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课堂上主动发问
2017-09-12谭倩倩
谭倩倩
摘 要:课堂提问最常见的形式便是教师发问,学生回答。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学生主动发问的模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大胆交流的语言习惯。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尝试让学生主动发问,向同学发问,向老师发问,向自己发问。通过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这几个过程,加深语言 。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动提问 培养方法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一切事都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怎们样”,甚至爱打破沙锅问到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主动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少,“问题”也越来越少了。教育家叶圣陶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我们作为老师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觉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课堂上主动发问,提出有效的问题呢?[1]
一、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耐心倾听,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點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以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了,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2]
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捕捉、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定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3]
1.找准题眼
如学习五年级上册《窃读记》一课,学生问:(1)谁窃读?(2)为什么窃读?(3)怎样窃读?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难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4]
2.抓住中心词句
如《难忘的一课》一课的中心句:“这是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课文中那些内容体现了那所乡村小学的师生们浓厚的爱国情?那些内容又表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解决问题,有的放矢。
3.揭矛盾
如《圆明园的毁灭》中从题目看课文主要是写它的毁灭,但课文二至四自然段却详细生动地描写它昔日的辉煌,这与课题看似矛盾。抓住这一发问契机,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4.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此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三、鼓励学生,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在结课时留给学生阅读期待
一堂课临近结束,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5]
2.在拓展性练习中训练
如学习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在地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1]尤维石. 促使学生提问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09(35)
[2]钱宇贤.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 2009(17)
[3]路海荣. 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几点认识[J]. 宁夏教育科研. 2009(02)
[4]贺丽君. 浅议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药学教育. 2003(04)
[5]黄桂如. 学生提问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教学. 200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