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现状研究

2017-09-12张红艳

关键词:公办民办幼儿教师

邵 帅 张红艳

郑州市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现状研究

邵 帅 张红艳

选取郑州市176名民办幼儿园教师和136名公办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都存在学历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学习机会少、师资队伍不稳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这种状况在民办幼儿园尤为严重。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况,促进其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生存现状;比较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 年,我国在园幼儿人数达 4 264.83 万,毛入园率为75%,比2009年提高20多个百分点。[1]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缺口非常大,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幼儿园教师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体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自2005年以来,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民办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60%以上。[1]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占有的公共资源相对较少,教师流动性更大。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学界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存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例如,郭钟玲曾对河南省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存状态做过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两点对策建议[2];李晴虹和张智敏重点分析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和生存现状[3];林媛媛和张克明重点研究了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情况[4];等等。学者非常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存现状,但是大多将重点放在了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或者农村幼儿教师的研究上,忽视对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研究,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更少。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都在迅速增加,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严重的幼儿教师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质量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不单在民办幼儿园比较严重,公办幼儿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存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学前教育基础薄弱,教师专业发展和生存现状尤为引人关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郑州市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比较,了解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和生存现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选取郑州市10所公办幼儿园(中原区3所、二七区4所、惠济区2所、郑东新区1所)、12所民办幼儿园(中原区3所、二七区3所、惠济区3所、郑东新区2所、中牟县1所)350名幼儿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公办教师136份,民办教师176份),有效回收率89%。运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

(一)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

136名公办幼儿园教师中,30 岁及以下的幼儿教师共115人,占总数的84.56%;31~40岁的幼儿教师17人,41~50岁的仅2人,51 岁及以上的只有2人。176名民办幼儿园教师中,30 岁及以下的幼儿教师有166人,占总数的94.32%;31~40岁的有9人,41~50 岁的仅仅1人。

136名公办幼儿园教师中,教龄为1~2年的共82人,约占总人数的 60.29%。176名民办幼儿园教师中,教龄为 1~2年的共119人,占总人数的67.61%(见表1)。

表1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教龄特征方面的比较

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均为新进教师,其中民办幼儿园新进教师多于公办幼儿园。这说明无论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均较大,但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性比公办幼儿园教师更大。

(二)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比较

教师资格证及所学专业情况。公办幼儿园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例为93.38%,民办幼儿园为81.82%。公办幼儿园教师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比例为81.62%,民办幼儿园只有65.34%。

学历情况。在被调查对象中,公办幼儿园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占2.21%;民办幼儿园仅有1人(一名独立创办幼儿园的园长),占0.57%。公办幼儿园本科学历的教师约占42.65%,民办幼儿园本科学历的教师仅占23.86%。民办幼儿园教师学历以大专为主,占到了67.61%,公办幼儿园大专学历的教师占52.94%。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学历略高于民办幼儿园,但是无论公办园教师还是民办园教师在学历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加培训情况。公办幼儿园中有79.41%的教师参加过在职培训,民办幼儿园参加过在职培训的教师比例也达到了71.59%。参加培训的机会由单位提供的比例在公办、民办幼儿园的比例分别为91.67%和80.15%。这和高蕾(《幼儿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省×县为例》)[5]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这与地域差异有关,也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关。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都相对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从培训形式上看,公办园大多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授课人员多为大学教师或幼儿园特级教师;民办园除了利用国家分配的“国培”“省培”指标参加培训,也邀请专家做讲座,更多的是通过本园教师“教研会”形式进行交流学习。从培训内容看,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与期望值均有差距。公办幼儿园教师普遍反映培训存在理论脱离实际、不太实用,培训方法和手段不太先进等问题,他们迫切需要提升教学技能与方法,更喜欢教学观摩和参与式培训。民办幼儿园教师则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

(三)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现状比较

1.劳动保障情况

幼儿教师的劳动保障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上。大多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能与幼儿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整体上公办幼儿园教师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要高于民办幼儿园(见表2)。公办幼儿园教师未签劳动合同的比例为24.26%,民办幼儿园教师未签劳动合同的比例为38.07%。

表2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比较

2.月收入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月基本工资大多在2 000元以下,2 000元以上的很少,幼儿教师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每月支出均不太高,民办幼儿园教师支出要略低于公办幼儿园教师。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公办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福利待遇好,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需要购买的物品,公办园则免费发放,逢年过节的福利待遇相对于民办园福利更优,这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支出费用。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对月收入感到“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均占到一半以上。大多数公办园和民办园能够“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但是,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及时但不足额”“足额但不及时”“既不及时也不足额”发放工资现象,这说明公办园和民办园在发放工资方面均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调查中还发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月收入层次在本地区排在中等以下,期望自己的月收入能再提高一个层次。

调查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认为工资待遇对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的占45.59%,而民办幼儿园教师仅为28.98%。笔者专门对3位公办幼儿园教师和5位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公办幼儿园教师由于大多数为在编人员,工资待遇相对固定,额外收入相对较少,在编人员受到的限制比非在编人员要大,对幼儿园依赖性较大。民办幼儿园教师因为工资待遇低,稳定性差,对幼儿园依赖性较小,流动性较大。据一名有十余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介绍:“私立幼儿园每两年时间,除主要领导之外,教师几乎可以换一遍,甚至教务主任都在随时更替。”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经济待遇对私立幼儿教师的影响并非不大,而是非常大,因为一旦教师感到经济待遇不好,发展前景黯淡,大部分会选择离职或跳槽。民办幼儿园离职与跳槽现象比公办幼儿园严重得多。

3.“五险一金”办理情况

公办幼儿园“五险一金”全部办理的占41.18%,而民办幼儿园仅占10.8%。未办理任何社会保险在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为31.62%,民办幼儿园则高达59.09%。这一现象表明公办园和民办园“五险一金”办理情况均不乐观,其中民办幼儿园问题更为突出。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专业发展方面

1.教师资格证和学历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公办幼儿园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占93.38%,并非每个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公办幼儿园选拔教师大多是通过招教考试的形式分配到幼儿园的,准入门槛比较高,为什么公办幼儿园仍有6.62%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呢?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些教师大多为保育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只有极少数真正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如此,这也反映出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选拔和监管制度存在很大问题。

近年,民办幼儿园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比例明显上升,但是仍然有近两成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这些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门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就直接入园就职,学历偏低,担任配班教师甚至主班教师,很容易被家长和园长牵着鼻子走,对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并不能深入理解甚至操作实施,小学化的教学在所难免。这就可能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2.参加培训情况

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但是从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来看,结果不很理想。公办幼儿园教师大多是通过招教考试进入幼儿园的,理论知识相对扎实,授课教师虽然可能讲得很风趣,参训教师可能听得也非常认真,觉得很有趣,但是在培训结束后不能立刻将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至于一线教师们认为这些“高、大、上”的理论不符合自己一线的教学实际,实用性并不强。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观摩学习和参与式培训,喜欢能够提升教学技能与方法的培训形式。

由于受资金和条件限制,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大多是利用国家组织的“国培”“省培”计划。即使如此,也只有极个别的骨干教师才有资格参加。大多数教师通过专家讲座和教研会进行培训学习。专家讲座大多时间较短,功利性较强,教师能学到的东西其实并不多。教研会虽然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但是容易忽视幼儿长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发展。

(二)生存现状

1.劳动保障方面

公办幼儿园由于准入门槛较高,所以多数教师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未能签订劳动合同。这些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教师多为新进教师,大多有半年左右的实习期,不算正式入职。这些新进教师很多是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入园后要先从保育员做起,脏活累活全做,工资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适应时间长,稳定性也差。如何让这些新进教师迅速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生活,留得下、待得住,是公办幼儿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民办幼儿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教师占了近四成,主要原因不在于幼儿园领导不愿意和教师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劳动合同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吸引力、约束力不强。民办园教师流动性大,年轻教师对幼儿园归属感不强,一旦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很容易辞职离开甚至者不辞而别。一纸合同,根本约束不了年轻教师,所以很多民办园领导更愿意打感情牌,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换得教师的长期工作。但是制度不健全加上工资待遇低,很难让民办园教师对幼儿园有归属感。

2.收入情况方面

民办园教师月基本工资多数在1 500~1 800元,福利待遇比较少;公办园教师月基本工资大多也在2 000元以下,教龄越长工资越高,福利待遇相对较好。民办园教师收入普遍偏低,如果没有太多支出尚能维持生活,一旦遇见支出较多的情形,就捉襟见肘了,这也是民办园教师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公办园教师收入虽然相对于民办园教师要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新进教师工资太低,劳动强度大,容易让新进教师产生焦虑情绪;二是和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相比,幼儿园教师收入偏低,这也是公办幼儿园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职业幸福感不强的原因。

四、建议与对策

(一)多管齐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公办幼儿园应该健全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在培训上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公办幼儿园有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表明公办园在引进和选拔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漏洞,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尤其是要完善教师从业资格证制度,保证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公办幼儿园在教师培训方面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多开展观摩式培训。公办园教师更多地需要将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年轻教师特别需要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如何将“高、大、上”的理论落到实处,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本班、本园的教学实践,既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培训组织者在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二,民办幼儿园应该完善聘任机制,在培训上要补短板、抓重点。民办园由于自身规模和资金限制,教师聘任机制不是很完善,只要有人能来当教师教学生,有没有教师资格证也就无所谓。这些教师很多只是将这份幼儿园工作当作下一份更好的工作的跳板,并没有长期待在幼儿园的打算。这就要求民办园领导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严格筛选,能者上,庸者下。民办园领导既要有教育家的情怀,也要有企业家的魄力。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民办园很难做大做强。打造稳定的教师队伍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聘任,因此,民办幼儿园应完善聘任机制,优化教师管理模式,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发展。

教师培训是民办园比较头疼的事情,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强化办好学前教育的意识,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扶持力度,在“国培”“省培”计划中多给民办幼儿园一些指标,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培训内容上,民办园教师在理论和技能方面都有短板,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都是重点,不可偏废。

(二)完善劳动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生存现状

对于公办园,首先要提高新进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尽快与新进教师签订劳动合同,让新进教师能够尽快稳定下来,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要完善幼儿教师的晋升机制,规范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运用职称与工资相挂钩的政策杠杆,促使公办幼儿园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其次,政府要完善幼儿园的评级和争优机制,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可以考虑把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评议列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将教师的权益与幼儿园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幼儿教师真正感到自己也是幼儿园的主人,既增强幼儿教师的获得感,又增强教师维权意识。

对于民办幼儿园,国家要以法律形式明确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相关法律责任与义务,明确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享有相同的福利待遇,划定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学前教育行列,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资金薄弱、办学能力差的民办幼儿园要加大资金投入。

(三)幼儿园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自身能力

无论公办幼儿园教师还是民办幼儿园教师,都迫切需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一是自学,二是参加培训。公办幼儿园现在大多实行“传帮带”的“师徒制”,一名老教师带一名或几名新教师作为徒弟,以帮助新人快速成长。但是民办幼儿园这种“师徒制”还不多见,民办幼儿园可以大力推广这种制度。参加培训方面,既要充分利用单位提供的学习机会,也要积极报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1]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6-07-07(004).

[2] 郭忠玲.河南省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存状态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75-78.

[3] 李晴虹,张智敏.幼儿教师工作与生存现状:基于武汉、仙桃等地区31所幼儿园的调查[J]. 科技创业月刊,2012(10):111-113.

[4] 林媛媛,张克明.贫困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状况与发展建议[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28-32.

[5] 高蕾.幼儿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报告[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 孟俊红)

1006-2920(2017)04-0059-05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4.012

邵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石河子 832003);张红艳,教育学博士,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石河子 832003)。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学前双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研究” (13XJJC8800002)。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幼儿教师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