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琵琶曲《彝族舞曲》艺术风格
2017-09-11鲍慧梅
鲍慧梅
【摘 要】琵琶曲《彝族舞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篇幅较长,是全曲的主体,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感叹式的音调、时起时伏的音浪,抒发了压在他心底的无限感慨之情。这一段运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以深化主题。第二段以摭弹的指法奏出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朗。第三段速度更快,铿锵有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
【关键词】琵琶曲;《彝族舞曲》;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77-01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当时刚刚穿上军装的王惠然跟随部队文工团在滇西南一带演出,并先后深入到彝、苗等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学习、采风,一路上饱览了十万青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在与当地人民的交往中,他学习了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和舞蹈,这一切在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同时,也为创作《彝族舞曲》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经过长期酝酿与多次修改,诞生了这首风格新颖独特、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以浓郁的民族特点、强烈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彝族青年质朴、健康的情操和追求幸福、欢乐的炽热感情。乐曲既有诗情画意的轻歌曼舞,又有粗犷开放的热情欢歌,它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彝家山乡风俗的动人画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成功之作。
该曲在借鉴三部曲式结构的同时,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多段体展衍的手法,使对比段落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分为9个段落。
第1段是乐曲的引子。羽调式,2/4、4/4混合拍子。它首先在调式主音上慢起渐快地展开,随后上方小三度音和五度音的出现,给人一种缥缈之感,犹如看到了朦胧月色下那烟雾缭绕的美丽景色:
随后,琵琶以双弦在低音区演奏深沉如歌的旋律,它源自彝家著名的山歌调【海菜腔】,像是月光下树影婆娑的彝族山寨响起悠扬的葫芦笙,召唤着彝家青年男女聚合在一起,一个欢乐的夜晚在祖国西南边陲开始了……
乐曲的第一部分(第2段)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这个富有歌唱性的主题音调是根据彝家民间乐曲《烟盒舞曲》(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改编而成的,它在琵琶的中音区出现,淳朴深情的彝族音调中,饱含着一种醉人的韵味。
这段旋律优美轻巧,节奏平稳,富于舞蹈性节奏律动特点,演奏上较多地运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并配合着强拍上的低音烘托。作者出色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琵琶文曲中“推、拉、吟、揉”的技巧,使余音得到了充分的美化,格调分外动听。它在琵琶最有光彩的音区上,把东方民族特有的细腻、含蓄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塑造了彝族少女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音乐形象,描绘了姑娘们轻逸俏皮而又略带羞涩的舞姿。这段旋律经过变形展开后,又重复出现,构成乐曲第一部分的小三段结构。这里既有音乐中短促节奏和舒展音型的对比,又有技巧上弹挑和长轮的区分,把琵琶细腻委婉的特色展现得异常动人。
乐曲的第二部分(第3-6段)是快板部分。应用多段体结构创作,舞蹈型的主题是第l段主题音调的变奏和发展,抒情性的旋律则来自引子素材。
欢快粗犷的音乐节奏和刚劲有力的音调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弱拍上扫弦的应用则增强了切分感,描绘出彝族青年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强悍的舞姿。隨后,下行的音调使音乐趋向柔和,并引出一段悠扬、流畅的旋律:
这段旋律音调相当优美,“四指轮”技法的应用,形成了柔和的伴奏声部,与舞蹈性主题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欢腾的气氛中更烘托出柔情的描绘,仿佛彝族姑娘们如仙女般自天而降,飘然加入到群舞的行列。
之后,作者借鉴民间锣鼓的节奏型,对主题音调加以变奏发展,用扫弦反复强调着一个节奏重音,使热烈气氛得以渲染,描绘了群舞的场面。接着,音乐转入节奏强烈的快板乐段,由琵琶在最低音区奏出强而有力的节奏,彝族青年粗犷的气质与前后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一音调在音区上的逐步上升,情绪越来越高。最后,在高音区以快速十六分音符和轮拂的手法,将彝家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乐曲的第三部分(第7-9段)是引子与第一部分慢板音乐的变化再现,柔美深情的音乐充满了倾诉性,似在抚今追昔,内心洋溢着幸福之感。作者运用琵琶的新技巧演奏出的多声部音响效果,更将这种复杂且难以名状的内心感触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乐曲的尾声中,引子音调在低音区上以“四指轮”技法奏出,仿佛远处的笛声时隐时现,山寨被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下。最后,琵琶在主和弦上快起渐慢、由低到高的一连串琶音和轻柔的泛音,是那样的宁静、清澈,人们踏着月光渐渐地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