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阳光

2017-09-12简平

党员文摘 2017年8期
关键词:海塘宁海县综合楼

简平

记者走进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踏访当地“村级权力清单三十六条”运行工作情况。

走进一个村子后,记者问一位村民:“你知道‘三十六条吗?”

他憨厚地笑了:“这里的人都知道啊,不知道不行的!”

“对你来说,这‘三十六条意味着什么?”

他想了想,回答:“阳光。”

私念

在岔路镇湖头村崭新的综合楼里,记者见到了湖头村村委会主任葛更槐。

葛更槐四十多岁,身强力壮。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几乎都在外面创业,忙着挣钱,少有顾及乡村老家的。其实,葛更槐曾同样如此,他多年在外闯荡,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可偏偏他在2013年12月回到村里,来竞选村主任了。

问他:“你参加竞选的根本动机是什么?”

这位走南闯北的汉子相当坦诚,说:“一是为族人长脸面,二是为朋友谋利益。”

“那你是夹杂着私念的?”

葛更槐说:“我不否认。我的一些朋友希望我当村主任后,把一些基建项目给他们。”

葛更槐当选上了村主任,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综合楼这个项目给拿下来。其实,盖综合楼这件事已经说了许多年,连村主任都换过五六任了,但就是没有盖起来。事实上,也没有村民不同意盖综合楼,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可一旦真开始启动,那牵涉拆迁的十几户村民却一个个都不肯签字画押了。

沮丧

一心想搞项目的葛更槐不明就里,像前任一样到一户户人家去磨嘴皮子,并且许诺拆迁补偿费用可以再提高。但还是没人接他的茬。葛更槐不明白了,他们不就是想多要些补偿款吗,既然自己都答应他们了,为什么村民们还是拒绝呢?

终于,有个村民把狠话撂给了他:“你们村干部想的不就是拿项目做人情捞好处吗?我们心里太清楚了,所以,我们绝对不会让你们干成!”

听了这话,葛更槐心里发毛,脸色也快挂不住了。可这是一个380万元的项目,他的那些朋友正等着他“发包”呢,这一次,他无论如何都要弄成功。

可就在此时,“三十六条”推行了。那是2014年2月,距葛更槐当选村主任不到两个月。在这之前,县委发出过预警:“今年全国县级以上财政安排各项农村扶持资金就达上百亿元,最大一个村今年有上千万元的扶持资金到账。村一级权力如果没有规范和监督,一定会产生滥用现象,最终滑向腐败。”

出乎葛更槐意料之外的是,湖头村是“三十六条”第一批试点单位。他彻夜无眠。

当综合楼的建造再次被提起时,已经不再是葛更槐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了。每一个村民都拿着“三十六条”的小册子,一一对照着,谁都不能走歪。

葛更槐觉得每走一步,他手上的那个村主任的权力就给削掉了一层,直至最后他清楚地看到,事实上他已没有什么权力了。

这样的感觉让他沮丧,在他先前的经验里,村干部们向来都是那么有权有势。

重生

这是一次让所有的人都终生难忘的学习和实践民主的过程。

葛更槐经受着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

那天,在财务报销公示之前,葛更槐将自己用于公务招待的香烟和餐费全部抹去了,他不想再报销一分钱,因为他不愿被村民们的眼睛盯得如同芒刺在背。从那之后,湖头村就再也没有公款招待费这一开支项目了。

葛更槐拿着“三十六条”走进拆迁村民家,他说:“现在你们放心了吧,以前那种村干部私底下叫人来做工程的事,现在完全行不通了,招投标统统公开,每一分钱的去向你们统统掌握。”

同时,葛更槐拿着“三十六条”对他的那些朋友说:“你们看,这清单里规定得清清楚楚,不是我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我作不了主了,想帮你们也帮不上。”

办事一透明,村民们的疑虑消除了,朋友们也不再来为难了,葛更槐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多少年都没有盖成的综合楼,终于建起来了。葛更槐现在可以睡上安稳觉了,经过万般的纠结、挣扎,经过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战争,那些曾经有过的私念早已在另一种精神的成长中变作粉齑。

在枫湖桥上,葛更槐望着流动的河水说:“‘三十六条就是‘老法师,让村干部办事有章可循,村民监督也有据可查,样样都公开透明了,我们想腐败也腐败不了。一句话,这就是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监督

在另一个村大陈村,100亩海塘的招标又开始了。按照“三十六条”,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进行公示。

对于海塘招标这事儿,以前村民普遍心里腹诽得很。这100亩海塘,以前由谁承包,承包年限、承包费用如何,村民们一概不知,一切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最低的时候,这100畝海塘一年的承包费只有每亩80元。

陈先良算是大陈村最有文化的人,他当过教师,也是一名普通党员。现在,已将“三十六条”背了个滚瓜烂熟的他,把项目招标的所有程序都摸得一清二楚,因此,每一个步骤公示时,他都一一监督,一一追问,不留一点疑惑。陈先良凭什么可以这样做?除了身为一名普通党员,他甚至连村民代表都不是,但是,“三十六条”赋予每一个成年村民都有参与决策和监督的资格和权利。整个招标过程透明得如同清水,如果有人胆大妄为,想在其中做些手脚,真是连门都没有,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村民像剥洋葱般层层质疑。

大陈村100亩海塘的招标最后以每亩3558元落下帷幕,这笔收益完全归村民所有,账目完全公开。

陈先良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认为,在这之前,即使他这样一个“文化人”都从来没有享受过参与村里决策、监督的“政治待遇”,更不要说其他村民了。如今,上了年纪的人或是年轻人,都已有了新的“习以为常”。他们手里攥着“三十六条”,走到哪里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需要‘为民作主,因为我们会‘当家作主,村干部都是我们选出来的,他们要做的事就是为民服务。”

普照

对于宁海的政治生态,2014年显然是个分水岭。“三十六条”的实施重新明确了村庄里的主人,他们不是村干部,而是每一个普通的村民——他们有尊严,有话语权,被平等地对待和尊重;他们参与村务,拥有实际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他们懂得并学会了将先前习以为常的麻木从内心深处清除出去。

宁海县纪委书记李贵军说,打苍蝇当然是需要的,但是,根本性的工作应该是铲除苍蝇滋生的土壤。他认为马路上的红绿灯即是人人必须遵守的规矩,那么,村级管理可否也设置这样的红绿灯呢?

于是,设置“红绿灯”的工作开始了。这简直是一项浩繁而硕大的工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捋上一遍,然后进行整合。最终,《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三十六条》出台了。一本巴掌大小、连封皮在内只有36页的小册子,却管用、务实、好操作。事实证明,自“三十六条”运行以来,还没有村民反映所需办理的事项在“三十六条”内找不到依据。

先前,“编织制度和权力的笼子”对很多人而言非常抽象,可现在却是很形象很具体的一幅画面了。

李贵军深有感触:“抓住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农村治理的牛鼻子。把权力运行的盖子揭开,一切就都在阳光之下了。阳光是透明的,也是普照的。”

(吕丽妮荐自2017年5月25日《解放日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塘宁海县综合楼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综合楼施工中的应用
某综合楼内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浅析云铜时代之窗超高层综合楼建筑防火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