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能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与反思
2017-09-13瞿冬伟
瞿冬伟
摘 要:提升对口单招车工技能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对口高考录取率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在为高校输送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学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为后续的技能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对口单招 技能教学 质量提升 实践思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车工技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还要会计算、分析的综合能力。
一、提升车工技能教学质量的背景
以笔者学校为例,2013届机械专业学生31人参加对口单招技能高考,平均分172分,最高分229分,超200分的学生仅4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高车工技能水平,增强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笔者选取2014届机械对口单招班学生25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5人均为男生,平均年龄为18~19岁,心智年龄属介于懵懂和成熟之间,处于青春叛逆末期。他们中有80%来自农村,35%为留守儿童,15%来自少数民族,其中1人有企业工作经历。他们前期已经学习过专业课,有一定的车工操作基础。历年来内外圆、内外螺纹、内外沟槽、锥面配等项目都是大分项目。为此,笔者以历年高考工件为载体,引入“双场合一”教学法,通过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疑难问题研讨,反思与总结等方法来有效提升技能教学质量。
二、车工技能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
1.加强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即对内外圆、内外螺纹、内外沟槽、内外锥面、端面槽配合等内容进行单独训练。专项训练既能与考核工件相关联,又能抓住学生急于提高基础的心理,学生配合度非常高。对每一个专项训练下发任务书,任务书上除图纸及相关的操作要点以外,还有互相评价表。学生初车时采用试量试车法进行加工,第一次工件交指导老师查看批阅,后几次学生相互测量评分。通过实践效果看,学生在专项训练中的基本功已逐渐扎实。
2.打磨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所有加工项目全部完成的练习项目。综合训练不仅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加工工艺的理解,还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时间的把控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训练时以历年高考工件为前期训练的主要内容,指导教师对前几只工件的工艺步骤和操作要领进行详细讲解,进行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之后的工件学生自行分析,限时完成,互评后教师分析主要失分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次打磨练习,为提高质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3.研讨疑难问题
根据典型工件,结合近年来车削加工工艺走向,确定基于“双场合一”教学法下的车工技能教学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及工艺标准,实现实训内容与行业要求相对接。如近一两年出现的端面槽配,指导教师可展示企业产品,学生进行观摩与测量,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端面槽车刀,控制内外槽直径与宽度,控制配合精度,加工前可先请教实训指导教师加工断面的操作方法,工件完成后以小组讨论法对各自加工的工件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不参与,由学生自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再对该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最终完成该项目。
4.反思与总結
通过对专项训练、综合训练、疑难问题的逐层深入,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车削完成后,要舍得弃分,做一保一,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以“行”引“思”,以“思”引“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思和教师的学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研究解决车工技能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为教学法改革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车工技能教学质量的反思
教学法改革的应用,使车工技能教学不再枯燥,学生积极主动切削工件,学习兴趣明显提升。通过对该班的实践研究,2017年该班25人参加对口单招技能高考,平均分212分,最高分249分,超200分的有18人,教学效果显著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项目车削力度不足,学生领悟能力差异大,操作时间不够用,个别学生难以适应等现象,与江苏省内其他高均分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