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考官都是“段子手”
2017-09-13党霄羽
◎党霄羽
古代高考考官都是“段子手”
◎党霄羽
自古至今,无论是烂到无敌的试卷,还是妙笔生花的美文,总能激发某些考官的创作欲,让他们写出一些值得一读的有趣评论来。
烂文章:考官花式吐槽
清朝时,纪晓岚曾经给难以理解的文章写批语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前半句是说文章写的是鸟语,完全不知所云;后半句意思是不知道你要让我们理解到哪里去,该不是要上天吧?
康有为曾受阎锡山之托考县官,题为“廉吏民表”。有个考生没读过包拯《乞不用赃吏》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句话,以为这里的表就是类似excel表之类的东西,因此写道:“盛矣哉,世界之表多也,有摄氏表,有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康有为批道:“题为廉吏民表,尔却扯及摄氏表、华氏表。今若题为《阎锡山论》,尔必曰‘盛矣哉,山西之山多也,有五台山,有中条山,如今又有阎锡山……’”这说明,康有为很懂冷笑话。
还有威胁老师的学生。有考生答不出题,就在试卷上题诗一首:“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主考官回复:“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好文章:极力夸奖、惺惺相惜
考官若觉得一份卷子好,也是不吝笔墨,极力夸赞,完全不顾考生可能会产生骄傲心理。康熙年间的李考官赞叹考生的文章“深刺题髓,而出以清俊,正如殿内五龙,每夜欲生风雨”,可见爱极了这篇文章。
还有的考官在批语里表明,考生之所以能被录取,自己是出过力的。元朝湖广乡试第十三名聂炳的卷子上,考官彭士奇批道:“同经考者殊不满意,余见其组织题意已密,亟从史拔擢,以备一经之选。”其中也包含着发掘一个人才的欣喜。
一位姓彭的考官夸奖考生的文章写得好,把其他人的文章都比作虫子的嗡嗡声:“盖腰鼓百面,以破蟋蟀之鸣、苍蝇之声者也。”不过这位考生也只得了18名而已。不知道排在他前面的考生看了这句评语该做何感想。
梁启超曾在试卷上收到过著名的情诗评语。梁启超会试的时候,考官李文田很欣赏他,而其他考官不喜欢他。李文田力争,被其他考官说是“广东人护着广东人”,只好悻悻罢手,在试卷上引用了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诗作为批语。要知道,张籍的这首诗以女人自居,是下级说给上级听的,可见李文田对梁启超言辞有多么温柔了。
其他奇葩评语
清朝时,阅卷老师特别注重考生的书法,这有现实方面的原因。一位考官批道:“汝文佳而字体模糊,耗我半夜心力始能辨晰,尤赖主司爱才,取墨卷校对,方得入彀。”
龚自珍的字书写潦草,因此只在会试里取得了三甲十九名的成绩。他看到这个分数很生气,就把家眷通通叫来,让她们练字,就练科举考试用的馆阁体!此后只要谈到科举,他就理直气壮地对朋友说:“吾家妇人无一不可入翰林。”
明朝嘉靖十一年,考生林大钦的文章由于不符合写作规范,引起了考官的争议。大学士张孚敬认为,“此卷虽不尽符合格式,然而文字明快,可备皇上御览。”明世宗朱厚熜看后很喜欢这份卷子,当即赐诗一首:“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五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就这样,没听到题目要求的林大钦22岁就当上了状元。
康熙皇帝对吃货李蟠的评语可谓大度。李蟠在参加会试时,怕自己肚子饿,带了三十多个馒头,十几个鸡蛋进了考场。结果考试结束,他题目还没答完。多亏康熙皇帝赏识他,下旨道:“李蟠乃苦心之士,而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得一士胜置一军,对其仍按章擢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