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国后“变得”更爱国?
2017-09-12阎半刀
阎半刀
“一出国,就爱国。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
据报道,美国《外交政策》调查了94名女性和92名男性,他们都是曾经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过的中国公民,大部分年龄在18岁至29岁之间。值得关注的是,有55%的受访者称自己对中国的看法更加改善。出了国的中国人,在更加多元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下,再回头审视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国家体制、社会环境等,将对自己国家的现实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
出国前,雷希颖对任何维护国家的言论都嗤之以鼻。按他的说法,这是他的“愤青”阶段。
“在‘愤青阶段,我对中国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对各类信息不加筛选的接收阶段,尤其偏爱于美化西方、否定中国类的信息。久而久之,我自然而然地闭塞了双目,堵住了耳朵,‘消极成了我精神深处最真实的写照。”雷希颖說,出国留学后,因为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现实,打破了之前对西方社会的一切偏听偏信和盲目崇拜的状态,“让我能够更冷静、客观地看待现在的中国”。
出国定居、移民的人,也对此有深深共鸣。“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呢,因为对于移民海外的国人,我有一个粗略的估计: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至少有70%,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从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学者张维为曾在演讲中表示。
张维为曾在多个场合指出发达国家的诸多不便利之处,引起海外华人移民的强烈共鸣。
最近三十多年,中国大城市的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很多城建和规划早已步入“老化”阶段。也难怪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访问上海、北京、大连后曾如此感慨:“相比之下,纽约更像第三世界。”
在多元视野中确认自我
在异乡,个人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身份认同,往往会变得更加强烈。
在社会学的视野中,身份认同是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情境中,通过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而形成的。一方面,到海外后,陌生的文化环境会不断加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祖国的归属感——在多数时候,当他们身处异国的文化碰撞之中,“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就更加明显了。
另一方面,出了国的中国人,在更加多元和广阔的文化视野下,再回头审视自己出身和成长的国家体制、社会环境等,将对自己国家的现实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对国家体制的自信在一些 “精英学生”那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出国后,广阔的视野加上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使这些学生对“国家强大”有更深的认同感,而且他们也愿意身体力行地去传播中国形象。
从哈佛大学归国的“女学霸”许吉如曾走红网络。在北京电视台的《我是演说家》中,她把国家稳定和强大与个人所追求的“安全感”联系起来,发表了一段名为《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引起许多现场观众和网友的共鸣。
“当听到Lina说羡慕我能回中国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Lina是许吉如的叙利亚同学。动乱国家同学的观点让许吉如感慨,“中国公民拥有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安全感”。
许吉如还用自己的行动,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认识自己的国家。在美国,除了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中国发展的现状,她还和室友创办了一个茶室,在社交圈子中成了一个不同文化的交流平台——比如向她的同学、朋友解释什么是“一带一路”。
“只有当他们理解了文化背景才可能产生共鸣,只有当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合理的,换言之,如果是他处在这样的情境下也会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许吉如说。
被偏见激发的情怀
所有的文化都会对其他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想象。这些想象若是负面的,又导致了负面的评价,就构成了偏见。海外华人遭遇的偏见,往往就可以溯源至这样的文化心理机制。
不少留学生就反映,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记得有一次去一名韩国同学家,临走的时候,同学的妈妈让我带上几块香皂,说‘你在中国都没见过这些吧,这个是用来洗手的,能洗得很干净”。一名叫丁丹的留学生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这件事让她有了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更加客观、理性地去思考中国的一些问题,少了以往在国内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偏激。
很多中国留学生抱怨,美国人对中国情况不了解,却喜欢对中国的时事发表带有偏见的言论,造成了双方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们会变得对祖国更加认同,也更迫切地希望外界看到中国正面的形象。
“塑造一个遥远的、颠倒的、另类的、可笑的中国想象,是西方集体想象中将中国形象他者化,完成西方现代文化自我认同的最典型的方式。”在一本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著作中,学者周宁写道。对直接暴露在偏见中的海外中国人来说,西方人眼中的“他者”就是他们自己;对国家形象的冒犯,就是对他们自己的冒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