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舞蹈创作观念研究
2017-09-11和梦雯
和梦雯
【摘 要】新中国初期的舞蹈,一般泛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前的十七年。这十七年的中国舞蹈,经历了启蒙文艺与革命文艺后,开始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文艺理论方向转变,反映出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舞蹈观念的意识反馈。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初期舞蹈创作的研究,从而为中国舞蹈历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舞蹈;创作观念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160-02
一、对中国民间舞的继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民间舞的艺术创作灵感要来源于人民生活,反映民族特色,因此,舞蹈创作者对民间舞蹈内容进行提炼、对传统舞蹈形式进行改造。例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创作的大型舞蹈《人民胜利万岁》,采用民族民间舞形式,吸取各民族的舞蹈风格,结合新中国新面貌,摈弃传统舞蹈中的消极因素,通过整合再创造,赋予中国民间舞更加积极、健康向上的新内容。
虽然在建国初期舞蹈能够保证客观、真实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追求舞蹈作品创作数量的同时,一些舞者只重视对传统舞蹈形式进行创新,造成“形式主义右倾”现象,不考虑民族舞蹈的内涵,使舞蹈创新过于武断。可见,舞蹈创新的前提,是舞者对传统民间舞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另外,在舞蹈形式创新上,不能急于融合,例如不考虑中国民族舞的客观需要,只为一味求变而融合创新,将外国芭蕾舞融入中国民族舞蹈中,这会造成舞蹈内容的混乱,使舞蹈形式不伦不类,在失去中国民族舞自身美感的同时,也不能对芭蕾舞进行有效了解与学习。因此,新型舞蹈创新的根本不是建立在虚幻的形式感上,而是扎根于传统舞蹈的土壤里,经过长久孕育结出新形式舞蹈的丰硕果实。
为了更好继承民间传统舞蹈,要求舞蹈创作者应从生活中不积累素材,丰富自身见识,使舞蹈创作结合实际、立足生活,从而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富有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同时,更有舞蹈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民族舞与中国社会现状结合并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舞蹈受到当时苏联芭蕾舞和苏联红军舞蹈的极大影响。通过苏联红军舞蹈的创作形式,引导我国民间舞新的创作方向;通过对苏联芭蕾舞剧的了解与学习,启发我国民族舞台剧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可见,当时的苏联舞蹈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是深远的,且意义重大。
例如,《和平鸽》是最能代表新中国初期民族芭蕾舞风格的剧目,它是我国舞蹈创作者本着对传统民族舞蹈继承与创新的原则,融合了苏联芭蕾舞剧形式。与此同时,由于民族芭蕾舞剧在中国形成不久,舞蹈表演者缺少舞剧的演出经验,在表演中存在很多不足,内容多与中国当时的思想文化不相称,造成这种演出形式不能被当时主要观众群体所接受,这种现象的产生激发了舞蹈界人士对什么是适合中国社会的舞蹈形式展开了探讨。
1953年,《不断发展中的传统舞蹈艺术》《从生活出发、向传统学习,加强艺术实践》这两篇文章相继发表,文中指出了我国舞蹈创作者在创作民间舞蹈时,常采用“形式生搬硬套、动作死板罗列”的手段,从而造成舞蹈脱离现实、脱离政治。著名艺术家胡果刚认为:“成熟的舞蹈艺术形式,必须服从部队总体政治任务,并能体现出中国战士的英姿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达到活跃部队氛围、鼓舞士气,以及激励自己团结同志去战胜敌人的目的。”胡果刚先生的理念,一方面明确了中国舞蹈创作的方向,另一方面,为部队舞蹈在中国传统舞蹈继承与创新上提供了理论基础。[1]
1956年,毛主席在《人民日报》有关民族舞蹈的讨论中提出:“任何艺术的基础理论都存在重叠与共通,而其表现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在学习外国艺术长处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我国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这就要求艺术家在不断学习积累中,孕育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部队舞蹈的创作不断吸取传统民族舞蹈优秀的部分,丰富部队舞蹈内容,使其在中国舞蹈中具有重要性与独立性并存的特点。建国初期,艺术家认为,“部队舞蹈是从战士里生长出来的,它的创作与内涵不能脱离战士的生活与情感,它的创新与发展不能离开战士的认可与反馈。”[2]
新中国初期舞蹈的创作风格与形式是当下舞蹈界的普遍议题,许多艺术家认为,中国舞蹈艺术形式不能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必须扎根于我国传统舞蹈的土壤中,吸收外国优秀舞蹈的长处,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对舞蹈形式与内容进行继承发展,进而起到促进中国舞蹈繁荣发展的作用。
三、在特殊社会背景下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为了使新中国初期的舞蹈能够贴合时代特色,文艺工作者在舞蹈方面的创作深受当时政治现状的影响,使舞蹈作品具有政治倾向、政治主题、政治思想鲜明的特点。例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天马工作室”创作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舞蹈,都在舞蹈立意中融合了当下的政治意识。在1956年4月党中央召开的“讨论十大关系会议”中,因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我国文艺发展呈现出短暂的繁荣景象,舞蹈创作形式与对舞蹈的评价在短时期内不受政治的影响,促使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在正确文艺思想引领下,创造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尤其是“红色芭蕾舞”系列,丰富了我国的舞蹈种类,为我国民族舞蹈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现代舞关键性的十年,其规模化、专业化、体制化模式已初步具备。由于受到“以工农兵为题材的舞蹈才是符合毛主席思想的优秀舞蹈作品”的影响,使民间舞常与实际脱节,存在夸大、捏造的问题。当时人们深受“浮夸风”的影响,舞蹈行业“闭门造车”,不接受任何批评指正。关于这一点,中国舞蹈艺术家邢浪平在《略谈在舞蹈批评工作中的某些倾向》中这样说:“粗暴武断、主观主义是存在于舞蹈艺术批评工作的主要问题,其根本是主观主义思想严重,遏制着年轻舞者的创作热情,严重阻碍舞蹈事业的发展。”
從1958年起,随着“大跃进”理念的提出,导致“文艺服务政治”现象极为严重,但是在“文化创作要走向群众”的影响下,客观推动了舞蹈创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1959年,《舞蹈》专栏讨论“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对舞蹈创作的指导方法,使得舞蹈创作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形成“只有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统一才是优秀舞蹈作品”的“右倾意识”,这使得20世纪60年代,舞蹈在“反右”思潮的影响下,又陷入了一轮冲击之中。
综上所述,建国初期舞蹈的创作方向,一方面是依托国家政策方针,使舞蹈实践与政治要求相符;另一方面,中国的舞蹈创作离不开对传统舞蹈的了解,以及对创新形式的实践,使得新中国时期的舞蹈具有同文化背景、政策方针,以及生活实践相互关联、相互统一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健昕.新中国初期舞蹈创作观念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5):79-83.
[2]刘思娅.试论文革时期中国“红色经典”舞蹈的演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舞蹈学[J].东方教育,2015,(4):555-5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