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感教学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作用

2017-09-13冷黎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师生多媒体情感

冷黎明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创新思维对课堂教学所作出的指导,在整个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并被学生接受,也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而要达到此目标,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也就越来越多地被众多专家和学者所重视,正所谓“情之所至,教之所成也”,如此一来,教师能够寓情与教,学生也就能够寓乐于学。情感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下面就此议题谈几点认识。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课堂教学互动情感

多媒体集声音、图文、动画于一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它又能将地理事物中的一些抽象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能将一些繁杂的内容简单化。它能充分利用现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效果,同时也能打破以往固定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地调动师生情感,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利用多媒体能突破重难点。例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的宇宙环境,该内容时空范围跨度大,非常抽象,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这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将浩瀚的宇宙、地球的位置、昼夜的变化等内容进行演示,学生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在上课之前先播放一段关于宇宙、太阳、地球相关内容的影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但是利用多媒体时应有选择性,否则,必会物极必反。因此,若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调动课堂教学互动情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巧妙引用历史、现实故事,引发师生的思维情感

引用历史与现实知识,既能起到对知识的佐证,同时也能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密度流时,我相信很多地理老师都会引用二战时德军偷袭盟军的故事,但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因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间引入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因此,我在上课之前,首先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同时强调,潜艇是关闭了发动机的,理应是不会前进的,但盟军却让兔子从眼皮底下溜走。讲完了之后,再来设问:为什么潜艇在不能动的情况下还能进入大西洋进行偷袭?然后再讲新课。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师生之间的思维情感。

三、引用恰当的诗词,激发学生的现象情感

有些诗词、语句描述了一定的地理事物、地理规律,而诗词本身意境幽美,含义深远,如能准确引入教学,既生动有趣,又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例如:讲解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就极富感染力;讲高山地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十分贴切;讲对流层温度随高度而递减时,就用“高处不胜寒”;讲“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特征时,引用“仰望山接天,俯视江成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的短诗来说明。再如:“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则味则不然”既道出了气候的南北差异,又可用来说明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激发了学生的现象情感。

四、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教学的成功情感

自己编造一些趣味事件,或对一些事件加以改造,把一些知识点糅合在这些事件中。这种方法最好用于对知识点的整理或复习中。比如,在学完高一地理上册后,将一道曾见过的题改为:在12月22日那天有一艘船在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于中午12点开灯装船,船装好后,从北冰洋出发沿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岸航行,到达直布罗陀海峡后,进入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然后经北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我国南海,最后到达我国的上海。首先,像讲故事一样把材料讲给学生听,引起学生兴趣后,再提问:(1)为什么中午12点要开灯装船?(2)从出发地到进入地中海之前是顺流还是逆流?(3)从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船速变慢还是变快?(4)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船在哪里吃水最深?(5)船到达地中海时可能是风和日丽还是可能阴雨连绵?等等。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点。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学、优学、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当然如何切实、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投入情感,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实践、分析、总结、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多媒体情感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情感移植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麻辣师生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