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
——“真爱梦想”十周年记
2017-09-13整理高洪云摄影宁大鹏
整理_高洪云 摄影_宁大鹏
梦想照进现实
——“真爱梦想”十周年记
整理_高洪云 摄影_宁大鹏
教育的达成是需要很多因素支持的,其中环境因素非常重要。这就好像你在家里喝咖啡和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感觉差异一般。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在梦想中心这样一个漂亮干净的地方学习是一段非常令人愉快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学会尊重知识、激发他们求知的内在动力和渴望。
——潘江雪
真爱梦想鼓励在自立的基础上助人,“帮助愿意自助之人”是基金会的第一理念。摄影_吕虓真爱梦想的公益之路有着清晰的发展轨迹,从最初提供物质支持,到后来的教师培训和对孩子的跨界赋能,理念越来越完善。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罗素称这三种激情支配了他的一生。
潘江雪很欣赏这种活法,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上海、香港的金融市场奔波了14年。2007年,她发起并筹建真爱梦想基金会,至今已有十年时间。
佛教把布施分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换言之,讲究策略的慈悲,才是社会稀缺品。对于小孩子来讲,尤其是贫困山区的,给其提供一间温馨而自由的教室,有上千册合宜的书,二三十门精编课程,水平还不赖的老师,再加上人类的科技文明新成果……被山川大河阻隔的世界,就可能变得辽阔开来,人生的可能性,会提升若干个百分点。
用梦想打开格局
2005年夏天,在甘孜州的省道旁停车休息时,潘江雪看到一个脸上有刀疤、腰插藏刀的小伙走近来,车门却没来得及关,周围又看不到人。
当随行的小女孩递了一瓶水过去后,小伙黑红的脸上现出两排白牙。潘江雪松了一口气。
经聊天得知,这个小伙20岁,从5岁开始,每年有两个月时间挖虫草,其余时间没事做,常常站在路边看过路的车和人。他没离开过大山,想去大城市却不知道怎么去,更不知道能做什么。
在川藏地区,小孩若聪慧,可能会被送进寺庙培养成喇嘛,成绩差的一辈子就种青稞、养牛、挖虫草。宗教给予的信仰和快乐,一定程度上慰藉了他们生活上的单调、贫穷和野蛮,尽管这种生活也是自然、独立、质朴的。
他们是生活在农业时代的族群。这并不意味着幸福感的低下,但在从大城市来的潘江雪看来,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而当时,潘江雪和朋友一起去藏区调研时,他们发现,尤其山区,缺师资、课外书、新科技、玩具,更缺视野开阔的老师,缺一扇看世界的窗口,缺人生的丰富可能性……
在马尔康,潘江雪一行在跟当地教育局深入交谈后,2007年7月,签署协议援建梦想中心。随后,马尔康二中成立了“梦想一号”。次年,100公里以外的康山学校,建了“梦想中心二号”,卓克基小学建了“梦想中心三号”……
梦想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图书、网络、电脑、平板、投影,及精心设计的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师资培训……
凡事开头,动机和可能的结果,最易引发质疑。有人问道:一旦这些孩子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还能开心地生活在山里吗?混沌开窍是可怕的,这样是否打破了他们“无知的快乐”?
四川大学的格桑老师认为,在贫困地区学校建立梦想中心,就是要打开他们的格局,给他们在大山之外一个新的梦想,给人生多点选择。因为城市化的步伐一定会延伸到他们的家门口。没有技能的孩子们将如何面对城市生活?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之中,一个人的心灵除了坚守传统与信仰,也会因为理解这个世界的纷繁而变得宽容起来。
一位学金融的大二学生曾给真爱梦想写信:“……在中国这个二元经济的环境下,在偏远地区通过设立教育公益基金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流到发达地区,这很可能又会扩大现有的地区差异。这应该不是公益基金设立的初衷吧。是不是可以通过到偏远山区选拔一些很有潜力的孩子,从小进行针对行培养,把商业教育和“地方责任感”教育相结合,从小就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埋植下所谓的“地方情结”和“地方责任感”。
时任真爱梦想秘书长的吴冲回了一封信,表达了真爱梦想基金会的立场:
“你提到的公益模式,我理解应该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我个人就不认为培养了贫困地区的孩子要去大城市有什么不好。你说的模式类似以前的国营单位代培本科生,大半是想着怎么甩了这紧箍咒的吧?或者类似关于留学生到底回不回国的讨论——想以讨论者的人生理想(或者就是口号而已)约束被讨论者的人生规划,多半是不讨好的。不信你可以去问一问你周围从贫困山区考出的同学……
人要先自救,然后才能履行好社会使命。社会的发展是所有人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连续博弈的结果,大城市人才过剩的时候,就会有人想:“我在城市看到的这种商业模式其实移植回家乡是不是更容易赚钱?如同香港人卖录像机,台湾人来做方便面,人才流动和商业模式的传递如随同产业内迁一并发生。闲云出坳,倦鸟归巢,尊重规律就好了。”
这就是真爱梦想的初心。十年过去,一切才刚刚开始。
用商业思维做公益
做公益,有很多种懒办法,如常见的捐款捐物,一对一资助贫困生,建希望小学等。
十年前,经过一番研究,潘江雪发现中国的公益市场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没有规则,没有法律制度,没有监管,有暗箱,不透明。他们认为,中国公益需要引进资本牧羊人的调整和校验的竞争机制。
如果只是捐钱捐物,能改变什么?答案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真爱梦想想做的,是改变公益行业的运行规律,最好效率高点,透明一些,并唤醒捐助者的权利意识,“这些公益机构最终的效率如果能提高5%,就远远超过了我终身所能创造的财富。”同为真爱梦想创始人的吴冲在博文中写道。
摄影_吕虓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关注为孩子赋能,让他们看见未来,其重要理念是:发展素养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第一间梦想中心的筹建于2007年下半年起步,基金会出钱,在马尔康当地招标。因为几家当地施工队串标,潘江雪很恼火,在县城河边散步时,看到一个装修门店,外地来的老板小王的报价是当地施工队的一半。当地教育局觉得本地人施工更安全,潘江雪觉得自己有挑选施工队的自由。最后,妥协之下,小王承包第一间梦想中心,当地施工队承包第二家。
2008年雪灾之后,人民出版社送了三千多本书,上海人民出版社按照书单直接配送到成都,少儿社、中信出版社等陆续加入。深圳的志愿者两周时间就募集到近5000册书,奥图包装运输公司协助打包,德邦和顺丰公益运输。
三月份第一间梦想中心在马尔康二中落成,真爱梦想的第一颗种子,在大山深处扎根了。
紧接着,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潘江雪和吴冲意识到做公益要讲究方法。
当时,真爱梦想上海总部,迅速筹集了大批救灾物资,但是没法运输,急得潘江雪跑到东航办公室,主任同情又无奈地称,救灾期间航班由政府管控。后被告知去民政局开救灾证明,而不久基金会资质的到手,更方便了救援。
演员陈数参加真爱梦想在马尔康的公益实践。摄影_吕虓
物资好不容易到了成都,潘江雪却发现没人领取。成都近乎瘫痪,去汶川方向堵满了全国各地的爱心人,但只有拿着类似红十字会的路条才可通过。
潘江雪求助上师,于是几个喇嘛开着卡车绕行300多公里到马尔康,再去映秀。但前线得到的反馈却令潘江雪难受:比起几卡车的帐篷,馒头、水和医疗器械这些是更匮乏的,结果救灾的人渴了饿了后,反倒成了拖累。
在上海火车站运送物资时,一个企业家跟潘江雪说,他想把自己的挖掘机运过去。潘江雪一句“几天后运过去,到了还有用吗?”针一样的话刺痛了这个中年汉子,也使得潘江雪身边的一个年轻志愿者瞬间“崩溃”。
汶川地震的那年夏天,全国人民因地震而被唤醒,着实温暖。但很多人想去施救而不得,花费时间精力,反倒做了无用功!潘江雪学到的教训是:用商业化的管理思想经营公益。比如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调用沃尔玛或家乐福的采购及物流总监,他们对于如何搭配物资、如何最快采购、如何最快送达灾区这种系统工程更了解。
2009年开始,潘江雪找了一个朋友帮忙,他就是新一佳百货的总经理肖岗,梦想中心的建设被分成12个标准化步骤,上海总部完成设计和采购,规定好每个中心所需的物资数量,打包运往各个学校,当地结合图文手册施工。麦德龙的财务总监作为志愿者加入后,协助优化了供应链。从招标到供应商筛选,一套ERP系统,使得每一分钱的成本都能追踪到。一间梦想中心的周期,从几个月缩短到25天。
在一个需要监管的社会里,透明的财务管理,获得认可和推崇是很自然的。真爱梦想的财务,外包给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岗位设计、薪酬和绩效考核,由怡安翰威特人力资源公司代办,这都是免费的。连续四年,真爱梦想基金会被福布斯中国评为透明度第一的基金会。
不信的话,看官可以去她的官网看看。
帮助自助之人
做公益,不管是宗教还是世俗哲学,都很支持。有的人认为藉此可进天堂,有的人为子孙积德,有的人只是出于天然的同情,想让世界变得温暖点。
做公益无关贫富。当然,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更适合(或更应该被鼓励)做这个。因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生境界到了一定段位,就会思考生存的意义,这是灵魂的拷问,需要做高尚的事业,来让自己和弱势群体受益。
真爱梦想基金会工作人员在马尔康“梦想课程,是诸多探索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而不是唯一。我们继续潜行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来自于我们相信:乡村孩子、老师和我们的生命因由我们共同的经历而改变。”一位基金会工作人员在《生命的改变》一文中写道。
“非牺牲的公益原则”,这是真爱梦想倡导的理念之一。
“保障公益从业者基本的生活方式不受实质影响,这样才会激励更多的专业人士进入这个领域。我们最多的一名捐款者超过百万,因为他不仅有这个意愿,也有这个实力;而有一位志愿者要捐两千元,但是他每个月还有沉重的房贷要还,我们就建议他不要捐钱,而是捐些时间和专业能力。公益应该是理性的,在确保个人生活与生活方式上的奉献。”吴冲如此阐释。
因为十几年的金融从业经验,真爱梦想团队更寄望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和企业能投身公益慈善。放眼西方,比尔·盖茨、洛克菲勒家族、扎克伯格、巴菲特等,都是热心公益的可敬富人。在国内,以马云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家,正在做,只要形成风气,不愁做不出个名堂。
非牺牲有很多层面,身体健康这一“革命的本钱”就必须受重视。真爱梦想团队的刘蔓理事,曾在工作期间得病,在医院躺了三周,所幸手术成功。
真爱梦想鼓励在自立的基础上助人。而“帮助愿意自助之人”是第一理念。真爱梦想同样走过公益1.0阶段——提供财物,帮助贫困孩子“上起学”。
他们的思考层面在不断加深:公益2.0提升到为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孩子“上好学”;公益3.0则跨界赋能,帮助孩子“学得好”。
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人性懒惰等弱点影响,渴望自立自强,这种动力并不会突然出现或消失,需要调动并维持。梦想中心的设计,就蕴含了这种考虑。
2008年,在跟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聊天时,对方说:“其实很多组织,包括腾讯都在做图书馆、电脑室和师资培训的事情,可是我们都没有想过要以梦想中心的形式来承载它。只是想到把图书电脑送过去,放在学校现有的某个地方就可以了”。
潘江雪如此回答:“教育的达成是需要很多因素支持的,其中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好像你在家里喝咖啡和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感觉差异一般。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在梦想中心这样一个漂亮干净的地方学习是一段非常令人愉快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学会尊重知识、激发他们求知的内在动力和渴望。所以,梦想中心的概念不仅是一间教室,它是我们为孩子们开启的通向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是一个承载山区孩子们梦想的地方!”
三大理念的最后一个就是按照经营上市公司的做法,把市场、经济、商业的规则引入公益领域,为公益的高效、规模化运营保驾护航。第二板块介绍了,不再赘述。
真爱梦想坚持了十年,除了硬件,在研发设计课程这一块,也值得写上一笔。“梦想课程,是诸多探索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而不是唯一。我们继续潜行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来自我们相信:乡村孩子、老师和我们的生命因由我们共同的经历而改变。”一位基金会工作人员在《生命的改变》一文中写道。
2008年地震之前,潘江雪去了趟纽约,在去往自由女神像的游船上,她偶遇了一位老朋友,对方在中国一金融机构担任HR总监,她热火地聊自己正在做的教育基金会,不料被同船的一名中国同胞默记于心。
一周后,潘江雪收到了一封邮件,对方想跟她见面聊聊。因缘际会,原来这位有心人就是崔允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课程领域的顶级专家。2008年9月,他们一起去了马尔康,在那里的梦想中心,崔教授问“一间教室如何能成为真正的教室呢?”潘江雪答不上来。
“课程是灵魂,课程是教育价值观的载体。”崔教授的话,使潘江雪意识到,在硬件之外,梦想中心还要提供服务,于是崔教授成为了“梦想课程”的首席顾问,之后,为研发多门类的课程贡献了智慧和思考。
“我们家本来就不富裕,爸爸又得了心脏病,我跟妹妹都在读书,家中的里里外外全靠妈妈一人支撑着,家境十分窘迫。我知道每次回学校拿的钱是妈妈从邻居家借来的,每次回学校时妈妈总是再三叮嘱我好好读书,但我却不会理解妈妈,不知道珍惜,多么惭愧呀!
“不过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了,这个全新的自我就是你们给予的,现在我至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尽管有许多‘×’,回到家帮妈妈做顿饭,尽管菜里忘了放盐,妈妈还是会心地笑。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变化,相信我!”
这是马尔康县第二中学初二(1)班的杨迁同学写给真爱梦想老师的信。
人生很短,十年很长。这期间,参与到梦想中心的人,越来越多,感动的人和事,太多太多了。
十年之后,潘江雪回到原点——马尔康二中,梦想中心一号从1.0版本升级到了6.0版本。不同的是,这次跟她一起的爱心人士更多了。
所有成功的伟大事业,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胜利。下一个十年,真爱梦想继续栽种梦想种子,培育智慧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