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平脊剑简论*
2017-09-13朱华东田卫丽
朱华东 田卫丽
(1. 安徽大学历史系;2.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多年来青铜剑一直是兵器研究中的热点,成果相对丰富,无论对青铜剑区系研究也或是个别剑型的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笔者注意到,有一类被称作“平脊剑”的剑型,曾较广泛地出现在多地青铜剑群中,学界对该问题未有较系统性研究。本文拟就此专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两周时期青铜剑种类繁多,但依剑脊来分,可大致归为有脊和无脊两类。第一类占多数,又可分为起脊线与条柱脊两型。其中剑身起脊线的占绝对多数(图一,1~3),其做工纤细,线条优美,多属于春秋晚期以后的式样,最为卓越者莫过于吴越剑系。第二型为条柱式脊,特征为早期剑脊粗壮突兀(图一,4),多见于北方系青铜剑中,而且在当地延续时间较长。但在春秋中晚期后的吴越剑系中此类剑脊特征却罕见,而多呈窄条脊状(图一,5、6),仅较两从略高,外形规整美观,如春秋晚期的吴王诸樊剑[1];另有一式中脊鼓起,脊与骹相通,占剑身主体,两从甚窄,剑身短小,此式以吴越早期短剑为代表。就脊部特征的演变而言,多数地区经历了从柱状脊向线状脊的演变模式,但在局部区域,如东北地区,青铜剑就一直存在着柱脊传统。
第二类为无脊剑,可分两型,一型为弱脊(或可称为无脊剑),剑身剖面呈扁椭圆形,(图一,7),有的仍可见一道不明显的脊线存在,具有此型剑脊的青铜剑发现数量较少;另一型为扁平脊,其剑身中部宽平,自剑基一直延续至剑锋,与起中脊的剑有明显的区别。此型剑的刃部较宽,一般仅略窄于脊,而远比有脊剑宽,使得剑身剖面呈近似扁六棱形(图一,8、9),刃脊间的两道棱线磨制异常精细。相比之下,有脊剑多呈两从自脊向下斜直(或有内凹的血槽等)的型式,从侧多开薄刃。因此可以说这种刃、从一体的平脊剑是青铜剑中一类比较特殊的造型。
图一 青铜剑剖面示意图
由于其剑身特殊造型,平脊剑很早就进入了学者的视野,如上世纪四十年代周玮根据瑞典远东博物馆收集的中国青铜剑造型将剑身剖面分为十七类[2],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剑身的特征,其中就包括平脊造型。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吴越地区青铜兵器研究的兴起,当地学者对此剑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其中冯普仁在划分吴国青铜剑类型时提出了平脊剑的概念,并将平脊剑归为单独一个类型,作为判断剑型早晚的依据,认为平脊剑是吴式剑最早类型,与并存越式剑系脊部构造有区别[3]。肖梦龙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根据当时的材料,他认为平脊剑为吴越地区独有,属西周早期至西周中期产物,其后被有脊剑取代[4]。
二
平脊剑除了存在于吴越地区外,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在湖北、湖南、广东、河南、河北、内蒙、四川也有零星发现,并以江浙和湖北一带居多。以所发现区域平脊剑特点来分,可大致归为三大类型。
其中A型平脊剑扁茎、或有格,柳叶形剑身。如河北兴隆铜器窖藏出土的1柄短剑[5](图二,1),通长38厘米,扁茎,末端有蘑菇形剑首,格与剑身连接处两端有长条形凹槽。同出刀、矛、戈、钺等兵器,属于西周早期器。类似造型的有脊剑在昌平白浮[6]出土过1件(M2:7),长达45厘米。内蒙大泡子青铜短剑墓[7]所出之剑(图二,2),剑脊扁平延至銎,通长41,茎长8.5厘米,两斜格依剑身末端形式将其自然分隔。此剑两刃不对称,一侧内凹,一侧斜直,为铸造时一种特殊设计。另一件无格,有柱状脊。该剑属西周中晚期器。与白浮M3出土的有脊剑也相似(M3:22)。
该型平脊剑目前发现较少,造型上地域特征明显,多为典型的北方剑型,尤其是大泡子短剑为北方典型的茎脊连铸式剑,柱脊平坦,我国其他地区无此种剑型。此型剑体通常在40厘米上下,已经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短剑的范畴。该型剑存在时间也较集中,以西周时期为主,此后在同型剑中也没有明显出现过。
B型平脊剑扁茎无格,扁茎上或有一穿,无首。按剑身与剑茎连接处形态可分两式。Ⅰ式斜肩,茎上宽下窄,有穿。湖北麻城李家湾楚墓出土3件(M32:1、M42:1、M45:1)[8],为春秋晚期剑(图二,3)。其造型基本一致,身宽2.4~3、残长24.9~33.8厘米,分别出自3座墓,并无其他青铜器伴出。
图二 A型、B型平脊剑
图三 Ca、Cb型平脊剑
Ⅱ式为折肩,扁长条形细茎,无穿。山东济南左家洼1件[9],通长42厘米(图二,4),同出两件扁茎粗脊剑,粗脊延至扁茎,同出戈、镞。从出土铜器群综合考虑,该剑属于战国早期。易县燕下都44号墓1件[10](M44:70),通长31.5、宽3.3厘米(图二,5),该墓伴出大量长铁剑,属战国晚期。郑韩故城出土数件,其中1件[11](T1:54),残长31.8 厘米,茎上缠有蒯缑,平脊上有铭文,属战国晚期。山西朔县征集2件[12](图二,6),扁茎前端与剑身铸为一体,一件长33.4、茎长10、身宽4厘米;另一件长30.3、茎长7.2、宽3.1厘米,茎有一穿,铸铭文,属战国晚期。由于战国晚期部分类型的铜铍与本式剑造型一致,因此有学者也将上述剑例定为铍[13]。但上述郑韩故城剑说明该造型兵器可直接手持使用。
以B型平脊剑所属的扁茎无格剑而论,应可归为中原剑系。其最早发现于西周早期,通常被称作柳叶形剑,随后有着较广泛传播。至春秋后,南方的楚、吴越、百越、西南夷之地也频有该类型剑的出土,只是其后此类扁茎剑剑身由柳叶形逐渐向斜直发展,大约是受到吴越制剑技术影响造成的。楚墓中也有较多的出土,但时间偏晚,而吴越地区目前公布的资料属于此类的极少。此型平脊剑基本属春秋以后,其无格、有穿、扁茎的风格延续了西周时期中原青铜剑的主体形制,但剑身的发展趋势却与吴越式剑一致,是一种不同剑型的融合,而该型平脊剑可能直接吸取了吴越平脊剑的技术。
C型均为吴越式剑常见类型,数量最多。其中以有薄格圆筒茎和厚格圆茎多箍剑居多。
Ca型为薄格剑。I式扁茎,有圆剑首。高淳下大路1件[14](图三,1),通长30、茎长6.7厘米,扁圆茎,圆首。两刃较有脊剑刃部略阔。从同出器物看,其时间可至西周晚期。苏州虎丘出1件[15](图三,3),剑身微凸,刃较阔,扁圆茎较宽,上饰对称云纹。长兴10号[16](原文V式)亦为此式(图三,2),通长31.3、茎长6.8、剑身最宽3厘米。该式剑基本属于春秋中期之前的剑型。Ⅱ式圆筒状茎。其中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蔡侯墓[17]出土一把(M2:18.3),通长47、最宽5.3厘米(图三,4),为战国早期,墓主一般认为是蔡侯产。绍兴265号剑[18](图三,5),圆空筒茎,通长43.1、身宽3.8厘米。湖北赤壁土城1件[19](图三,6),圆筒状实茎,通长46.8、茎长9.2、身宽4.4厘米。剑身中上端弧收,首内嵌绿松石,两刃略薄。广东广宁铜鼓岗1件[20](原文Ⅰ式),长41、宽3.8厘米(图三,7)。此两剑皆属战国时期。从各剑年代看,该式剑基本属于战国时期。
Cb型为无格剑。吴县1件[21](原文IV式),无格,圆实茎无箍,但饰两半圆形扉耳。刃口挫磨宽阔整齐。长51.5、茎长8.5、身宽3.5厘米。圆首素面。春秋早期剑(图三,8)。
Cc型为厚格、圆实茎有箍圆首剑。Ⅰ式有明显的剑刃,属于西周时期剑。其中镇江出土4把[22](原文I式),通长38~54、身宽3~3.5厘米(图四,1)。其中一件出自西周土墩墓,出土时放在8件原始瓷豆上。两剑刃较窄。Ⅱ式有明显的阔刃,发现数量较多,年代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绍兴579号[23](图四,2),通长42、宽3.8厘米。湖南衡南2件[24],属于春秋中晚期,一件通体饰井字纹,长45.8厘米。长兴9、11号剑(原文V式),9号通长41.3、茎长5.7、剑身最宽3厘米。11号通长33.2、茎长5.7、剑身最宽2.7厘米,身前段弧收。湖北郧县乔家院1件[25](M4:23),残长22.3、宽3.75厘米,属于春秋中晚期(图四,3)。湖北黄州楚墓1件[26](WM61:1),长48.7、宽3.3厘米,属于战国时期(图四,4)。蔡侯产墓1件(M2:18.2),通长47.5、宽3.7厘米。苏州真山战国墓1件[27](D1M1:6),残长31.1、宽3厘米,该墓葬属于战国晚期(图四,5)。湖北益阳楚墓1件[28](桃5:8),长34、宽3.3厘米,剑身有斜方格暗纹,属战国剑(图四,6)。湖北松滋县大岩嘴1件[29](采集),长46、最宽处4.3、茎长7.5厘米。广东广宁铜鼓岗3件[30](原文Ⅱ式),厚格圆实茎双箍, 长47~52厘米,属战国中晚期剑(图四,7)。
图四 Cc 型平脊剑
属于该型风格的平脊剑演变过程较为清晰。首先是剑身平脊的型式广泛存在于吴越式剑的各主要类型中,其中以又以厚格圆茎剑居多。其次,各式平脊剑内部也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可分早晚两期,主要区别于刃宽上。早期剑主要有薄格和兽面厚格两式,多为春秋之前的器物,其剑刃明显较宽阔,剑脊的平坦度也欠火候,有的剑身略鼓。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有脊剑或无显著的刃部,或仅开薄刃。而该型晚期剑多在春秋晚期后,其刃宽明显超过前期,两刃宽之和有的甚至与平脊宽度几乎相当。而同时期的有脊剑一般仅开有薄刃。
从以上各型平脊剑可以看出,其造型上基本与所在或周边地区青铜剑的主流式样一致,但并不存在一种独特的平脊剑造型。其分布地域也非均衡,所见材料以吴越、楚、中原之地居多,北方偏少,而东北地区[31]和西南地区中则很少发现。从时间上看,西周早中期平脊剑最早出现于北方地区,吴越地区至迟在西周晚期开始出现。而中原地区出现最晚,所见材料基本属春秋晚期以后。这其中吴越地区的平脊造型最具有延续性,并通过吴越高超的制剑术向四邻传播。就剑身长度来看,各类平脊剑一般均较修长,无论早期或晚期,剑体平均超过40厘米,少数甚至超过50厘米。随着时间推移剑身也逐渐加长,早期多为低于40厘米的短剑,而春秋晚期后所见基本为长剑。从出土情境来看,单纯的随葬平脊剑与使用者的身份关联度也不大,此类剑既出现在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如蔡侯产墓、真山战国墓、郧县乔家院墓葬,也更多见于普通墓葬中,这些墓葬仅随葬陶器和个别青铜兵器。但贵族墓葬中可能存在有意拣选平脊剑随葬的可能,如蔡侯产墓共出土剑13把,除1把无格剑外,其余可大致归为两类,各有6件,而每一类中均有一把平脊剑存在,此外每类剑中另有一把铸有蔡侯产铭文。而在南北方地区,墓葬中或许存在平脊剑与有脊剑组合使用的对剑形式,如上述的大泡子墓、真山战国墓,而内蒙古宁城汐子北山嘴M7501出土两把铜剑也可为一佐证[32],该墓属于春秋早期(图五)。
三
我国发现的早期青铜剑,以北方的扁茎剑和南方的圆茎剑为代表,从现有材料来看,至少可以追溯至西周早期。早期扁茎剑多为柳叶形,在西周早期的西北地区开始较多出现,并影响至周边地区,该类剑多具有隆起的脊部,但尚无明显的平脊的剑例出现。而成都十二桥遗址出土的一把柳叶形铜剑,可将此类型剑提早至商晚期,但其脊部也为柱状。但几乎在同时,反而是北方具有浓郁草原气息的剑型首先出现了平脊。南方吴越系铜剑的渊源一般认为是当地发现的一类具有圆筒状茎的短剑[33],其祖型或被认为是商代南方的铜矛[34],但此类短剑同样缺少平脊的造型。只是到了西周中晚期后,随着剑体加长,平脊才开始显著地表现出来。
图五 北方地区平脊剑与有脊剑的组合
图六 相关铜戈与铜铍
我们认为,将剑身铸为平脊,并非青铜剑独有之特征,而要与当时的戈、矛等兵器特征联系起来看。商周时期戈、矛的局部制造技术,如起脊线或凸脊,早在商代就已成熟,其后在青铜剑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不同时期的戈型中,均出现过少量援部平脊(或微弧)而带有阔刃的戈型,如商至西周时期的安阳花园庄00M54:223[35]、西安老牛坡86M10:7[36]、灵台白草坡M2:33[37]、三门峡上村岭SG:069[38]等地墓葬出土戈,至战国秦汉时期仍有较多存在,如太原金胜村M251:287[39]、燕下都W23T1②Z1:55[40]等(图六),其造型和演变同平脊青铜剑有惊人的相似,所以说剑的平脊或是借鉴戈的平脊造型发展而来。平脊剑的设计同时也克服了柱脊剑的一些缺陷。早期柱脊剑剖面呈状,由于剑脊过于粗壮,使得两侧剑从的面积缩减,显得既窄又薄,在劈杀时,容易损伤剑刃。平脊既减低了剑身厚度,也加大了剑刃的宽度,相应提升了劈杀时的杀伤力度。但平脊剑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加强了剑刃的杀伤效果,但由于剑脊平坦,使得剑身刚度较有脊剑差,也就影响了这类剑的推广和普及。
在西周晚期后开始较多出现的青铜铍,其造型融合了剑与矛的特征,也开始出现了平脊的造型,如随州黄土坡铜铍[41](M1:1),短茎残,残长22.1、宽2.9厘米,薛国故城铍[42](M2:76)与前者类似,长25、宽2.8厘米。两者年代属于春秋早期。战国晚期后的平脊铍多在北方的秦、燕、赵等地出现,带有长扁茎,以无格居多,铍身与当时的平脊剑相似,但略短,通长多在30~40厘米之间,如秦俑一号坑出土的完整铜铍[43],通长基本在35厘米上下。
综上可知,剑身是否为平脊不一定就是早期剑,而平脊也不应作为断代的绝对标准,而要结合剑的各部位特征综合考虑来断代。与剑身起凸脊或脊线等技术相比,平脊只能算是剑脊制造技术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工艺,但却在两周青铜制式武器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兴起与其有别于普通铜剑的结构有关,但与使用者身份并无直接关联。在演变过程中平脊剑型制上虽有继承和改进,但限于其缺陷,始终没有成为青铜剑型的主流。随着周式青铜剑的消亡,这种设计风格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却在战国时期对青铜铍的型制产生过较大影响。
[1]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J].考古,1963(4):204-212.
[2]周玮.中国兵器史稿[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128.
[3]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C]//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36-145.
[4]a.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J].考古学报,1991(2):141-165.b.吴之干剑研究[C]//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2-133.
[5]兴隆县文物管理所.河北兴隆县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J].文物,1990(11):7-58.
[6]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地区的又有一重要考古收获——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的新启示[J].考古,1976(4):246-258.
[7]贾鸿恩.翁牛特旗大泡子青铜短剑墓[J].文物,1984(2):50-54.
[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麻城市李家湾春秋楚墓[J].考古,2000(5):21-33.
[9]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济南市左家洼出土战国青铜器[J].考古,1995(3):209-213.
[10]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44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1975(4):228-240.
[11]郝本性.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兵器[J].文物,1972(10):32-40.
[12]高士英.朔县赵家口发现战国剑[J].考古与文物,1989(3):20-21.
[13]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学者认为此类剑属于战国时期典型的铜铍造型,如刘占成.秦俑坑出土的铜铍[J].文物,1982(3):12-14.王学理.长铍春秋[J].考古与文物,1985(2):60-67.
[14]刘兴.镇江地区近年出土的青铜器[C]//文物资料丛刊(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06-111.
[15]同[4]a.
[16]夏星南.浙江长兴县发现吴、越、楚铜剑[J].考古,1989(1):1-9.
[17]同[1].
[18]彭云.绍兴出土越国青铜剑及其演变[J].东南文化,1992(6):246-249.
[19]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赤壁土城——战国西汉城址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0]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县铜鼓岗战国墓[C]//考古学集刊(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11-119.
[21]叶玉奇.江苏吴县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剑[J].考古,1986(4):372-374.
[22]肖梦龙.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简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J].东南文化,1988(5):54-77.
[23]彭云.绍兴出土越国青铜剑及其演变[J].东南文化,1992(6):246-249.
[2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衡南、湘潭发现春秋墓葬[J].考古,1978(5):297-300.
[25]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等.湖北省郧县乔家院殉人墓[J].考古,2008(4):28-50.
[26]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等.湖北黄州楚墓[J].考古学报,2001(2):227-274.
[27]苏州博物馆.真山东周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28]湖南省益阳地区文物工作队.益阳楚墓[J].考古学报,1985(1):89-118.
[29]湖北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湖北松滋县大岩嘴东周土坑墓的清理.考古,1966(3):122-132.
[30]同[20].
[31]东北系曲刃短剑剑身柱脊发达,也发现个别剑脊不明显的例子,如内蒙古宁城汐子北山嘴墓出土两把铜剑,其中一把剑身剖面呈扁椭圆形,无明显脊线,另一把为普通的东北系曲刃剑,从伴出青铜簋型制看,其年代下限为春秋早期。
[32]宁城县文化馆等.宁城县新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及其相关遗物的研究[C]//文物资料丛刊(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23-58.
[33]李学勤.古越阁所藏青铜兵器选粹[J].文物,1993(4):18-28.
[34]田伟.试论两周时期的青铜剑[J].考古学报,2013(4):431-468.
[35]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花园庄54号商代墓葬[J].考古,2004(1):7-19.
[36]刘士莪.老牛坡[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7]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考古学报,1977(2):99-130.
[3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上村岭虢国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国赵卿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40]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易县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41]随州考古队.湖北随州市黄土坡周代墓的发掘[J].考古,2007(8):90-92.
[42]山东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1(4):449-495.
[4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