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兵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
2017-09-13扈光珉
[提 要] 齐鲁兵家思想,是指出生或战斗在齐鲁大地上军事家思想的统称。其优秀核心价值理念,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体育等多方面和多领域,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血液,形成基因。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恭行天罚”的凛然正义;“为社稷死”的报国情怀;“内修文德”的道胜目标;“同舟共济”的合作理念;明法严纪的治军方略;“战胜不复”的创新思维;“攻心为上”的心理战术;“得贤国昌”的人才观念;四海为家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 齐鲁兵家;思想;核心价值理念
[作者简介] 扈光珉: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山东滨州市政协常委、研究员。
兵家即军事家。齐鲁兵家思想是指出生或生活、战斗在齐鲁大地上诸多军事家思想的统称。他们以孙武为杰出代表,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吴起、孙膑、田单、诸葛亮、黄巢、辛弃疾、戚继光、左宝贵等。齐鲁兵家思想从传说到现代,源远流长,是中华兵学文化的源头;齐鲁兵学著作,汗牛充栋,博大精深。齐鲁兵家思想,经过时间的洗礼,历久弥新,熠熠生辉,至今散发着迷人幽香。他的优秀核心思想价值理念,远远超越了军事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体育等多方面和多领域,他的一些理念主张,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血液,形成基因。他深刻影响着中国,泽被着世界,启迪着后人。他的核心思想价值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 “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崇尚稳定的民族,在我们的基因里、血液里流淌着爱好和平的理念。这不仅表现在孔子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非攻”,而且表现在我们的驰骋疆场、以战为职、以胜为性的军事家,尤其是齐鲁兵家的军事理念中。与西方的军事家、军事理念根本不同的是,他们也根植了“和平”理念与信念。
中华民族的元典《尚书》(孔子编定)中,就突出表现了崇尚和平的思想秉性。成书晚一点的《太公兵法》,体现了周初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的思想,被司马迁称之为后世“皆宗太公为本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在《太公兵法》里面,姜太公把农、工、商称之为国家的“三宝”,要求统治者倍加珍视,这本身就是说:社会稳定,生活安定,人民乐业才是根本,研究战争本身的兵法并不把战争列为重要的事情,这让我们认识到了他追求和平、向往安定、注重发展的本意。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管仲,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多有建树。他在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一书中明确指出,“贫民”、“伤财”、“危国”、“忧主”是战争年代的四大危害,兵虽然不可以废除,但必须认真审慎的对待战争,虽然“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是霸王之本也”,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也是“与危亡为邻矣”。(见《管子·重令》)战争是决定国家兴旺发达、存续危亡的重大事情,是不可以“数战”的。
被宋代列为武经七书的《司马法》,其作者司马穰苴——孙武的叔父。这本书也是孙氏家族的重要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中许多思想的滥觞源头。这部军事著作中的慎战止战的思想至今为我们所津津乐道。他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豪言就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见《司马法·仁本第一》),至今警示着国人,震慑世界上的任何好战分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孙武是主张“慎战止争”的典范,其《孙子兵法》,堪称是世界上阐释“慎战止争”的范本。慎战止争是《孙子兵法》的“基”与“魂”,其开宗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见《孙子兵法·计篇》)。战争决定着国家兴亡,军人死生,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生活福祉,不能不高度重视、审慎对待、认真研究。战事一经开启,劳民伤财,生灵涂炭。败者固然奴颜婢膝、割地赔款、人财两损,胜者也是代价惨重、元气大伤,战争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因此“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见《孙子兵法·火攻》)
历史上被称为齐孙子的孙膑,生活在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战国时代,在他的《孙膑兵法》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代軍事家的慎战情怀。孙膑从战争关系着国家安危、社稷存续的高度主张不能轻言战事。他说:“战胜,则所以在(存)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战胜固然可以兴国,但一旦战败则“危社稷”,所以不能不慎重考虑、认真对待。真正是爷孙一脉相承,如出一辙。他还警告说:“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如果喜好战争,好大喜功,结果必然是“乐兵者亡”。(见《孙膑兵法·见齐威王》)
齐鲁思想家、军事家反复倡导、再三强调的“安国全军”、“好战必亡”、“乐兵者亡”的慎战观念,都牢牢根植在历朝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心中,流淌在历朝历代政治家、军事家血液中。人文化成,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战争更是慎之又慎。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讲话时强调:“中国的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二 “恭行天罚”的凛然正义
“恭行天罚”意思是恭顺上天的意志去征伐无道的国家、国君。崇尚正义、为正义而战、替天行道是齐鲁兵家思想的又一特点。在齐鲁兵学的典籍里,用兵征伐首先考量的是是否正义、顺应天意,把自己摆在正义的位置上,强调自己是替天行道,有道伐无道。早在武王伐纣时,周王就历数了商王灭绝道德、滥施酷刑、推行暴政的种种罪恶,提出了“恭行天罚”的命题,高高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在《尚书·泰誓下》中说:“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斱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所以要“尔其孜孜,奉于一人,恭行天罚”。(见《尚书·泰誓下》)
对战争性质的分类最为详细的是吴起,他说战争的类别“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禁暴救乱曰义,恃众以伐曰强,因怒兴师曰刚,弃礼贪利曰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见《吴子兵法·图国第一》)强调战争要出义兵、行义事、禁暴乱。从此以后,一般都要打出正义的大旗,以此鼓舞士气,号令民众,“令民与上同意”。管仲把这个道理说得更加清楚。他用“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见《六韬·文韬》),深刻阐明了战争都是为了替天行道,匡扶正义。
司马穰苴在《司马法》中,就比较明确地界定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认为如果是正义事业的战争,是为了大局利益、人民利益的战争,就必须进行到底。明确指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见《司马法·人本第一》),如果战争是正义的,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虽然要付出代价、付出牺牲,但也是必要的、必须的。
一代智圣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三国中蜀国实力最弱,之所以能够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打的就是“除奸佞、兴汉室”的正义旗帜,这一点在《出师表》中表述得很清楚,“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这里,诸葛亮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道”,表明他开展的是正义之战。
替天行道的“天”,实际上就是顺应大势,主持正义、顺应民心、坚持进步与主张公道。这种观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我们常常说:我们不惹事,但我们也绝不怕事。在这里“不惹事”,就是不无事生非,不打非正义之战,但“不怕事”就是为了正义和平、公道民心的正义的战争,就要血战到底,在所不辞。对此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我们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的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
三 “為社稷死”的报国情怀
齐鲁的军事家有着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崇高追求,更有为国捐躯的大义凛然。春秋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就表达了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他说“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见《管子·大匡第十八》),表达了与社稷共生死的报国情怀。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管仲才实现了孔子所说的“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见《论语·宪问》)
南宋儒将辛弃疾,虽然命运多舛、备受排挤,但他的爱国信念、报国志向始终没有动摇过。他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不懈努力。他的文学创作也充分的流露出其深深的爱国情怀,像《满江红》中的“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贺新郎》中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等等,无不激情满怀,豪气冲天。
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十分重视军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要求部下军官平时读《论语》、《孟子》、《孝经》、《百将传》等书,通过学习,让将领们在思想上做到‘忠君、敬友、爱军、恶敌、强兵’,不以生死和患难动摇其报国信念。”
他还提出了“杀贼保民”的口号,号召军队学习岳家军“尽忠报国”的精神与思想境界。他教育军队说“诗歌不可独行于经生学子,行伍中遇阴雨客舍之日,择忠义激烈戍言戍诗歌之,感发意气,愤悱志向,使习尊主庇民之道,亦一教也”(见《止止堂集·愚愚稿上》),并作诗言志,发出了“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豪迈誓言。
管仲说“为社稷死”,辛弃疾说“马革裹尸”,戚继光说“石志报国”。虽然戚继光、辛弃疾、管仲生活的时代不同,甚至相距两千年,但作为齐鲁大地上建功立业的军事家,他们誓死报国的铮铮誓言却一脉相承,如出一辙。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报国基因与情怀,这一基因,直到现在仍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并生根开花结果。
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第一个民族英雄左宝贵,同样展现了誓死报国的精神。当战争失利后,左宝贵有逃脱保命的机会,但他“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乃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
后被敌人炮弹所击中,成为清军高级将领壮烈殉国第一人。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奋起抗战,形成了巨大的抗日洪流,最终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在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体力行、矢志报国,红军主动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苏维埃政府改成边区政府,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结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四 “内修文德”的道胜目标
从价值判断来看,齐鲁兵家思想不单纯讲究战胜攻取、杀伐鞭挞,而是特别强调“全胜”、“道胜”、“德胜”,这些观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指导着战争,并贯穿战争的始终。“全胜”、“道胜”、“德胜”的战略思想,即注重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来约束战争,形成了“崇道尚仁、重德行义”的军事文化传统。战争中,如果不顾及政治的约束,即使赢得军事上的胜利,也难以赢得人心、赢得政治。姜太公的《六韬》中,就提出了“仁之所在,天下归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的命题。他说“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见《六韬·文师》)这一点在《吴子兵法》中说得更明白,并且提出了“内修文德”的理念。他说“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见《吴子兵法·图国第一》)意在说明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修德。那么修什么“德”呢?吴子解释说“道义理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矣。”(见《吴子兵法·图国第一》)
《孙子兵法》的“道胜”思想更是众所公认的。孙子开篇就讲“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而“道”是排在第一位的。道是什么呢?“令民与上同意也”。(见《孙子兵法·计篇》)也就是说上下一心,上下同欲,孙子明确提出了“修道而保法”(见《孙子兵法·形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见《孙子兵法·地形篇》)等,展现了军事人道主义的光彩。在《孙子兵法》中共有三处讲到“仁”:“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见《孙子兵法·计篇》)、“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见《孙子兵法·用间篇》)、“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不能使间”(见《孙子兵法·用间篇》),体现了孙子注重从道德和政治高度来统驭战争,把一切军事活动始终置于道德自觉和政治自律的基础之上。
晏子则提出了“安仁义服天下”的观点。齐庄公问晏子怎么样才能称霸天下,晏子说“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见《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而《司马法》中则直接提出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并打出了“兴甲兵以讨不义”(见《司马法·仁本第一》)的口号。
荀子虽然不是军事家,但他对战争也有精辟论述。他认为只有仁者之兵才是无敌的。他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兵时,“王曰:请问兵要?”孙卿子(荀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耶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耶之利锋,当之者溃”,(见《荀子·议兵》)充分阐释了唯有行仁义之兵,才能达到“近者服远者来”王霸天下的目标。
另一位军事家孙膑对道阐述得更加全面。他说:“夫安万乘之国,广万乘之王,全万民之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心,外知敌之情”(见《孙膑兵法·八阵》)。在此处,孙膑已经将道理解为天道、地道、人道与敌情。
由此看出,齐鲁兵学家更注重战争获胜的战外因素,那就是“道义文德”,这种思想其实与儒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成为兵学思想中的突出特点。正如孟子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见《孟子·公孙丑下》)。
五 “同舟共济”的合作思维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人与人、不同的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即使在血与火的战争理论中,也贯穿了合作共赢的理念。早在《尚书》赞扬尧帝时就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见《尚书·尧典》)。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亲九族”、“和万邦”的理念。在《周易》当中有一卦叫同人卦,是专门论述团结合作的。《周易》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见《周易·同人卦》)就是说同心同德、内外一致、合作共赢,就能克服困难,这是最大的吉利。
在合作共赢的问题上,《孙子兵法》讲得更明确。它不仅讲“上下同欲者胜”(见《孙子兵法·谋攻》),还最早阐述了“同舟共济”的思想。孙子说道“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见《孙子兵法·九地篇》)这是同舟共济成语的发源处,孙武用“同舟共济”的比喻说明,即使像世代为仇的吴国人和越国人,一旦他们同坐一条船渡河,遇到风浪也能够互相合作,取得共赢。
孙膑继承了乃祖的这一思想,在其兵法中也强调了“和”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见《孙膑兵法·月战》)。在这里孙膑几乎与儒家的集大成者孟子同时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一个军事家与儒家在合和方面的思想如出一辙,这不是巧合,而是中华民族合作共赢思想的生动体现。
2009年2月2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时就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说“现在世界上正在面临着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非常赞赏你说的一句话,各国要同舟共济。”“他还告诉希拉里,这句话来自《孙子兵法》,讲的是中国古代两国吴国和越国,从原来的交战状态变为同舟共济,而且后面还有一句话,叫作携手共进,如左右手携手共进”。
六 明法严纪的治军方略
纪律是执行任务的保证,只有严肃法纪、号令严明才能保证步调一致、行动统一,才能形成战斗力。齐鲁兵学大师对严明军纪有很深的认识,把纪律看成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早在《尚书·甘誓》中就提出“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从而保证战士的勇猛作战。反映管仲思想的《管子》中,对严明纪律、赏罚分明作了更明确的论述。管子说:“赏罚不信,五年而破”,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明确提出“凡先王治国之器三”,“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强调“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见《管子·重令》)把“号令”、“斧钺”、“禄赏”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去认识,可见对法纪的重视。
列入《武经七书》的《司马法》,十分重视赏罚分明,“赏不踰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规为不善之害也。”(见《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
孙子认为:一支队伍纪律严明,才会有战斗力。所以他一出山,为了严明纪律就斩杀了吴王两个爱妃。在兵法中也对纪律作了明确阐述:“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见《孙子兵法·行军》)也就是说必须用赏罚分明来保证铁的纪律,然后才会战无不克。又说“令素行以教其民者,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者,则民不服。”(见《孙子兵法·行军》)这句话与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论语·子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齐鲁兵学大家们不仅在理论上主张严肃法纪,更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司马穰苴的斩监军庄贾,孙武斩吴王两个爱妃,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都是千古传颂的严明法律的典型事例。由上看出,齊鲁兵家的严明法纪的特点:一是条文规定上三令五申;二是法纪面前人人平等;三是以“罚贵大”来树立法纪权威。这些理念与实践至今仍然在启迪着我们。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拥护严格纪律的执行”是保证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随后在1948年11月11日,毛泽东又致电各中央局、野战军前委,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响亮口号。可见纪律在争取战争胜利中的地位与作用。
七 “战胜不复”的创新思维
由于战争充满了计谋,战争的决策高度保密,战争情况的瞬息万变,等等,决定了战争的理论与实践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创造,不能墨守成规、固定呆板。因此,创新的理念在齐鲁军事家的思想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最早讲变革的是《周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见《周易·系辞下》)在此提出了“唯变所适”的思想,实为难得。
在创新变化方面,《孙子兵法》中体现得最为显著。孙武在《虚实篇》中就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此“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并着重指出“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見《孙子兵法·虚实篇》)因为每一次作战取胜所采用的战术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针对不同的敌情灵活运用、变化无穷的,因此战道的关键是创新。孙武还在《九地篇》中提出:“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见《孙子兵法·九地篇》)这里的“践”,是实践、履行的意思;“墨”,即绳墨。意思也是在说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战略战术。
孙膑继承了孙武“战胜不复”的思想,把复杂多变的战法视为夺取胜利的关键,在他看来,“形胜之变”可以像天地一样没有穷尽,制胜的情形“以楚越之竹书而不足”。(见《孙膑兵法·奇正》)《黄石公三略·上略》也精辟的论述道:“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见《黄石公三略·上略》)也就是说,战争的情况变化无常,只有根据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事先的计划筹算,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匡正天下。
齐鲁军事家不仅在理念上讲究创新,在实践中的创新更是酣畅淋漓。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孙武指挥以少胜多的柏举大战,孙膑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减灶诱敌等经典战例,诸葛亮创造的“八阵图”,戚继光创造的“鸳鸯”阵,至今为人称颂。这都是创新的千古魅力,也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绝妙解读。
八 “攻心为上”的心理战术
四川武侯祠有一幅著名的对联写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赵藩撰写的赞扬诸葛亮、启迪后人的一幅名联,其中说的“能攻心”指的是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的故事。其实齐鲁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心理的作用,《尚书》中早就有心理战的记载。商汤在攻伐夏朝时就先历数夏桀种种罪行,以此鼓舞斗志。周朝起兵伐商时就有著名的《牧誓》说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见《尚书·牧誓》)。这篇誓文对取得胜利发挥了很大作用。公元前656年春天,齐桓公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也是运用心理战术取得胜利的典型。战前管仲历数了楚国的种种不义,管仲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楚国在军事及道义的压力之下,最终与“诸侯盟”。(见《左传·僖公四年》)
《孙子兵法》十分讲究心战,虽然没有明确说“攻心为上”,但关于治心的思想还是十分明确的。他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见《孙子兵法·军争篇》)更重要的是,《孙子兵法·九地篇》强调要根据不同地形条件下官兵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以确保战争胜利,实际上打的就是心理战。
孙膑则首次提出了“攻心为上”的概念。他说“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务先服其心”(见《通典·先攻齐心》)。
前面提到的诸葛亮,更是开展心理战的大师,他创造的七擒七纵是心战的经典之作。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建议,在对孟获的作战中,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见《便宜十六策·教令》)的策略,最终征服了“南人”。
对于军事家的这种攻心思想,美国政治家、中国通亨利·基辛格曾深有感触地说:“面对残酷的战争(同样为了赢得战争),中国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种战略思想,强调取胜以攻心为上,避免直接交战。代表这一传统的著名人物是孙武”。
九 “得贤国昌”的人才观念
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将帅在作战中居于指挥地位,直接决定着战争胜负、人民生命、国家安危,是国君的重要辅佐。正如孙武所说“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见《孙子兵法·谋攻》)。因此,齐鲁军事家都十分重视选贤能为将。早在姜太公的《六韬》中,对选任将帅就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姜太公指出“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并列出了八种人才观察测验法,即“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祥;二曰穷之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以间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知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见《六韬·龙韬·选将》)
自姜太公以后,凡齐鲁兵学家都十分重视将帅的作用。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智信仁勇严”(《计篇》)的将帅标准;吴起则提出了“总文武”、“兼刚柔”(见《吴子兵法·论将》)的标准。《黄石公三略·上略》中则提出将帅是国家的“干”,“庶民”是国家的本的观点。一代智慧化身诸葛亮也提出了识人七法,他在《将苑》(又名《心书》)中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即识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见《将苑》(又名《心书》)。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大体与姜太公的八征相仿。
这些思想传承至今,不仅仍然在影响着我们,而且有些方法仍然可供我们遵循和借鉴。
十 四海为家的思想境界
齐鲁兵学家境界高远,四海为家。无论在哪都以家国大局为重,驰骋疆场,奉献才智,建功立业。孙武原本齐人,看到齐国内乱不止,毅然奔吴,最终在吴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修缮兵法。吴起本是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官居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更是齐鲁杰出人物的代表。
总之,以孙武为杰出代表的齐鲁军事家,其兵学思想中许多的核心理念、价值,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为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到今天这些思想理念仍然在启迪着我们,教益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思想理念,为文化自信提供源头活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