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项目融资问题研究

2017-09-11祁锐

西部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PPP模式公共服务

祁锐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加大。PPP模式是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同管理的长期契约关系。但是PPP融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融资困难、风险较高等问题,尚需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公共服务 PPP模式 融资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近几年,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政府财政赤字逐渐加大,导致资金短缺,地方债务加重。 PPP融资模式有缓解财政资金压力、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一、PPP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基于公共基础设施建立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公共产品和服务传统供给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90年代在地方开始BOT项目,2013年之后,我国的PPP项目被推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同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南(试行)的通知),为PPP模式的推广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截至2017年9月30日,进入财政部PPP项日库的项目有1420个,累计投资金额达18万亿元,项目覆盖了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领域。

财预[2017]87号文件详细列举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负面清单,在规范PPP融资操作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也相继出台了鼓励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和债券融资等相关文件,增加了PPP项目的融资渠道。

中国在2005年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时首次采用PPP模式,该项目总投资46亿元,港铁股份、首创股份和京投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在出资比例方面,首创股份、港铁股份均占比49%,京投公司占比2%。剩余的资金来自商业银行的无追索权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当时一般商业银行贷款利率36个基点,可见PPP融资既有贷款方式的优势,又有资金成本方面的优势。

PPP融资模式的社会效益在于打破了以往政府与私人机构明确的分界线,整合了各自的比较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与供给效率;同时,PPP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提高了社会资本创新活力。

二、PPP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PPP项目回报周期长,项目融资因难

由于PPP项目一般初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着诸多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等,在融资时使社会资本增加了更多顾虑。就政治风险来说,PPP项目周期长,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使得资金回报不稳定。在PPP模式中,参与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因为PPP项目需要经营成本较高,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参与的社会资本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巨大的PPP项目投资,私人机构往往需要外部融资,虽然在项目融资时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或者提供些补贴,但数量较少,远不足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企业只能通过贷款方式融资。国家政策不准许地方政府进行保底承诺,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贷款融资这条途径狹窄,限制了一部分社会资本的参与。

(二)融资模式单一,偏重于银行贷款

PPP项目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融资亦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督。据统计,在中国目前开展的PPP项目中普遍运用贷款这一融资模式,运用其他融资工具的项目并不多见。由于银行贷款的期限相对有限,容易导致项目资金期限的错配,使项目风险加大。且由于PPP项目大都带有公益性质,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银行对该类项目的信贷要求较严格,制约了PPP项目融资。

(三)盈利空间小,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社会资本受到自身利益所限,以追逐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PPP项目大都带有公益性质,还未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投资风险较大,因此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另外,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资本不愿涉足该类项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PPP项目大都带有公益性质,若将其定价权利放开,一部分人失去享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机会,这就违背了PPP项目实施的本意,由于该类项目大都是提供公共产品,政府对该行业的定价有着严格的控制,因此该类产品不能以盈利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定价不能仅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PPP项目的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产品定价往往不足以覆盖其资本成本。

(四)社会资本退出通道不畅

目前PPP模式在中国刚刚起步,大部分的PPP项目只经历了识别、准备、采購、执行阶段,鲜有项目已经处于移交阶段,PPP项目参与率较低,现有规模不足以挑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任。一般社会资本在进入PPP领域会面临着进入和退出两方面的障碍问题。资金一旦投入,由于项目资产专用性高,一旦建成很难用作其他用途,因此退出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期满退出、事前双方约定价格由社会资本或政府赎回等方式。由于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等特点,如果等到项目到期再退出,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

参考文献:

[1] 邓雄:《对PPP模式如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思考》,《农村金融研究》2015年第10期。

[2] 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3] 苏汝劼、胡富捷:《基础设施PPP项目定量VFM评价方法研究一一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PPP模式公共服务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