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朗读

2017-09-11马英林

西部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基本要求训练方法朗读

马英林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可以说,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用举足轻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基本要求 训练方法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是啊,我们语文教师只要充分的摆正朗读的地位,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我们的朗读必将会真正地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这喧嚣的世界,独自绽放其本色美,犹如"灵秀之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个学生纯净的心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呢?就语文科的特性与语文科教学内容、目的而言,朗讀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 教师要告诉学生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

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值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現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 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有关研究表明,要做到流利地读,主要是扩大“视音距”。所谓“视音距”,是指在朗读过程中要先用眼睛看,然后再读,阅读心理学中把这种看先于读称为“视音距”。刚上小学的学生视音距几乎为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的丰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视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由于视音距加大,视知觉也渐趋扩大。这时,学生开始进入以词句为单位进行朗读的阶段,朗读不流利的现象也就减少了。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以语调为例,句子的语调主要有四种:升调,一般表示疑问、设问、反问等;降调,一般表示陈述、肯定、赞许、感叹等;平调,一般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曲调,一般表示幽默、含蓄、惊奇、夸张、双关等。

二、 教师要要求学生精读课文,在了解词句的运用中理解课文内容。

我们的教科书,是我们语言文字的典范。它那简洁的语句,优美的文字,把世间的万事万物描写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们在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特别是描写西沙群岛鱼多这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指导学生找出了“成群结队”、“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词句,再让学生朗读写鱼多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将这两个词句分别用在段头、段尾这个问题,经过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弄清了作者是意在分别总述,总结西沙群岛的鱼多。学习这一段的过程中,还知道了作者用“有的……有的像”的句式,突出了西沙群岛鱼的有趣特点,用“布满彩色的条纹”“一簇红缨”等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西沙群岛鱼的形状、色彩。在此基础上,我们出示了“有的……有的……”,“有的像……有的像……”等句式让学生进行练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要从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实效,决不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三、教师要告诉学生,掌握朗读训练要把握三条线。

(一)范读引路,点拨先行。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佳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

(三)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3)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朗读理解成简单意义上的“念”, 也有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技巧性和统一化,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这些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其实朗读是学生正式地,学习局面语言一个最重要的过程,是语文能力有序训练的过程。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严格要求。

猜你喜欢

基本要求训练方法朗读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克服品牌设计障碍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