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寄宿生的自理能力

2017-09-11更巴

速读·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寄宿生策略分析

更巴

摘 要:随着许多寄宿学校的不断建立,一批又一批的小学生住进寄宿制学校,开始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寄宿生活。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既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要管理小学生的寄宿生活,而学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开始面对和学会群居生活,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一些不良行为也加大了寄宿学校的管理难度,因此,本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寄宿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内容,培养小学生独立自强、团结友爱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寄宿生;自理能力;策略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有关联,将自理能力的教育渗透入语文教学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小学生自立、自强、自律的意识,并身体力行,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应当积极挖掘语文教学中这些知识,加强寄宿学生的管理,以培养身心健全的学生。

1生活自理能力含义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生活,是一种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在寄宿学校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小学生能够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会自我照料、自我服务并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其基本内容包括自己收拾整理衣服、背包,把自己收拾地干净整洁,知道随着天气的冷暖变化而增加或者减少衣服,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由于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2通过教材知识,让小学认识到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具体的知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一些与生活自理能力相关的知识,让小学生认识到加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课文《槐乡的孩子》的教学过程中,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换钱上学的事情,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突出槐乡孩子这些优良的品质。如在孩子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一边自由朗读,一边动笔将表现孩子们良好的品质的句子划出来,然后在课堂中相互讨论。如句子“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妈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教师问:“同学们上学用的钱是向爸妈伸手要来的吗?”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因为多数孩子是无法自己承担上学的费用的,当然这并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像槐乡的孩子们一样自己学会解决学费,而是要借此教育孩子们,要学会生活独立,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学习的是一种独立生活的精神和内在品质。又如句子“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教师问:“孩子们这么早就爬到小山上干什么呢?”小学生们联系上下文很快得出答案:“上山收集槐米。”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起得早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小学生回答:“是一种早起的、不赖床的习惯。”这样,教师可以顺势教育孩子要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从小形成自律的意识和生活习惯。

3创设环境,增强寄宿小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

创设环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或者生活环境,将自理能力的教育融入这个环境中,让学生亲身参与整个过程中,亲身经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相关自理能力的教育。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三位妈妈在井边打水时,对自己儿子的描述,前面两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各自优点,只有第三位妈妈没有说自己儿子的优点,然而当三位妈妈提着水桶往回走时遇到他们的儿子时,只有第三位妈妈的儿子接过了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一言不发地往家里走去。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问孩子:“你们帮妈妈提过水桶吗?”由于当代孩子生活在自来水的时代,可能还真的没有几个孩子有过提水桶的经历,就算是家里需要提水桶,父母也不会让小孩子去提这么重的水桶的,因此,孩子们可能会一致的回答没有提过水桶。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在周末回到家时,尝试着帮助妈妈提水桶,或者帮助奶奶洗洗衣服、扫扫地;当妈妈在做菜时,帮助妈妈洗菜择菜,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4言传身教,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言传身教的方式,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要有较为良好的、自律的生活习惯,能够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而不能光动嘴教育学生要学会做这个,学会做那个,自己的行动却跟不上,这对于模仿能力强的小学生来说,无异于会起到不良的“模范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生活过程中,注重以自身良好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在学校进行大扫除的工作时,教师亲自拿着扫帚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光荣的劳动中,亲自将一些重活、累活、脏活等解决掉,将一些较轻松的活儿交给学生处理,并注重指挥得当,任务的分配和安排合理有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一起帮忙移动桌凳、扫除垃圾、擦桌子黑板等。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豪感:这干净整洁的教室有我的一份功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理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5结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积极挖掘其中有利于增强学生自理意识和能力的知识,将语文教学与自理能力的教育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意识到增强自身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接受教师的自理能力教育,配合教师在实际行动中,培养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对于表现出色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坚持下去,保持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承华.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6(11):165-165.

[2]周军.如何培养寄宿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0):251-251.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寄宿生策略分析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