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留学哈佛,单身妈妈打造的生命奇迹
2017-09-13杨嘉利
杨嘉利
2017年母亲节这天一早,当邹翃燕在湖北武汉市的家中收到儿子从美国发来的祝福信息时,她不由感慨万千,双眼一阵潮湿。邹翃燕的儿子叫丁丁,今年29岁,正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丁丁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是一个脑瘫儿,刚出生便被医生诊断为终身残疾,是邹翃燕用20多年的心血和付出将一个脑瘫孩子培养成了一所世界名校的留学生……
命运弄人
儿子成脑瘫
邹翃燕25岁时,她有了身孕。
1988年7月18日是邹翃燕临产的日子,天还不亮她就被推进了产房。医生们为加快生产速度,决定采取人工破膜放掉羊水,偏偏又赶上早上交接班,她被扔在了产床上!等接班的医生发现,邹翃燕肚子里的胎儿已在子宫内处于窒息状态。孩子刚落地,医院便接连发出了5张“病危通知单”。从医生的话语中,邹翃燕感觉到连医生们都觉得这个孩子没多大治疗价值了……
终于,丈夫丁强(化名)渐渐动摇了:“要不就听医生的建议吧……”然而,想到几个月来孩子的小脚丫一直很有力地踹着自己的肚子,他的心脏也和自己的心脏一起跳动,邹翃燕又怎么能狠下心放弃这个幼小的生命呢?晚上,在医生特许下,邹翃燕留在了重症监护室,她一直看着孩子喃喃自语:“儿子,你一定要好起来呀……”
也许是听懂了妈妈的呼唤,小家伙竟然在第二天发出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声哭啼!但医生说:“孩子能哭了,只表明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可往后到底會成瘫子、傻子还很难判断。”听了这话,丁强更加连连劝邹翃燕:“冷静点……我是孩子的爸爸,我难道会不爱他吗?可医生说他往后不是瘫子就会是傻子,你难道忍心看他一辈子生活痛苦吗?”
丁强和邹翃燕是大学同学,自结婚后,他对妻子就格外体贴和照顾,他也是个十分顾家的好男人。邹翃燕怎么会想到他此时也有了动摇,竟想要放弃儿子了呢?“不管儿子往后会是什么样,他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我不能放弃……丁强,我们赌一次吧,说不定孩子长大会有出息呢?” 邹翃燕哭着说。
有诗写道:“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邹翃燕便给儿子取名叫丁丁,希望他长大后也能像成材的树木,即使被伐倒也要发出巨大的轰响,将来离开时也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响声……
然而,邹翃燕的坚持,却让丈夫不满:“你要留下孩子就自己去养吧,跟我没一点关系,往后有什么问题也不要来找我。”面对没有 “将来”的儿子,丁强的内心是绝望的。
丁丁6个月大时,邹翃燕带他去了湖北中医院,经专家们测试发现小家伙在智力上没任何问题,只是他的小脑受到了严重损伤,流口水、浑身瘫软等症状,与脑瘫儿的特征全都相符。即便这样,邹翃燕还是欣喜欲狂。她认为孩子只要在智力上没问题,长大后就有希望学会一技之长。
回到家,邹翃燕便兴奋地对丈夫说:“专家说了,咱们儿子在智力上没问题。”可丁强听后冷冷回答:“智力上没问题,可身体上呢?”邹翃燕无言以对,她知道丈夫还是不肯接受儿子。
专家说丁丁在智力上没问题,邹翃燕便开始阅读一些有关幼儿智力开发的书籍,还在家里挂满了各种颜色的气球,常常抱着丁丁指着气球教他辨别不同的色彩:“这个是红气球,那个是黄气球……”没多久,邹翃燕惊讶地发现,小家伙能辨认出不同颜色了,因为每次问他红气球或黄气球在哪里时,丁丁就会用眼睛看着那个气球!要知道丁丁毕竟是个脑瘫孩子,这样小就能做到这一点,连医生们也感到是个奇迹。
引导孩子自强自立
然而,丁丁1岁多时,他还是没办法站立,甚至双手连捏握的动作也做不了,让邹翃燕突然明白儿子身体上的残疾有可能比自己想象中更严重。她坚持让儿子做康复训练。丁丁2岁多终于能艰难地站起来,之后又学会了扶住东西慢慢行走,邹翃燕便决定要加大对儿子的康复训练,开始隔天送丁丁去做按摩。
每次做按摩,丁丁都会疼得哇哇大哭,邹翃燕也会心痛欲裂,但她更明白,要是不忍心让儿子受这样的苦,他就真会一辈子瘫在床上啊!每次听见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声,邹翃燕便只能在心里默默说:“丁丁,坚强些,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忍住……”不久后,邹翃燕又自学了按摩技术,有时间还会在家里给儿子做按摩,并一次次引导儿子说:“丁丁,你大声哭叫是不是就不疼了呢?”丁丁摇头回答:“不,还是疼……”“是啊,要是大声哭叫就不疼了,妈妈也陪你一起哭一起叫。”邹翃燕没想到,她多次这样引导后,丁丁再做按摩时竟真的不哭了,很多叔叔阿姨都竖起大拇指,称他是个“勇敢的孩子”。
闻庆汉教授是丁丁的主治医生。有一次,闻教授给丁丁做治疗时,使用了一台八卦治疗仪,小家伙很快产生了兴趣:“爷爷,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呢?”“治病用啊。”“可它怎么给人治病呢?”“通上电就能治病了。”谁知道听了闻教授这样的回答,丁丁眨了眨眼睛又问:“电很危险,通上电后会不会把人电死啊?”闻教授一愣,然后大笑着抚摸丁丁的头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很有出息的人。”这件事发生后,丁丁在康复中心就有了一个新名字,大家全都喜欢叫他“为什么小朋友”。
丁丁渐渐长大了,但因为行走不稳,只要一绊上东西就会摔倒,家里的住房又不宽敞,邹翃燕不得不把很多物品卖掉,连坐的木凳也没有多留下几个,尽可能把房屋腾出更多的空间,不仅可以减少儿子绊上东西的机会,也让儿子有更多能够煅练和活动的空间。
丁丁毕竟是因小脑神经受到损伤引起的脑瘫,不仅双脚行走时会一跛一拐,他的双手也常常不由自主发抖,不受控制,更不能很好做配合,甚至吃饭时连筷子也用不了。邹翃燕一次次训练儿子使用筷子。
一天吃饭时,邹翃燕刚把筷子放在儿子手上,丁丁抖动的右手好不容易拿住筷子,连一口饭还没扒进嘴里,筷子便从他的手上滑落了。“慢慢来,不用着急。”邹翃燕重新把筷子捡起来递给儿子,但丁丁还是没扒上几口饭又把筷子掉了。这样反复几次后,丁丁失去了耐心,他索性把妈妈再次捡起来的筷子往地上一扔说:“妈妈,我不想用筷子了,我学不会。”丁丁外婆听后就要把匙子递给他。丁丁刚要去接,邹翃燕竟一巴掌把匙子打落到了地上:“你不用筷子,今天就不用吃饭了。”
丁丁“哇”一声哭了,丁丁外婆急忙护住他:“燕子,你这是做什么?孩子的手不好,能用匙子吃饭就已经很不错了。”邹翃燕回答:“可他长大怎么办?要是一大桌人吃饭,就他一个人不会用筷子,不是会让其他人好奇吗?妈,我现在训练他学会了用筷子,就是不想让他往后因为不会用筷子而在自尊心上再受伤害啊。”
邹翃燕的苦心,母亲终于理解了,老人俯下身对丁丁说:“孩子,听妈妈的话吧,妈妈这样做也是为你好啊。”于是,在邹翃燕严格训练下,丁丁硬是用一年多时间学会了用筷子吃饭,邹翃燕却因此在周围很多人眼里变成了“虎妈”。
留学美国
母爱创造生命奇迹
丁丁上小学时已7岁多了,期末考试竟考了全年级唯一的“双百分”!这件事,让邹翃燕更相信了一个道理:上帝虽然对儿子关上了一扇门,但也一定会为儿子打开一扇窗……
2001年,丁丁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武汉一所重点初中的奥赛班,还获得了学校全额免费的奖励。然而,邹翃燕没想到,一场风波很快发生了。
学校军训前,邹翃燕找到负责军训的老师提出,希望丁丁在军训中如果有些动作做不好,不要过于苛求他。果然,丁丁军训时不仅踢腿和走正步完全达不到要求,连转身也会比别人慢上半拍,但每次出现了差错却不会受到惩罚。这样一来,有些学生就开始不满了,纷纷起哄说:“为什么他一次次出错都不受惩罚,我们只要有一点错就会被惩罚呢?”
教官是一名年轻军人,他听学生们的不满声越来越多,有一次就脱口而出道:“他是脑瘫儿,你们难道要和他比吗?”这一下,学生们便全都知道了丁丁的身体情况,又纷纷说:“丁丁原来是个苕呀。”在湖北方言中,“苕”有傻子的意思,丁丁聽见后十分委屈。但对他更大的伤害是,军训后回到学校,每天班上有些顽皮的学生不是把他的书包藏起来,就是将他的文具盒扔到教室外,还有男生甚至会揪住他的头发拍打他的脸。终于,丁丁不堪欺凌了,他有一天打电话对邹翃燕哭着说:“妈妈,我不想再上学了……”
邹翃燕是美术教师,正带学生在贵州写生,她立即意识到儿子一定是在学校里遇到了问题。邹翃燕请假后马上坐火车赶回武汉。课间休息时,她征得班主任同意,走上了丁丁班上的讲台。邹翃燕站在讲台上,第一次讲起了儿子生病的情况,希望这些孩子能对丁丁多些理解和包容,并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要是丁丁往后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你们可以随时给阿姨打电话,阿姨一定会批评和教育他。”说完,邹翃燕又向学生们深深鞠了一躬,安静的教室里一下子响起了掌声,几十个学生竟全都站了起来。
邹翃燕的双眼湿润了。晚上,她和儿子做了一次促膝长谈:“别人说你是个苕,你难道就是个苕吗?你要怎么做才能证明自己不是个苕呢?”看见儿子低下头,邹翃燕接着又说:“就算你不读书了,难道就可以让别人不再小瞧你?儿子,你要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用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做人品质来赢得同学们对你的尊重呀。”妈妈的这番话,丁丁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大声对邹翃燕说:“妈,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同学们再小瞧我。”
初一期中,丁丁又考了年级第一名,从此以后果然再没有人嘲笑他是个苕了。此后三年,丁丁的成绩一直在年级组名列前茅,加上他又乐于帮助同学,他和同学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他在学习上更有信心。
丁丁上高中后,邹翃燕又鼓动他向中国的最高学府发起冲剌:“妈妈当年就是上学不认真才没考上北大,你能不能帮妈妈实现这个心愿呢?”丁丁想了想后很认真地回答:“我努力吧,但要是考不上你可别怪我。”“妈妈当然不会怪你……”
从此后,邹翃燕便发现丁丁在学习上更努力了,她又时不时为儿子减压:“能考上北大是好事,考不上也没关系,你还可以上武大、湖大啊。要是武大、湖大也考不上,那就上妈妈教书的学校,妈妈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正是邹翃燕这样有张有弛的引导方式,为丁丁在学习上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也让他更加收放自如。
2007年,丁丁一举考上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年后又被保送上了研究生。可读研时,由于身体原因,丁丁只得转入了北大国际法学院就读,即使这样他仍然十分出色地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毕业时,导师曾建议丁丁申请美国留学,但被丁丁婉言拒绝:“我10岁时妈妈就和爸爸离婚了,她一个人拉扯我,我希望能够早点找份工作,挣钱让妈妈过上好生活。”
丁丁又一次实现了他的这个心愿,顺利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的法务部工作。然而,接下来一年多,丁丁虽然在工作上依然兢兢业业,也有了不错的收入,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便会显得很无聊,几乎全是窝在家里看电视。
邹翃燕又不安了。毕竟丁丁的年龄不小了,邹翃燕又何尝不盼着儿子能早点交上女朋友,然后成家立业呢?可每次和儿子谈起这个话题,丁丁便会苦笑说:“妈,如今哪个女孩子会看上一个有残疾的男人呢?”邹翃燕觉得儿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又鼓励丁丁:“要是不想谈女朋友,那就继续去读书吧。”并建议丁丁申请哈佛留学。
妈妈的这个建议,丁丁最初认为根本没有可能。邹翃燕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可能呢?”丁丁没想到,他在妈妈的再三鼓励下向哈佛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真的被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录取了!然而,入学通知书寄来后,丁丁又一度犹豫——去美国上学要花很多钱,他不想让妈妈在经济上再背上很大压力。
“儿子,一个人的眼光和格局不应该受金钱的困扰,妈妈大不了就把房子卖了,绝不能让你错过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随后,丁丁被妈妈送上了去美国的飞机。丁丁到美国后,竟很快获得了哈佛大学提供的4.5万美元奖学金和2万美元助学金贷款,他因此不用担心妈妈会卖房子了。
丁丁去美国留学一年了,他不管遇上了什么心事,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邹翃燕,母子俩常常在电话上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在丁丁眼中,邹翃燕不仅是给予了自己生命的母亲,更是引导他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导师:“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是溺爱成性就是缺少耐心,不会用平等而严肃的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这点上,我的妈妈就不一样了,意见不一致时,她只会引经据典来让我心悦诚服,而不是粗暴地用妈妈的身份来让我服从。”
对此,邹翃燕十分认可。正因为这样,谈到儿子的未来时,邹翃燕才会再次有了开放的态度,那就是不管丁丁将来会回到国内发展还是留在美国工作,她都会尊重儿子的决定。邹翃燕说,作为成年人,丁丁应该有他作出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她不会干涉太多。丁丁有属于他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