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信息化真能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绩效?

2017-09-13黄电

会计之友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会计中小企业

黄电

【摘 要】 国家“十三五”规划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工具逐渐成为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而作为现代会计学科之一的管理会计也加速了信息化进程。业界和学界多数专家认为,若管理会计能够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有利于管理会计职能和作用的充分体现,尤其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特殊作用日益显现,我国中小企业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管理、经营状况和绩效,让管理更加精细化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在当前管理会计体系的背景下,根据我国中小企业运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来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涉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资金、会计人员、法律政策以及企业的认知程度,通过构建嵌环模型对比和统计,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贡献度,最后结合当前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为我国中小企业有效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管理会计; 信息化; 绩效;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8-0039-05

一、研究背景

国家“十三五”规划下,时代潮流的驱使令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试图努力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注重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会计工作中,引进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会计管理工作,使会计信息得以电子的形式产生和传递,让管理会计信息化逐渐渗透到会计基础工作中[ 1 ]。有些企业经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初步尝试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管理会计信息化让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和系统化,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精准,有助于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8%,高达4 000多万户,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68.7%,为城乡提供了82%的就业机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其特殊的经济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坚持发展和壮大中小企业,大大有益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增长。在信息化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推动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我国的管理会计工作起步比国外晚,通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成果并不显著。国内专门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较少,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管理会计信息化”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直接相关文献仅仅20多篇。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学者们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表面理念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建设存在的问题等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二是对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操作等技术层面的研究,其中比较热门的是诺兰模型。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实施路径、建设方法等实际问题的研究较少。

2.国外研究综述。与国内相比,国外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对成熟一些,因此,国外学者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较多,并且大多是从实践层面研究,主要体现在关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实际操作流程以及具体的实践技术环节方面。美国的博德纳尔教授和霍普伍德教授就曾出版了《会计信息系统》这本书,重点研究账务、销售、工资等子系统的数据流及业务流的运转管理问题,深刻地分析了会计信息业务流程设计和系统开发的具体环节。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研究大多是指出问题,缺乏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且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探讨和解决策略方面的研究也较为薄弱。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管理会计信息化主要指将会计管理中的所有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加工、传输以及应用等处理,以便于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企业决策以及经济活动的运行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2 ]。

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发挥传统的管理会计职能的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大大提高了經济业务处理和财务核算等方面的效率。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实务、管理会计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随着科技信息化的飞跃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企业为了顺应科技信息化时代潮流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不仅能够使企业的决策更加规范、精准,而且还有助于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 ]。

三、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一)影响因素词典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使用现代科技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处理,与企业的信息化软件、使用人员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资金、会计人员素质、法律政策以及企业的认知程度。根据对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归纳出针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词典及其合理分值,满分为100分,若词典中某种影响因素的分值较高,说明该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较大,如表1。

(二)变量选择

由影响因素词典得知,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分别有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资金、会计人员素质、法律政策、企业认知,因此,以这五种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变量,分别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X1、资金为X2、会计人员素质为X3、法律政策为X4、企业认知为X5。

1.管理会计信息系统(X1):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会计业务处理的应用软件,它属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子系统,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由3大系统组成,即财务系统、购销存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每个系统又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目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账务分析子系统、领导查询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利润分析子系统、资金管理分析子系统、销售预测子系统以及财务计划子系统等。endprint

2.资金(X2):企业的资金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服务的,在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发生购买信息化软件的费用、支付劳动报酬或其他费用,这些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完成,否则只是纸上谈兵。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从内部提存的各种专用资金,主要有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公积金是企业按照国家财务制度所规定的比例从利润中提取出来的,如果企业的利润效益越好,可以提取的公积金就越多,那么能够投入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资金就越充足。二是接受投资或者从外部借入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投资者投入需要给予投资者股份或者其他的报酬,向银行借入资金则需要支付利息费用。因此,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周转正常,才能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和有足够的能力来支付相关费用,为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会计人员素质(X3):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账务处理和监督核算的专业技能,只有精通专业技术才能从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程。会计人员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会计专业能力素质,还需要一定程度的网络化能力素质及其他通用技能。例如,计算机基础、信息化、信息系统等,这些属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如今信息化大环境下,会计人员不再是一个记账员,会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信息为决策所用,会计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结合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立和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法律政策(X4):一方面,会计制度是在财务工作中对经济业务核算和财务处理所制定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现行的会计制度有《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具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在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如果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号召,会吸引更多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如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就可以解决企业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资金难题。

5.企业认知(X5):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跟随时代步伐,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潮流,并为顺应潮流而作出举措,就能够领导企业向管理会计信息化迈进。除了领导者,企业的员工如果也能意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可以齐心协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做贡献。

(三)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其中Yi表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Xi是前面讨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各变量所构成的行向量,?茁是所要估计的五系数的列向量,?琢为随机变量,i为所涵盖的系数。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影响因素的研究选择2005—2014年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我国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剔除了当年新设管理会计信息化和财务信息披露不全的企业。相关的数据来自《中华会计网校》《会计研究》《中国统计年鉴》等专业网站和期刊,由各年资料、数据计算整理所得。本文选取我国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我国数量最多、对经济贡献巨大但又存在许多管理缺陷,尤其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短缺的问题,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

(四)结果检验

为了更好地评估各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全回归法检验,得到的计量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运用全回归模型进行拟合时,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5,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为0.993,以及调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为0.980,因此,这个回归模型拟合度高,能够充分反映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表3中分别列出了常数项和各个自变量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包括常数项和变量系数的取值)及其标准误差、标准化系数、I值和显著性水平。

从表3和公式(2)中可以看出,各因素的系数越大,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程度越大,影响最大的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其次是资金,然后是会计人员的素质、法律政策以及企业的认知。

四、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缺陷分析

(一)资金紧缺,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中小企业用于建设和投资的大部分资金主要来自内部,对外融资非常难,导致企业的资金非常困难。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99%以上,但其所占的贷款资源却低于20%,更没有机会引進其他的融资方式。然而,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支出大笔资金来购买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以及其他。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难以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巨大投入。

(二)软硬件设施落后

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软硬件设施,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这些难题:软硬件设施昂贵、更新缓慢和软件开发针对性不强。虽然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其价位日趋大众化,但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计算机更新换代也日趋加快。许多先进的财务软件对硬件的要求非常高,而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计算机系统都比较落后,难以支持管理会计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三)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

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会计学、 管理学、计算机学和信息学等方面的知识,必然也会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技能、管理技能、信息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然而,我国大部分财务人员仅仅能够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处理,极少接触到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导致许多财务人员不擅长对会计、管理和信息技术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难以胜任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繁重工作。

(四)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认知不够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税法是针对普通财务会计核算而制定的,对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国家尚未明文规定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也远远不够。

由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并未深刻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功能,且对其重视不够,只是浅显地认为管理会计就是做一些控制成本、分析财务状况、做好预算等工作;同时,因为企业自身的弊端和各种阻碍因素,并没有将企业朝着管理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计划。因此,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运用并不理想,多数中小企业仍未执行或极少执行,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阻碍。endprint

五、建议和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多方面去改善,为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创造合理和足够的条件。为了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和有效,在这里可以引用PDCA循环模型。

(一)PDCA循环模型

PDCA循环法又称戴明循环法,先由美国休哈特博士提出,后来被戴明完善并加以推广,是质量管理应该遵循的科学程序。其工作流程是: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如图1。

1.管理会计信息化的PDCA循环法。运用PDCA循环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四个阶段为:计划(P)阶段,制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措施;实施(D)阶段,执行能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活动;检查(C)阶段,评估执行活动的结果、找出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处理(A)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达到计划中的目标。

2.管理会计信息化的PDCA循环法实施步骤。这种持续优化的方法可以概述为如下步骤:(1)发现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即企业内外部条件的“约束”,制定出建设的计划和目标;(2)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有哪些主要原因可能导致这个“约束”;(3)将这些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并细化问题,进一步分析具体由哪些因素导致哪些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打下基础;(4)抓住主要问题,逐个突破和解决,化解“矛盾”;(5)检查实施的结果,若结果良好,便形成标准和规范,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做参考。解决了旧的问题,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当新问题出现后,根据以上五个步骤,依次循环,逐步解决出现的问题,以达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成功建设和持续优化目标。

(二)具体的策略

PDCA循環模型是一个指导思想,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具体策略和方法。

1.提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导向,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及会计人员未能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认为管理会计仅仅是控制成本、分析财务状况、做好预算等工作,未能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给予重视,从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且困难。然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还可以进行规划、控制以及决策。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并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从而有足够能力去适应企业管理观念的变化,让企业的生产经营跟上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变化步伐。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充分了解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才能带领企业走向管理会计信息化。其次,会计人员也要提高会计工作的认识,不能只把目光放在一般的财务工作上,还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自身观念,才能胜任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工作。

2.加强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传统会计的工作效率低,主要是由于工作方法落后和缺少资金来源,不能将管理会计方法有效地运用到会计工作中,从而浪费了许多财务数据。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企业要善于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运用互联网以及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将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化融为一体,财务信息才得以传递,变成管理会计所需的资料,发挥管理会计的独特功能。然而,企业要建立这样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投入大笔资金,且后期维护和升级成本费用非常高,因此,企业若要成功建设和发展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加强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

3.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更新和开发。一方面,企业应给予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充分的重视,对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及时更新,引进各类财务软件,增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良好发展。另一方面,财务软件供应商要研究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匹配问题。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运行大型的财务软件,这给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困难。因此,财务软件供应商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出操作简单、价格合理、兼容性好并个性化的适合中小企业的财务软件。此外,财务软件供应商还要为购买其软件的中小企业进行人员培训,软件要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使企业购买的财务软件物尽其用。

4.大力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是一个核心要素,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且懂计算机技术。一方面,会计人员要接受继续教育,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提高会计执业水平,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国家也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例如,鼓励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多既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管理会计知识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鼓励会计人员积极考取管理会计方面的资格证书,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六、总结

在信息技术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管理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我国中小企业也不能故步自封,应该跟上时代步伐,顺应信息化潮流。我国中小企业若能有效应用管理会计信息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并提升企业的绩效,从而到达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作用,注重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针对企业实况,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保障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 汪慧甜.会计信息化服务市场的财政监督[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张禾良.浅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3-14.

[3] 徐丹杰,郝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6(8):7-9.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会计中小企业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