵观全课是否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湖石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李卫平作品
李卫平作品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近期拍卖成交的太湖石精选
太湖石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