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视域下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分析

2017-09-11杨瑞

魅力中国 2017年35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摘 要: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个性心理等产生巨大影响,在给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严峻挑战。网络舆论对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运用网络舆论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必须采取正确的引导策略:溯本清源、搭桥治桥、自律他律,从而促进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核心价值观以来,上至国家每日要闻,下至街巷标语,全社会学习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十分浓厚。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集交流、购物、娱乐、获取信息和传播舆论为一体的媒介工具,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深入高校,青年学子成为网络文化生活主体,网络舆论也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实生活的实践证明,舆论已成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和思想行为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

网络舆论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高校核心价值观的推进,同时,其负面导向也为培育工作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舆论导向,让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论,以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对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面效应,消弭其负面影响,成为我们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溯本清源——纯化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主体

第一,从“把关人”到“引路人”,加强网络舆论源头的引导。扶植网站的“国家队”,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用主流的声音引导舆论。网站的“国家队”是指国家和地方重点扶植的新闻网站及传统新闻媒体的网站。虽然网络传播中主体多元化,但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国家与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传统媒体网站无疑具有这种让人们信赖的权威性与品牌优势。政府可以在资金、政策上对国家与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给予扶持,形成一支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网络媒体,实现对网络传播监督与控制的阵地。并通过提高政府自身的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一体化的网络新闻事业管理体制,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来努力掌握网络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第二,高扬主旋律,占领高校网络主阵地,引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内容众多,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尽快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网络,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民主性等特点,大力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其抵御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在高校网络中建立自己的舆论阵地,对网上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在把握学生思想动向的同时,主动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赋予其中,注意引导。由于高校网络舆论反映的大都是大学生思想上、认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解答往往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舆论的引导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将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旋律与当前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其吸引力、说服力、引导力,从而巩固其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三,建立网络舆论预警机制,“预引结合”。舆论方向的引导重要,舆论预警同样重要。通过网上调查和舆情分析来准确把握社会热点和大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情况,如冲突性强、政治性显化、伦理道德失衡的焦点问题。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研究,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形成含金量高、参考价值大的深层次信息。要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实现预警机制的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一系列预警机制和工作,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舆论方向,在高校主流论坛上进行观点的剖析和深化,使大学生对其有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防止被负面的舆论导向所干扰迷惑,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预防与引导并行。

二、搭桥治桥——健全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介体

第一,通过健全网络文化管理,规范制度来加强网络舆论规制,引导大众传媒行为。网络具有自由、交互、虚拟、快捷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也给网络规制工作增加难度。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演变成网络犯罪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加强网络监管,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防火墙,迫在眉睫。大众传媒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导向作用。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和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加强网络舆论规制。一要构建法律防线。针对当前网络世界的病毒、色情等有害信息,大规模发送垃圾邮件及网络短信定制“陷阱”等信息安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应加快建设对互联网监控和管理的法制体系,牢牢构筑法律防线。二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必须担负起统筹决策、宏觀管理的职责,构筑防线,对各类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三是要通过技术支撑来净化网络舆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自我控制能力,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逐步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发生。政府应积极推广智能型自动控制、过滤软件系统,利用主干路由器关键词阻断等高科技手段对各网站随时浏览跟踪,实行实时动态化管理。

第二,加强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网络舆论的不断发生,离不开网络媒体的广泛参与。网络负面性舆论的不断存在,使得加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因此,在网络舆论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提高网络媒体职业素养,强化网络媒体的网络行为自律意识教育。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互联网站和网络服务商遵守行业道德公约,不制作、不传播有害信息,不链接反动、色情网站或网页,并通过开展创建文明网站、开设文明频道、评选文明版主的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加强网络社会的伦理建设。要求网络媒体既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来获取利润,维持网站生存,又要始终坚持新闻媒体的政治导向和保证功能,坚守自身捍卫社会良知的道德底线;既要以更加积极、健康、丰富的娱乐休闲内容来满足网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要努力提升文化的内涵,陶冶网民情操,肩负起网络媒体引导网民积极向上的责任。endprint

三、自律他律——优化高校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舆论客体

第一,树立正确的信息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解析力和舆论分辨力。“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面临信息“污染”时,主体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当前学生网民的信息素养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网络信息有效选择和资源合理利用,因此必須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一是要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大学生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二是要培养大学生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特别是从众多的信息中如何筛选、分析和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网络传播中各种信息纷繁复杂,这种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引导大学生加强理论素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舆论鉴别力、解析力和抵御力。在教育途径上可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和其他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增强对网络空间信息的判断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同时在信息发布与传播方面恪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制作、传播对社会、他人有害的信息。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解析力和舆论分辨力,并理性表达自己的言论、观点。

第二,注重网络道德教育,促使网上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除了信息素质教育和技术上的控制外,在网络用户中也应广泛提倡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文明素质,加强对上网者自我约束。任何一个正派文明的人都应该自觉抵制来自任何渠道的信息垃圾,并自觉维护网络信息的健康。同时加强他律,加强对学生网上行为监控,鼓励学生发现不健康、不道德的网上宣传后,立即向学校网络管理部门报告,及时、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促使网上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要充分重视和运用网络传播技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倡导健康网络文化,积极引导大学生懂是非、明荣辱,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形成。可以通过网上班会、新闻专题、在线访谈、Flash动画故事、DV宣传片等多种形式,营造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结合国内外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在网上开展一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例如,结合“人肉搜索利弊谈”等热点问题,增强大学生识别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抵御不良网络舆论信息的诱惑,推进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谭萍.中国网络舆论现状及引导方略[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13.

[2]王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15.

[3]彭俊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36-38.

作者简介:杨瑞(1994—)女,云南玉溪人,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