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策略
2017-09-11李育冰
李育冰
摘 要:通过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课堂教育存在的现象,简要的描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生物课堂 教育现象 学习兴趣
策略
在中学课程中,有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兴趣不高,重视不足,以致成绩不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很多老师认识到,生物教学不仅是为考试服务,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生物科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只有引起学生产生兴趣时,学生才能激起积极的思维活动,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课堂教育现象
在中学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学科属于跨学科的综合型学科,但在教材编排上与化学、数学相关的知识不能及时同步,所以给任课老师备课和上课带来较大的困惑和纠结。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下,生物课时变少,授课内容不变,生物任课老师不敢拓展太多的内容,把课本内容压缩,再加上学校设施条件的限制,在高考指挥棒的约束下,生物课堂失去了自身已具备的活力和色彩。这样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
所以,中学生物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生物课程遭到冷落,学生不愿意学,生物老师难当。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生物教学课堂从普通教室搬到实验室,让学生尽可能动手做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1. 授课与实验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习小组,将预实验和实验展示交由学生代表完成。学生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思考,改进实验成功之后,收获的喜悦会转化成学习兴趣和愿望,也能进一步转化为热爱科学的素养和志向,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例如,在讲“植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代表完成先参考课本上的实验,顺利完成预实验,让他们去摸索更多的实验鉴定材料,也可以比较这些实验对象的呈色深度简单的比较物质含量,再有他们代为实验课的小老师进行实验课的指导。毫无疑问,通过实验体现了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1]。课本中大多数的验证性实验,可以其提前与新课的讲授结合进行。
2.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可适当的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如学习高一的细胞结构之后,开展“细胞结构模型制作大赛”、植物质壁分离的画展;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细胞质(观察叶绿体)的流动,并做不同温度下流动速度的对照实验等等。
(二)提高教学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时,首先注重的是语言的科学性,其次才是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①语言要简炼,逻辑性强,听起来顺理成章,且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②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可运用妙语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所谓妙语是指包括诗词、成语、谜语、谚语、谐音语、顺口溜以及歇后语等。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2]。如讲述物质过膜方式时,可将自由扩散比喻为坐滑梯,将协助扩散比喻为骑自行车下坡,将主动运输比喻为骑摩托车爬坡。 但一节课如果过多过滥地使用妙语,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聚焦在学习内容的知识重点上。因此妙语的运用要精心设计,用量适中。③语言有节奏,快慢适度,注意语气、语调,并有适当停顿。。④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师以自己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生物科学家的崇拜、为生物科学成就所激励而产生的激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教师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以自己丰富的、广博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机智、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3]。
(三)学习的成就感和喜悦感的建立——形成好的评价机制
如今的生物课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活动比例变高和问题串式的教学模式变多,故合理的评价机制就能更快的建立和扩大学生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好的、不错、真棒”的寥寥数语,也更不是课堂中一阵阵学生热烈的掌声回应,更多的是课后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也更体现在在课堂上对后进生、调皮捣蛋者的幽默式的批评和鼓励。特别要注意教师的提问用语,不能在提问某些学生时,强调“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很容易”等,这样会给学生很强烈的心理暗示:“我回答不上来,是不是很矬?!”,“我回答错了,會不会被别人笑?!”,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全场无人敢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出现“问题慌”。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有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课后会有一大堆的课外的问题向教师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的这种好学的精神而高兴,应对他们进行鼓励,自己也应尽力查找工具书或求教与内行,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决不可搪塞敷衍,给学生泼冷水[4]。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维,深入和刻苦的学习。在这种境况下,我们生物老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设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东义: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福建中学教学.1996.(4).16-17
[2] 陈磊: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福建中学教学.1998.(10).46-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崔魁龙: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兴趣培养浅探[J].教学与管理.2003.(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