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怎样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2017-09-11曾启泉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

曾启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上,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语文知识。可以说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间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这一问题,正确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衔接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语文教学 衔接

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增加,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学教师的教学速度相对较快,这样也就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许多知识点也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反复讲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电影的自觉性,主动的预习与复习语文知识,适应好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针对不同的年级,教师就要设计出不同的培养目标,找出教学中的侧重点,以此来满足新课改中的要求。第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会听,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好语文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会要求教师讲慢一点或是再讲一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听上出发,找出教学中的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听,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筛选与存储能力。第二,要培养好学生读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中并不是要求学生要死记硬背,而是要借助读来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思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喜欢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第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对于写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多动手,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只有真正做好记录与理解工作,才能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就提高了阅读的效果,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即便是进入到了初中阶段,也可以快速的适应好初中语文,跟上教师的脚步,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有效的学习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其难度上有了一定的增加,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也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应对好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设计出运完善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孙权劝学》的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搜索关于孙权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承担起以主导的责任,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中去,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同时还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修熬过。只有真正避免学生因为掌握不好知识点而不愿意学习的现象,才能转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与能力上出发,领悟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二、在初中过渡期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在初中阶段中教师要适当的降低教学中的难度

对于学生来说,在进入到初中阶段以后,很容易发现环境变化了,教材难度增加了,教师更为严格了。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出现了手足无措的现象。所以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适应阶段,保证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可取,从而产生出持续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就有可以转变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一片槐树叶》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避免直接对文章的深层次进行分析,而是可以组织学生来对文章进行理解,从而感受到内容的变化,明确学习语文的规律与方法。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测试以前来鼓励学生进行复习,通过与学生一起回忆与整理,来掌握好单元中的重点,从而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的内容,加深学习的印象。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差别,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出兴趣,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保持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说借助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刺激到学生的大脑,同时也可以活跃学生的感官,保证学生可以以活跃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受到语文知识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学生主动的集中注意力,关注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减少学习上的压力,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第一,借助趣味导入来进行教学。只有良好的开端,才能为成功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就要保证开端导入的合理性,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就要针对课文的内容来选择采取何種导入方法。如学生在学习《长城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雪中长城”“长城之春”等歌曲,通过音乐的感染来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怀。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通过理解与感悟来激发出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第二,借助朗读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朗读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活动中基础的教学活动之一。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想象与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上的衔接,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为中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保证衔接的准确,帮助学生适应好初中阶段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颜丹.浅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徐文忠.试论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J].青年时代,2015,(03).

[3]熊宁宁.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6).

[4]刘建霞,耿磊.找准问题症结做好教学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策略浅谈[J].学周刊c版,2013,(33).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五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