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之我见
2017-09-12李保雪
李保雪
叶圣陶老先生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为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一、什么是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做了确切的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字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里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作用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会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高度。这就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说明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2、语感培养能有效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是学生思维力得到有效发展。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的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作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不假思索的运用语言顺畅的表情达意;写作时应运而生;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可以蕴积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线的思维意思。
3、语感的培养能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杨绛的《老王》以简洁、平淡的语言描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让学生了解到老王一生凄凉艰难,从而唤起学生的一片爱心,唤起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再如被人们成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三、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首先是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单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从字词积累着手。
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的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杜甫的《春望》“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个“搔”字,写出来愁绪之大、解除之难,可这种意味在字典里却难以查到。再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家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哪能划上等号呢?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中花、水中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月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其次是加强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吹了引导他们直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习惯培养。把文质兼美的语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李森祥的《台阶》是一篇小说,谢了父亲为盖新房屋而拼命苦干了一生,从所写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我的父亲》这个即通俗有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盖新屋》这个更实在的,更能展示父亲辛劳的一生的标题?这就会引起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就可明白原题的妙处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又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即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形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同样得知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语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強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当今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数字要求更高的时代。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当今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