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探

2017-09-12刘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积极性成员学生

摘 要: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學形式,其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作者联合语文、英语两位老师在所在的班里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 奖励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区,由于附近地区拆迁,学生数量骤减,目前所在的班级只有18个学生,其中3名学生是本地生。学生大部分都是外地打工人员的子女,学习的基础很差,有的学生虽然上了初一,但小学里应该掌握的分数加减法不会,给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利。而且学生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抄作业、课堂上下座位、随便说话、接下茬的现象时有发生。9月份的月考成绩及格率不到一半,只有1人优秀。针对这种状况,我联合语文、英语两位老师在我所在的班里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行了一段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合理分组、互补互赢

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的教学形式,其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目前教师普遍采取的方式。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由于角色相同,地位平等,因而无拘无束,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他们自己或小组成功时,他们会无比喜悦。同时通过小组学习活动,他们学会了互相纠正、补充、帮助;学会了要互相合作,树立小组的荣誉感,达到互相进步的目的。

我们所开展的“星级评选、选星级人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了使小组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首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组。根据月考成绩及学生在这三大主科中的表现,把18个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三个人,这三个人中有一名或两名相对学习较好的学生,例如:如果小组中有一个非常差的学生,我们则安排两个相对较好的学生跟他一组,一般小组成员的成绩都是好、中、差三种类型,而且照顾到三大主科均分。另外,我们还考虑到了学生的脾气、性格、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同时也征求了学生的意见。

目前,在我所在的班里,小组合作除了在课上进行互相讨论、学习以外,我们还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扩展到了课下,力求这种模式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统计成果、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例如在课堂提问上,制作了《太和中学初一(2)班数学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记录表》,要求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或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凡是回答一次得1分,以“正”字为标记记录分数,每天统计一次,每周汇总一次,最多的前三个小组得“苹果”印章一个。但提前给班里的学生规定好:1.回答问题前先举手,在下面随便说出答案的不算数;2.恶意回答问题的不计成绩,而且还扣除1分;3.回答问题正确与否都行,只有积极踊跃都记录成绩。

此方法自从开展以来,大大调动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小组之间互相攀比,比谁回答的问题多,比谁得到的苹果数量多,此方法还改变了上课随便说话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本来是规定前三组的得到“苹果”印章,但当我第二周把真的9个大苹果摆在班里,并发给前三组的9名学生时,班里的学生惊呼了,羡慕、嫉妒的眼光和言语都投向了这9名学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次上课时学生们都认真听讲,寻找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我也在心里暗暗高兴,区区几个苹果就把学生平时死气沉沉的数学课上活了。

三、以奖促学、生生相助

奖励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要想达到以奖促学的目的,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进行有效的奖励。奖励方式得当,能有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如果使用不当,反而适得其反,严重阻碍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分组后,我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正式宣读了建立小组的目的和意义、小组成员要遵守的法则,明确了完成各项任务后的奖励等等。例如:1.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作业、讲题、听写单词、检查背诵等等;2.小组成员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每天所规定的内容,凡是完成某项任务,则在相应的记录表中得到“笑脸”的小印章。凡是一周内都完成了任务,则奖励“心”形卡片一枚,如果小组内的三名成员都完成任务,则奖励“☆”卡片一枚;3.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并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各项任务等等。经过这些规则,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从而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局面,让多数学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与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继续努力,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后学生顾不上上厕所都要去找老师改作业、听写单词、背诵课文,他们都在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着。另外,为了把小组所获得小奖章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共同合作在一张大彩纸上画了一棵“参天大树”,并给大树取一个适合小组成员的名字,例如“星光灿烂”、“茁壮成长”等等,上面写上了小组三名成员的名字。但在最开始时,树还是光秃秃的,因为它需要小组成员的呵护和努力,才能枝繁叶茂。我们把六棵大树都贴在了班里的墙上,学生们可以随时看着大树的成长,同时小组之间也出现了竞争。我们把小印章的背面贴上双面胶,学生每周可以把得到的心形或星星卡片贴在树上,而且数学用的红色的纸、语文用的黄色的纸、英语用的蓝色的纸,慢慢地大树的就结出了五颜六色的果实,非常漂亮。此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希望期末的时候,正如学生们给大树取得名字一样“星光灿烂”!

四、家教合作,实现共赢

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也很难起到最大的效果。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做法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电话等方式积极向家长进行宣传,得到家长的支持。如果学生在校表现得非常不错,我们还积极向家长发送喜报,汇报孩子的进步。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还把每个小组的“参天大树”向家长展示,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经过努力得到的“果实”,纷纷都笑了。

五、群策群力,实现突破

小组的建立与建设好不好,是能不能消灭不及格现象和能不能达到课堂高效的关键,只有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有心学习了,我们的学校就会一天比一天好了,所以也值得我们为它呕心沥血,竭尽智力。此方法开展一个学期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期中数学考试优秀的人数达到了3人,及格率上升到68%。面对我校的这种局面和生源,此方法确实很有效。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认为此方式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实用,但需要班内所有老师的共同配合,单独一个老师很难完成好。很多方法需要群策群力,大家共同来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学生学习动力十足。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2010年Z1期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初探》 王玉兰

作者简介

刘坤(1979-),女,汉族,北京大兴人,大学本科,政教主任,北京市大兴区太和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性成员学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