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自贸区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的基本逻辑

2017-09-13王文娜

时代金融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逻辑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绿色、环保、轻资产的特点,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文化创业创意产业的异质性,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供给整体不足,已演化为产业发展重要瓶颈。为突破融资困境,在分析陕西自贸区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金融创新的逻辑基础,提出从风险内部化、搭建新型融资平台两种路径推行金融创新。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金融创新 逻辑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化作为一国的精神宝库,即表征一国或地区的文化财富,同时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带来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将我国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文化与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既符合经济历史的发展潮流,也与我国将文化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契合。为此从国家到各地方,开始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和珠三角经济带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做出了贡献。自2017年4月1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通过文化金融创新带动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成为本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之一。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传统的融资模式和体系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长期良性增长的资金需求,如何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特性进行金融创新是能否推动陕西自贸区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一环,而陕西自贸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问题又存在共性,探寻陕西自贸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创新的逻辑能对全国其他城市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因此对该问题的探析具有很重要研究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质及融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时任英国首相的布莱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文化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产物,其内涵为以创新、创作为驱动,以创意内容和成果作为核心载体,在对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有内涵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集群。依据内容与形式分类,文化创意产业涵盖动漫产业、影视产业、软件信息产业、会展广告制作业、文化艺术设计、旅游休闲等九大类。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内容产业,是创意人才将文化内容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即文化创意企业一端连接着要素市场,一端连接着内容产品和服务市场,是创意产品的供给方与传播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质在于以人力资本为主要生产要素,以创意内容为成果形式,它的发展不依赖于机器、设备、厂房等重型资产的发展,即具有轻资产的特质。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这些特质,文化创意产业在融资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投资收益不确性大导致资产难以估值

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驱动,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精神需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收入弹性丰富。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同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存在偏差,加大了预期产品收入的不确定性。而创意产生的过程又是人力资本耗费的过程,巨额的研发成本并不必然带来火爆的创意产品市场。这种净收益的不稳定性导致传统的信贷渠道(银行业)不愿意涉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规模普遍较低。另一方面,创意产业的持续收益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专利版权市场的发育状况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高风险的特质导致投资方不愿涉足该领域,即使进入該领域,首先直面的问题就是对内容产品的定价,而良好的版权保护市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创意内容能得到持续的收入的重要保障,而成熟的版权定价、交易市场,则是文化创业产业投融资环节内容产品得以合理定价的基础。合理的定价才有可能带来有效的金融供给。

(二)轻资产的特质导致金融供给缺乏有效担保

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与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对厂房、机器等资产的要求要低。专利版权这种无形资产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难以进行价值评估,而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的程度又与企业的融资能力负相关,其原因如下:文化创意产业天然属于知识、技术密集行业,创意产品的开发依赖于核心团队,团队成员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意产生的可能性越大。这就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提高边际工资,同时加上效率工资的存在,文化创意企业面临不断上涨的人力资本成本支出。但同时高额的人力资本的成本支出并不必然带来受市场欢迎的文化创意产品,即高额的成本支出不必然换来高额的投资收益。这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上述因素反而加大了金融供给方的风险,提升了其金融产品的创新难度,导致文化创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现象。

(三)文化产业链垂直分工加大金融创新难度

从文化产业链的垂直分工来看,创意内容的生产多分散于中、小企业,即中小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创意研发成本,而产品的中间制作与产品的市场传播多由大型的传媒企业所控制,这就造成文化产业链分工环节存在成本与收益的分离。从金融供给方的角度看,产业链前、后端是创意生产的中小企业承担主要的风险,而产业链中端的内容制作与传播平台则风险相对较小,逐利的投资者必然愿意将资金投向中断大企业,而真正缺少资金支持的前后端的中小企业则很难获取资金供给。这源于金融产品的创新本质是风险和收益的重组,而文化产业链中存在的风险和收益的分离则加大了金融产品创新的难度。

二、陕西自贸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困境

为承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大对沿线国家的经济与人文交流,2016年9月1日国家批准设立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3月31日陕西自贸区(简称)正式挂牌成立。西安高新区、秦汉文化新城作为陕西自贸区的主要板块,其产业类别均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为促进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陕西自贸区在制度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项举措,但目前仍存在以下融资问题:endprint

(一)文化产业链存在畸形关系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剧。

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以大项目为主导,由大的影视传媒公司牵头,中小的文化创意的生产商则依附于大企业,为大企业提供创业的生产和衍生品的开发。这种畸形的产业生态链使得中小企业过多关注于维持与大企业的关系,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内部流程的改善和管理效能的提升。为更好的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小企业通常会采用让大企业入股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担保,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交叉持股和关联交易。从金融供给方的角度看,一方面关联交易和交叉持股会加剧产业链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则会导致资金供求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剧,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使得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剧。

(二)信息高度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融资

陕西文化创意产业以大项目为主导,而大项目多集中于影视、出版行业。在多年的改制过程中,影视、出版行业以国有的上市公司为主,不论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渠道都很通畅,但这是影视、出版公司主要承担创意内容的制作和发行环节,真正的文化创意生产和衍生品开发的中小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研发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最急需资金支持者。影视、出版这些大集团公司凭借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通过一个项目将多个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嵌在该项目的前后端,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80个小类,每个层次的文化创意企业都有独特的运作和盈利模式,产业内部运作的复杂化使得文化创意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与投资方间存在严重测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而人力资本定价困难,投资方难以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收益预期做出判断,金融创新中出现的第一难题就是风险的度量和收益的预判,所以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传统银行渠道获取融资,而又不符合直接融资的要求,这就会促使中小企业进一步寄生于大型企业,通过让大企业控股来获取资金支持。

(三)缺乏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体系

2015年5月陕西在西安建立了西部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陕西文化金融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初衷是凭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搭建文化类企业包括文化创意企业的项目搭建、对接、融资渠道、定制服务等平台,实质上属于平台融资的一种形式。该公司属于国有独资性质,综合的业务模式涉及担保业务、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信息服务及定制服務,资金来源主要采用P2P的模式。此外,陕文投担保公司、陕文投小贷公司、陕文交所注册设立,增加了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渠道。上述平台的建立为陕西省中小型文化创业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公司性质属于国有独资,国有企业的优势是资金实力雄厚,但其缺点是对市场的灵敏度相对较差。目前平台为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多是与母公司有关联交易、其业务镶嵌于母公司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这无形当中会使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关系更加畸形;其次,信心服务中心虽然凭借平台开展P2P业务,有助于筹集大众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目前的知名度不高,投资者参与人数少,限制了资金可筹集的金额;最后,平台中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保险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评估中介数量较少,缺乏专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人才,现有的资产评估多集中在对有形资产的定价方面,这就限制了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资产的评估、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度量和金融产品的定价,不利于开展金融产品创新。

三、陕西自贸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的逻辑思路

陕西自由区设立的宗旨是探索制度改革的试验区,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领域是探索适合陕西且有可在全国推广的金融创新制度。而根据上述分析,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症结在于创意内容与人力资本定价难,且风险收益相隔离。文化创意产业链存在的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依附关系,导致创意内容的交易多采用非市场交易的形式,可比市场价格少,且创意内容不同,对创意内容的价值采用可比市场价格来评估的方法也不科学;此外创意人才的缺乏,创意人才市场存在卖方垄断,人力资本定价难。为此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一)风险内部化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实施集团化、跨媒介融合的战略,通过集团化、跨媒介融合可实现创意内容与人力资本在产业链内部实现定价,同时可将风险与收益纳入同一核算单位,解决集金融创新难题。通过集团化、跨媒介融合,可将原先剥离的创意内容生产与制作、发布环节集中到一个企业内部,通过资源的整合,将外部风险内部化,有效降低金融供给方所担忧的道德风险;同时通过集团化道路,实现创意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文化创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的可能性,直接缓解融资难困境;集团化的生产还有助于集团内部实现灵活的分工与组合,开发相关的差异化产品,增强对市场需求波动的抵抗能力,降低违约风险;集团化的道路有助于企业采用多元化的策略为创意开发、生产环节提供融资担保,通过组合产品为创意内容提供集体担保,消化市场对创意产品的非线性反映,从而降低资金供给方的风险,提高商业信贷、直接融资的效率。

(二)搭建新型的平台型融资体系

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破解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境,本文建议在陕西现有的融资平台的基础上,陕西自贸区探索搭建由政府、企业、学校、公众、中介服务结构、创意人才服务信息为一体的新型平台型融资系统。政府与文化创意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融资平台,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财政局、工商局、金融服务信息办、中小企业局、文化部、发改委等)、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代表、以高校为代表的产学研机构、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文化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各个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入股的方式持有平台股权,其他股份由互联网金融公司竞标所得。其中国家股权控制在30%以内,既保证对文化创意产业方向的掌控力,又为市场行为提供空间。

平台的主要参与方的具体职责如下:第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职责在于简化项目审批流程、优化融资审批流程、发布资金需求信息、提供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指南、完善平台数据库建设等;第二是,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实现资金供求的匹配,探索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建立各个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信息档案、信用档案、并对其信用等级进行评价;第三是平台中的独立第三方,文化创意中小企业代表借助平台发布资金需求信息,相互之间提供融资担保,进行研发的交流,并将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平台服务信息中心;文化创意龙头企业负责编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前景,评估文化创意内容市场前景;评估机构、产学研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则负责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金融产品定价、风险评估、金融理论与技术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侯英.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6(3):80-85.

[2]张欣怡,张学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14(2):107-110.

[3]张扬,郭梅芳.文化产业金融创新路径的基本逻辑——基于文化产业特殊性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4(6):133-135.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6XD16):上海自贸区示范效应推进西安创新性金融研究。

作者简介:王文娜(1985-),女,山西临汾人,工作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产业经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金融创新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