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2017-09-11邓惠玲李晓丽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邓惠玲+李晓丽

摘要:为了优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先后调研了甘肃省76家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大主线,提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课程体系,期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酒店管理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

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甘肃省共有15所高等院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其中本科层次5所,高职层次8所。兰州文理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等均有各自的课程培养体系。然而,酒店专业在甘肃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社会对于酒店人才的认知度受限因素较多,现在缺乏适应实际操作和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结合甘肃酒店现状开展了专项调查工作,重点围绕酒店行业对学生自身、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开展。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调查选取甘肃酒店分布较为密集、2016年酒店营业收入排名靠前以及位于甘肃主体功能区的6个地区、学生生源分布地区的76家饭店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三份:《酒店岗位工作任务》《酒店企业调研表》《酒店专业就业方向调研表》。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调研等方法。

二、调查内容

《酒店岗位工作任务》主要涉及工作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岗位技能、知识和素质等方面;《酒店企业调研表》主要涉及学生就业岗位群、人才需求情况、企业认为有用的课程,企业认为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等;《酒店专业背景和就业方向调研》主要调研甘肃省对于酒店的相关政策、酒店近三年岗位需求、学历需求、学生近三年的就业情况、薪资待遇等。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座谈、调查问卷、归类分析后得出调查结果如下表1。

四、重构课程体系

(一)重构课程体系

参照国家教学标准,在酒店兼职教师参与下,分析以上岗位能力和能力结构,我们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框架中的两类五个模块。在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又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人文、社科、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此模块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课中的专业基础课包括两个模块:1.要求掌握饭店基础知识;2.加强英语实践性课程。专业技能课主要突出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能力。选修课包括综合拓展和技能拓展模块,为学生未来的職业生涯上升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力求突出高职“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特点,授课环境将校内、外实训课程作为主体,课堂教学为辅助的思路进行,教师在教学标准尤其是实践课程标准做了大胆的创新,企业兼职教师的课程及考核有明确要求。模式也形式灵活,以讲座和实践形式出现。一在企业的配合下进校初期就开展了认知实习并有实践报告和考核;二是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进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循环式的对学生塑造职业素养,树立职业认可度。

此次改革确定了核心岗位及能力,并以此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趋于合理、突出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专业带头人发挥了作用,专职教师学历和职称结构提升,企业教师实际参与了教学,校企合作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2]张培茵.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3]章萍.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04).

[4]金长义,陈江波.德、美、澳、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06).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自筹经费项目(甘教财〔2016〕33 号),项目编号:2016B-195;作者单位:兰州外语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