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下的公司避税与公司治理
2017-09-13陈光月张坚强翁晓丹
陈光月 张坚强 翁晓丹
摘 要:税收规避是指企业为降低企业税负、增加股东价值,而进行的一种税收筹划活动。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合理分析了企业避税行为对公司的管理层,股东以及公司治理水平产生的不同影响。企业应完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对管理层的激励和监督、提升管理层履职能力、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弱化不合理避税行为、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价值。
关键词:税收规避 公司治理 管理层 委托代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a)-113-02
近年来,以降低税负、提升税后公司价值为目的的公司避税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税收规避是通过适当的税务筹划活动以减少公司税负,从而将本应被政府征收的经济资源留存于企业内部的行为,是一项重要的公司决策。由于企业的税费往往在利润中占很大比重,对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来说,税收规避已成为一种十分合理的经济人行为。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企业经营需要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但管理者经济利益与股东经利益时有冲突。换言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并且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存在“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股东无法全面掌握管理者的真实意图和实际努力程度。基于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管理者作为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制定者,对企业的避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管理层不会总是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会发生公司管理层侵占股东利益的行为,例如将税收规避增加的现金流用于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
1 文献回顾
1.1 公司避税与公司价值
税收规避作为一种公司的税收筹略安排,合法的公司避税活动会为企业增加价值。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始终分离,如果股东与管理者利益发生冲突,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做出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Wilson(2009)以被指控实施激进性税收筹划的公司为样本,发现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参与避税会带来正的超额收益率。王静等(2014)[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我国资本市场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所产生的价值效应,发现避税能否增加企业价值受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综合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实施避税能够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反之则会降低公司价值。张兆国等(2015)[2]以我国2008年~2012年沪深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考察了税收规避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机制在税收规避影响现金持有价值中起到了一定的协调影响。
1.2 管理者行为与公司避税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拥有剩余收益索取权的股东与拥有经营控制权的管理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管理者可能会以股东的利益损失为代价来获取其私人收益。张天敏(2012)[3]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会对企业的税收规避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影响与大部分管理者个人背景特征不产生明显关联,但与管理者任期时间和管理者风格相关联。张铁铸等(2014)[4]以2010年~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管理层能力和职权运用对在职消费攫取企业利润产生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管理层能力与在职消费之间反向相关,而对立地,管理层权力与在职消费正向相关。代彬等(2016)[5]抽取2008年~2013年A股上市公司為样本,研究显示,激进避税行为会降低企业价值,管理层能力和权力分别对激进避税产生了抑制和促进作用。
1.3 公司治理与税收规避
就国内来讲,我国税务研究学家借鉴并参考了相关国外的实践成果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相结合考察我国的企业,对税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也进行了相应研究分析。曾亚敏、张俊生(2009)[6]构建了中国各地区的税收征管力度指数,探讨了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受税收征管力度的影响,发现税收征管力度与企业的会计收益和股东回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陈冬和唐建新(2012)[7]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愈高,企业避税程度愈低。要提高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就要提高企业税收信息披露程度,同时,简化税收制度,提高税收规定实施效率有利于弱化企业税收规避的牟利动机。张斌和徐琳(2012)[8]综合阐述了税收制度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表明税收制度能对公司管理者行为起到相应约束或放松管理,从而导致弱化或强化公司治理问题。
2 公司避税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1 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构造弊端及所有者缺位能够对企业公司治理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因而,在税收规避过程中容易出现管理者为了自身效用最大化而侵占公司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现象,且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身份常常重合,这使内部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更为严重。在股东权益与企业管理层经济利益冲突持续加剧的背景下,避税行为在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同时,也给管理层机会主义者运用该项技术、追求自身利益带来了机会,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避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其权力的行使对公司避税策略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避税传统观,管理层能够减少原本应被税务机关征收的资源,通过降低税负支出并增加当期净收益和现金持有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价值。一方面,税收规避能为企业直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耗费管理层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成本、财报重述的隐忧、声誉的损失等。
2.2 公司治理水平
税务机关在设计公司税的税收轨制时,必须将公司的综合治理水平纳入重点考虑范畴。大量国内外研究报告表明,税收规避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综合治理机制,高治理水平公司实施避税能够促进其价值的提升,反之,治理较差的公司则由于避税出现贬值。因此,长远而言,企业选择避税会降低综合治理水平,损耗公司价值。站在代理理论角度,公司治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协调税收规避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有效设计的治理机制对抑制内部人寻租行为起到积极作用,并提高税收规避边际效益。在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的企业中,股东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经理人的自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从而实施避税能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地,如果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税收规避的实施反而会对企业价值起到负面作用。
3 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增加公司价值
3.1 改善内部企业治理机制
3.1.1 管理层激励机制
合理实行薪酬激励制度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机制设计理论认为,设计有效的报酬激励制度包括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管理者回报(如薪酬、股权或期权等)与管理者的努力和才干匹配;二是管理者的报酬与股东的经济利益充分权衡。而要实现这两个必要条件,就必须联系管理者报酬和其对应的企业业绩。如此而言,若管理者将企业的货币资产用于个人利益消费,其报酬也会因为与同企业业绩下降挂钩而减少,从而缓解管理者的代理问题。一方面对管理者的股权激励使管理者与大股东的利益充分协调,另一方面也促使管理者积极避税来提高公司的账面财富,使其陷入道德风险,会阻碍企业的长足发展。持股比例较高的管理层与大股东经济利益趋同,不惜做低企业账面利润掩盖真实业绩,用避税来增加自身收益。
3.1.2 發挥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作用
董事会和监事会机构的设置是股东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管理者行为进行的必要监督,可以更为有效地约束管理层的权力。因此企业要完善内部监督兼职,充分发挥各监督职权的切实执行。董事会是企业重要的权力机构,除了制定重要经营决策外,还要解决可能发生的代理冲突。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和代理成本的降低依赖于监事会对董事会、管理者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防范违规舞弊。
3.1.3 提升管理层履职能力
企业应提升高管履职能力、优化权力配置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改革,让经营决策权更多地集中于有能力的管理层手中,促使内部代理人市场竞争区别外部职业经理人市场竞争作用,促使管理者注重创造自身人力资源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让资源利用和契约结构的建议及执行已认可的决策等权利,更多地受有能力的管理层控制。有能力的管理层往往会由于竞争机制和声誉机制等因素,能够自觉减少利用权力谋求私人利益的不良行为。他们不但对企业情况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在信息收集、风险防范、成本控制等方面有更优异的表现。他们能够通过选择符合公司利益目标的避税策略来优化避税行为的收益与成本性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避税的价值效应。
3.2 健全企业外部治理机制
3.2.1 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政府向企业征税具有强制性,政府的税收部门会通过实施税收征管制度来管控企业避税行为。税收部门对公司纳税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惩处,使其减少税收规避。因此,税收监管同样对企业纳税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观上可以认为,税收征管力度越强,企业依法纳税的遵从度越高,而税收征管力度较弱,那么企业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倾向去躲避税收。排查企业避税行为可以按照从重到轻、从急到缓的优先顺序,经济有效地进行信息披露,税务监督部门应着重对税收规避程度高的企业进行相应监管。
3.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企业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能够弥补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全,难以发挥一定的治理效果。信息披露不完善使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提高了企业进行非效率投资的可能性。我国关于信息披露机的规定还不太完善,经常会有企业进行内幕交易和虚报财务报告的新闻发生,造成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要完善法律法规对企业信息披露机制的要求和规定,完善我国财务报告和披露系统的基础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鼓励企业多形式披露相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从而有效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4 结语
税收是影响企业行为的重要力量,是政府对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的一种外部性、强制性分享。企业避税问题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近年来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对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纳税行为问题,进行公司治理机制与企业避税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企业避税活动对公司治理产生的重大影响,这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企业税收征管和税收规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静,张天西,郝东洋.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公司税收规避价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 2014(09).
[2] 张兆国,郑宝红,李明.公司治理、税收规避和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 2015(01).
[3] 张天敏.管理者与企业避税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张铁铸,沙曼.管理层能力、权力与在职消费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4(05).
[5] 代彬,彭程,刘星.管理层能力、权力与企业避税行为[J].财贸经济,2016(04).
[6] 曾亚敏,张俊生.税收征管能够发挥公司治理功用吗?[J].管理世界,2009(03).
[7] 陈冬,唐建新.高管薪酬、避税寻租与会计信息披露[J].经济管理,2012(05).
[8] 张斌,徐琳.税收制度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