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朱毛红军的“吃饭问题”
2017-09-12刘统
刘统
只有了解历史,才知道“有饭吃”这三个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196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了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这位在延安窑洞采访过毛泽东,听他论述“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老朋友,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向毛泽东提问:“您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请问您的革命经验是什么?”出乎意料,毛泽东很简单地总结了三条:一、有饭吃。二、能走路。三、子弹能打死人。
排第一的“吃饭问题”,也就是生存问题。只有了解历史,才知道“有饭吃”这三个字蕴含了多么丰富的内容。
井冈山时期的吃饭问题
1927年10月,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队伍上了井冈山。从上山那天起,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井冈山当年是个封闭落后的地方,日常生活水平很低。
毛泽东首先联络袁文才,送上100支枪的厚礼,袁文才接纳了毛泽东的队伍。但是,袁文才对毛泽东说:“你们既然来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伤员和部队的粮油我管,但钱我这里有限,你还要到山下去打土豪。”于是,毛泽东带着队伍在井冈山周边转了三个月,打土豪,筹款子,才回到茅坪站住了脚。
到1928年4月,朱德带着南昌起义队伍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建立红四军,本来是井冈山革命力量壮大的喜事,但是毛泽东却锁紧了眉头。朱德的队伍有2400人,跟朱德上山的湘南农军有8000多人,众多兵马吃饭、穿衣都成为大问题。
上山仅三个月,由湘南农军组成的29团就要求回老家。朱德带了28团在后追随。28团、29团下山后一路进军,7月底打下了郴州。到黄昏,国民党军范石生部队反击进来,朱德、陈毅见形势不利,只得带着残余部队返回井冈山,这叫“八月失败”。
之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组织对井冈山的“会剿”,封锁了井冈山周边的通道,红军在山上的生活更为艰难。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于是,朱德只好带着部队下山到永新挑粮,这是1928年10月间的事。后来产生了一个广为传诵的故事:《朱德的扁担》。
靠挑粮维持部队生活,也不是长久之计。一来永新、宁冈地区的粮食产量有限,不可能源源不断地供应;二来红军的经费也日益减少,买粮的钱也花光了。经费日见拮据,毛泽东给湖南省委的报告说:
现在全军五千人的冬衣,虽得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大家又都懂得是为了无产阶级受苦,因此又不怨恨什么人。虽然如此,经济问题始终是很严重的。
1928年底,湖南和江西军阀向井冈山发动“会剿”,企图一举消灭朱毛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面对严峻的局面,1929年1月4日,毛泽东、朱德召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由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主力3500人下井冈山,开辟新的根据地。王佐、彭德怀留守井冈山。
打土豪筹款子
朱毛红军下山后,一路艰苦转战,终于在瑞金地区站住了脚。但是瑞金也属封闭落后的农业区,红军难以获得充分的给养。为了打开局面,1929年5月,乘着军阀混战,朱毛红军进入闽西,先后占领了长汀、龙岩、上杭一带,形势有了很大的转变。
长汀是闽西历史悠久的名城,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红军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富裕地区,得到了充足的补给。红四军进长汀城后,没收了十几家豪绅财产约3万余元(光洋),还向当地商人筹借2万余元,共筹军饷5万多元。红四军每人发了4元零用钱,还接管了当地的军服厂,制作了4000套军服。这是红军第一次统一了军装,军容焕然一新。
生活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士气。毛泽东自谓“真是拨云路(雾)见青天,快乐真不可名状”。他给中央写信汇报:红四军“井冈山出发以来的疲败精神,业已恢复。士气亦已振奋起来”。毛泽东决心把闽西建成巩固的根据地。他特别强调红军的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要求干部战士深入贯彻落实。
红军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部队流动作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所过之处打土豪筹款。
红军怎样筹款?在福建古田革命纪念馆里,还陈列着一张红军的筹款布告:
查该屋主人赖仲卿确系著名土豪,平素为富不仁,压迫工农,重租重息,盘剥备至。本地贫苦群众恨之入骨,着罚筹军饷大洋五百元,限本日内筹齐,送交本部军需处。如逾期不交,即将衣服谷物分给贫民,并焚毁其房屋。此布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公历1929年10月23日
但筹款的实际过程并不那么容易。红军初起时那么弱小,生存那么艰难,试问哪个地主土豪会同情红军,拿出钱来赞助革命呢?所以,红军筹款当时都规定了任务。张震上将当年是红三军团的连长,上级给每个连的任务是每月筹款1万大洋,他们东奔西跑,一月顶多筹到6000大洋。
寻乌调查学经济工作
1930年5月,毛泽东从闽西回到江西,到寻乌调查。
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寻乌?此时,红四军已扩大到两万人,江西苏区也发展到十几个县。养活红军和苏区政府,靠打土豪是不行了。打土豪一来没有稳定收入,二来是竭泽而渔。所以,红军和苏区一定要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维持和发展。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寻乌地处江西、广东和福建的交界处,是赣南商业发达的地方。县委书记古柏是毛泽东的好友,又了解当地情况。所以,毛泽东要认真深入地做一番调查研究,先了解社会经济的运行,再制定自己的政策和措施。
毛泽东在寻乌住了半个月,每天找人座谈,开调查会,还到市场实地调查询问,写了8万字的《寻乌调查》。
在毛泽东的笔下,浮现出了一幅寻乌城的整体画面:地理环境、道路交通,各种行业如杂货店、水货店、药店、黄烟店、打铁店,经营的货品种类、价格、通商线路、交易的钱数,都清晰明了。
明白了经营,就知道当地人怎么挣钱。毛泽东感慨地说:“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寻乌之行,使毛泽东的观念和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他从打土豪筹款转到注重经济工作,学会如何掌握财政收入。要保证固定收入,就要让农工商经济都得到发展,让人们安居乐业,放水养鱼,而不是硬性摊派,杀鸡取卵。
钨矿生意对中央
苏区的支撑
毛泽东对赣南经济的重视,引出了一个重大商机,这就是钨矿经营。
那时,赣南钨砂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此时德国开始复苏,军事工业急需大量钨砂,于是在广州等地开办公司,赣南钨矿产业初具规模。
毛泽东得知这个情况,于1932年初派他的弟弟、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到赣南调查。毛泽民走访会挖钨矿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动员500多工人,成立公营铁山垅钨矿。这是苏区第一个公营钨矿。
接着,毛泽民从苏区银行投资,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亲自兼任总经理。公司成立后,苏区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和收购钨砂,钨砂的销路有了保证,政府收购价格实惠,矿工多产砂、多挣钱,生产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1933年,中华钨矿公司所属公营钨矿开采、合作社收购的钨砂,总量比1932年增加了将近4倍。
钨砂的丰厚利润引起了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觊觎。1932年6月,粤军调集6个团的兵力,企图占据赣南。红军击溃粤军第4师两个团,迫其余部退守水口。随后红军对水口发起总攻,击溃粤军10个团,迫其退守南雄。
南雄、水口之战,使陈济棠知道了红军的厉害。中共出于统战考虑,主动撤兵,并遣返了上万粤军俘虏。此后,陈济棠改为与红军合作。
在蒋介石对苏区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时,中共和陈济棠的部队达成钨砂交易秘密协定,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撕开一个口子。当时苏区的土特产都无法出口到白区,盐、粮食、布匹等物资也无法进口,唯独钨砂能通过陈济棠的部队向广东出口,并且还能卖个好价钱。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对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和养活十万红军起到了重要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