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7-09-11阳廷信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问题尊重

阳廷信

摘 要: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把留守儿童很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给孩子成长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心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尊严,享受幸福,我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尝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尊重;心理品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不同问题,而心理健康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接送或看望时,就会产生孤独感,仿佛自己受到了冷落,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自卑感,容易产生、“抑郁”、“沮丧”、“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如果此时,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广泛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对他的温暖和关爱,情况就会大為改观。如在班里进行“父母在外我能行”、“做独立的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甚至可以请留守儿童到自己或同学家里一起吃饭、过节、过生日等,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沟通彼此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用鼓励的语言,特别要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开展活动,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与人交往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合作愿望,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以个人为单位的硬笔书法比赛、棋类比赛、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比赛等;或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题竞赛、拔河赛、接力跑比赛等。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特别地给予留守儿童以关照,鼓励他们勇于参加,争取夺冠。赛后总结,一旦发现他们的亮点,热情地激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快感,树立信心。

三、抓住机会,培养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协调与同伴的关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一旦受到很小的挫折,表现的心理比较脆弱,承受能力差。应该怎样培养寄宿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以为: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在班干部的任用方面我采取了“班干轮换制”,并设置多种“班官”职位,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发挥领导和管理潜能的天地。如笔者班上原来的班长因为不能继续担任班长,变得闷闷不乐,甚至产生了转学的念头,为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与成绩,然后讲明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别的同学也有机会得到锻炼,同时也让他看看别人是怎样当好班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领导与管理班集体的水平。渐渐地,他明白了我的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渐渐能够坦然地对待各种得与失。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绝不是好事,有时还故意给孩子制造些小挫折,这对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信念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留守儿童毕竟是未成年人,具有可塑性,孩子正处在一种成长的困境中,在困境中要看到希望,孩子的未来仍然是辉煌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往往只愿意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往往一陷入困境就觉得末日来临,感觉自己没有了前途,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对一些陷得比较深的孩子,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给予贴心的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其树立信心,例如,给他们讲述名人成功的故事、分析名人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必要的时候,还应结合思想品德课,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排除孩子心理上的疾病,矫正孩子不良的心理行为,培养他们对残酷现实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的坎坷,磨砺自己,锻炼意志,逐步树立“明天会更美好”的信念。

每个留守儿童的背后都聚集着一群人的目光,他(她)也是父母一辈子的希望,做好每一个留守孩子的管理教育工作,都会影响一方人。因此,我们应给留守儿童营造平等、友爱、互助的温馨氛围,让全社会的爱不断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能够和别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阳光下健康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问题尊重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