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阳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7-09-11陈天庆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党员

陈天庆

绥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中国布谷鸟之乡”、省级科技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贵州省“治安模范县”等称号。而今,绥阳县委顺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创新实践,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核心和统领,构建服务网络平台,整合了各类管理和服务资源,拓展了服务功能,健全了服务机制,使之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发展的载体,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

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整合党务政务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系列利民、便民活动。服务型党组织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反映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要求,符合当前形势与任务对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一是服务基层。就是积极转变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完善的党内服务体系,促进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互相帮助,改变过去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更多地强调任务和责任,而忽视实际困难和问题,党组织更多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忽视党员的权利;党员更多强调个人的得失,而忽视党员义务和社会责任等等现象,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整体合力。

二是服务群众。就是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构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生活服务需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人心推动科学发展。

三是服务发展。就是积极盘活党的组织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用推动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

二、绥阳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着力打造服务平台

在村级组织着力打造“五大平台”,即打造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信息服务平台,畅通农村信息渠道;打造便民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便捷高效;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打造保障服务平台,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通过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民利民、信息沟通、技术咨询、精神文化、創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广覆盖的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在机关单位着力打造“四型机关”,即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廉洁型”机关。通过建设“四型”机关,切实树立起依法履职、运转高效、行为规范、公正透明、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努力使机关干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依法行政更加规范,行政效能有较大提升,确保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二)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是“民管委”机制。“民管委”是“群众民主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简称,它是在村党总支领导和村民委员会指导下,以片区党支部为领引,带领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自治组织。“民管委”成员是由广大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民主选举产生,下设人口管理、民主评议、党群互助、禁毒安全、纠纷调解、设施维护、群众维权、产业发展、三关工程、寨务公开、卫生监督、事故应急、治安巡防等十多个分小组。通过这一组织形式,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互帮互助、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两选三制一评议”机制。“两选三制一评议”主要内容是:在保持现有村(居)设党总支、村委会的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村设总支,村民小组(居民小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产业链上建设党支部或党小组,优化了党组织的设置,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选举出党支部书记、委员、党小组长以及党代表。同时,以“海选”方式,民主选举村民组长、村民议事会成员、村监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分别组建村民组议事会、村监事会、村民代表会。为确保各级自治组织能充分发挥作用,建立了党支部、党小组民主议事会提议制,村支“两委”审议制,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制“三项制度”;实行了“一项评议”,即年终村支“两委”要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述职述廉,由村民代表进行民主测评,并根据测评情况对班子进行优化组合,保障了自治组织的运行效果。

(三)着力打造服务载体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推动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概括为“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四句话,简称“富、学、乐、美”。“四在农家”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农村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以“五通三改三建”和“八个一”为切入点,引导农民走既文明发展、又发展文明的全面小康之路。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绥阳县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按照“五个转变”“六个创新”的原则和“全境域”理念,全面深化“富学乐美”创建内涵,以“四个注重”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四)着力“四大提升”惠民生

一是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潜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能、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为重点,改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开展民情大走访,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奠定了基础。二是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动力。结合“好声音·小喇叭”宣讲活动,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意愿为目的,以院坝会、群众会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村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三是着力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结合党员培训活动,以服务群众、发展民生,做好群众工作为已任,提高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健全各项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充实培训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四是着力提升与群众心连心的凝聚力。利用干群联系卡、结对帮扶,从根本上解决了干群“疏远”的昨天,实现了干群关系“亲密”的今天,使群众与干部零距离。干群结亲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借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扶贫帮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三、推进绥阳县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服务理念

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为群众服务的直接责任,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理念,要始终牢记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各级组织都要从讲党性的高度出发,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和关切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做好工作的原动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群众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和工作成效。

(二)强化服务功能,创新组织架构

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和作用,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功能定位,把握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针对性,在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组织所必需的层级式结构的同时,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限制,根据服务需要,构建更加精简、扁平、弹性的组织体系。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我们工作的价值追求和衡量标准,把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率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为基层着想、为基层服务的工作力度,形成上下同心合力、多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方面形成强大的合力;积极探索“群众信息服务站”、“群众说事室”、“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诉求受理、困难救助、无偿代理等全方位服务。加强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建立一套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