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生命观的现代教育价值

2017-09-11岳悦

祖国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大学生

岳悦

摘要:当下大学生普遍生命价值意识淡薄,因此有关生命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等种种因素的限制,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完善、生命教育实践缺乏的问题。孔子是中华文化源泉之一的儒学教育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孕育了多种发展的可能,高校可以从孔子生命价值观念中寻找理论精华来充实大学生生命教育理论,进而使之运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生命教育 孔子生命观 大学生 生命价值

教育本应该对人的生命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正确引导作用,除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高校教育更是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体系建发挥着最直观最重要的影响。校园本应该是充满着理想信念和青春活力的一片净土,可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校学生自杀、他杀以及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高校生生命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丢失。究其原因,是高校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出现了问题。在更多地强调发展与追求利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高校教育更多的是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灌输,缺乏一定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校若要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价值理论与当下实际相结合,在借鉴孔子生命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

一、孔子生命价值观的积极内涵

孔子所开创的儒学,其生命观的主要核心就在于“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子认为生命是天地自然所孕育的,其存在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所以天地之大德就在于此。万物皆富有生命力,正是因为有了各种生命体的存在,世界才会更加美好更有意义。因此,在孔子看来,就算是伐树狩猎这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留给鸟兽树木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使其生物多样性不至于遭到破壞。但是相对于其他,孔子更看重的还是人类的生命“天地之性,人为贵”, 孔子贵人,因为人有气有声有知且有义,乃万物之灵,生命更为珍贵,因此对人的生命高度重视和珍爱。这也是其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价值的体现。但是以人为本思想并不只是注重个体自身生命的价值,更要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不能珍惜保护他人生命,但也要做到不伤害他人生命,要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这便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思想价值观念得核心,这也正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对高校的生命教育具有正确的引导价值。

百善孝为先,孔子看来,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天地之间的大道。更因《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所给于的,孝敬父母首先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生命不受伤害,因为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自己的,是父母所赐予的,然后经天地万物的滋养而得以生存发展的。因此我们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背负着保护身体的义务,不能轻易做出伤害和毁灭身体的事情,同时更重要的我们还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自然,孝敬父母并且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也是孔子的死生价值观的体现,在孔子看来,死亡是必然的、无法逃脱的命运,有生就有死,人无法左右。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有价值。正确的认识死亡,把握死生的规律,了解死亡的意义,才可以更加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可以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从容不惧。

二、孔子生命观的当代教育价值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报道层出不穷,其生命意识之淡薄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历史社会的因素,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溺爱的环境中,独立自主的能力降低,在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处在校园较为单纯的环境下,经历挫折较少,心智都较为不成熟,因此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侵蚀,其生命价值观就容易偏离正确方向。

其次就是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体系较为不完善。

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生命教育属于新兴教育,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因此不知如何入手,进而就影响其推广和具体的实施。在这一点上,高校教育者其实可以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循循善诱,徐徐推进,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们灌输正确的生命观教育。孔子生命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人生哲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从学习孔子的思想入手,进而推进其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理念。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生命观理念,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处理对待而不是采取消极逃避的办法。因此对先秦儒家孔子生命观的重视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方法来源。

在学习运用孔子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应该将其精华与当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孔子的生命哲学思想首先是重视和尊重活着的生命。只有以存在为基础,才会有继续发展的可能,高校生命教育首先就要让大学生重视生命的本真,才能进一步是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大学生也只有在尊重自己的生命,在满足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精神目标,然后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要直面生死问题,当前不仅是高校包括我国社会都对死亡教育抱着回避的态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很忌讳的事情。这样的态度并不正确,因为只有正确的认识死亡,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性,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更加勇敢更加淡然。同时,只有正确的认识死亡的意义,才会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活在当下。孔子也曾说过“死生有命”,生与死天命所归,要坦然面对。正确的生死观念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拘泥于眼前的困境,而是放眼未来,把有限的生命用来追求更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命教育问题是社会对教育所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孔子生命价值思想的内容不仅可以作为生命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思想来源,同样其所体现的积极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正确引导作用。面对传统文化,摆正心态,借鉴学习孔子的生命教育观念,在圣贤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

参考文献:

[1]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2]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郑晓江.生命与死亡——中国生死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加强国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课堂:生命价值的体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