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17-09-11程敏蝶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程敏蝶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充分调节小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探求新知;巩固新知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是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载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等特点,将知识学习与趣味性相结合,能够充分调节小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扩大信息容量,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美学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一、制作生动形象的画面和艺术效果

小学生对活动的画面向来都比对静止的画面多一份新鲜感,而平常图画中的动势毕竟仍是一种定格,经常限制了小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要想使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个性的形象跃然于屏幕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就能轻易做到。例如:笔者在《把人脸的特点表现出来》一课中就利用FLASH动画设计了一个跳跃于屏幕上的人脸,由于小学生以往看到的人像照片都是静止的,见到如此活动的大脸顿觉新鲜,再加上每一个五官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极大地缩小与放大,学生可以任意地操作设计五官的大小与形状,学生的显示屏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个特点突兀的“大眼睛、小嘴巴”或是“小眯眼、招风耳”……。设计“能动的五官”这一特写镜头,是为了突破“找准特点”这一难点,使孩子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体会“夸张”与“变形”的乐趣。这样的训练设计,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力,让教学难点在学生带着专注神情点击鼠标的瞬间迎刃而解。同时,在WINDOWS附件里的画图里有许多绘画工具,油画棒、蜡笔、毛笔、水彩笔、钢笔、色粉笔、炭笔、喷枪等,每一种工具都有各自不同的笔触效果,调色板上的色彩种类之多更是商店里所买不到的,每一个色系里都有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可供选用。学生可以抛开携带各种复杂绘画材料的烦恼,体验各种电脑绘画工具所带来的特殊艺术效果,在使用毛笔或喷笔时,可以感受国画水墨的渲染效果;在使用油画笔时,可以体验笔触的厚重畅快;在使用炭笔时,可以感觉线条的粗旷奔放……,这些对于一切都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来说,会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

二、提供欣赏需求的丰厚储备

以前要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需要查阅大量书籍,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影像片断,进而再制作挂图、幻灯片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只要把储存有美术欣赏资料的U盘插入电脑,学生们就会在投影机或是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欣赏到图文并茂的清晰流动的图案。例如:笔者在讲授《画画祖国的古建筑》一课时就查找了许多古建筑的图片资料,按照建筑时间的顺序把图片编在了一起,好像是带着学生把北京故宫、上海大观园及一些名塔古寺游览了一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地域里,领略了无限的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内涵,遇到欣赏名家名作,既可以整观其大效果,还可以进行仔细的局部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名家风范,感叹艺术家们的精湛画技,继而引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准备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要求教师把握教材内容,根据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多媒体CAI,创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利用素材库及网上下载的色彩眩亮的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设置操作性练习,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美术课小游戏,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真正体会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乐趣。

三、创设主动探求新知的情境

教师在美术授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笔者在讲授《彩点点》一课时,通过电脑动画展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图中隐藏着一组用彩点构成的动物和植物图案,让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随着图片逐渐放大、缩小,画面逐渐变得清晰,一幅幅图学生猜得又快又准。课堂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笔者抓住时机,揭示课题:“神奇的彩点点能组成漂亮的图案,你们也想成为用点来画画的小魔术师吗”,学生有的瞪大了眼睛,露出天真的微笑,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接着引导学生欣赏大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的下午》,画中蓝蓝的湖水,金黄的沙滩,浅绿色的丛林,穿着时尚的游客,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修拉开创的用彩点点作画的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怎样用彩点点,用了哪些工具,彩点点在画中有哪些变化等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学生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演绎主动掌握和巩固新知的情境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或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或思维受阻时,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秋天》一课教学时,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不够强,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因此,笔者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学生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也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信息技术,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強烈的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耀丽.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情报杂志,2015.

[2]徐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日常化问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