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研究
2017-09-11陈晨
陈晨
摘 要:啦啦操作为一种时尚、阳光的体育文化,从风靡于赛场,到流行于校园,已经成为独特而亮丽的校园文化。文章首先从体育文化分层的角度,分别对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明确啦啦操精神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建立健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制度,依托竞赛平台发展大众啦啦操行为文化,扎实做好啦啦操物化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校园啦啦操;啦啦操文化;啦啦操运动;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3.026
1引言
啦啦操作为一种时尚、阳光的体育运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大中小学里迅速流行起来,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也得到了相关学者的关注。纵观现有关于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探讨方面的研究较多,比如邵文兴(2015)认为,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能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促进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角色等[1]。再如胡胜昔(2015)认为,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功能,一方面,啦啦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主体,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啦啦操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啦啦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提高校园文化的艺术审美,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最后,啦啦操竞赛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契机,能够提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平台,能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交流[2]。这些研究为啦啦操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支撑,有着重要的理论引导意义。
而以上提及的研究均是从建设校园文化的角度,而不是诸如“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发展策略”(王慧莉,2013)[3]、“加强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赵红,2015)[4]等从建设啦啦操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啦啦操作为新兴的一项运动文化,从风靡于其他项目比赛的赛场,到流行于大中小学校园的活动,已经成为独特而亮丽的校园文化。由此,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研究课题。故本文试探性地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对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进行试探性探索,以期为啦啦操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理论支持。
2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内容结构
校园啦啦操文化是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项目的角度,也属于体育文化的一种。从不同的角度,体育文化有不同的内容分类,比如按层次分类,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其中五分法有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艺术文化[5]。在此,本文比较认同王慧莉(2013)[3]的分析框架,故借鉴其理论,本文将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内容结构分为啦啦操精神文化、啦啦操制度文化、啦啦操行为文化和啦啦操物质文化4 个方面进行探讨。
2.1啦啦操精神文化
在文化体系结构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事物的文化表现,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啦啦操运动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它需要的是团队精神,从而最终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只有达到了这个层面,啦啦操运动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現,没有啦啦操运动文化就没有未来啦啦操运动的产业和效益,就没有阳光体育文化自觉[4]。
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表现多种多样,比如在啦啦操运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审美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等,均是啦啦操精神文化的内容。
2.2啦啦操制度文化
一般来讲,制度文化是中介文化,处于内在的精神文化与外在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是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的有效过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立与否、健全与否,直接决定着精神文化的效应发挥。
校园啦啦操制度文化主要有校园啦啦操的组织管理制度、锻炼保障制度、竞赛表演制度等,主要表现为啦啦操运动的传统、啦啦操竞赛的制度、啦啦操参与的保障、啦啦操培训的模式、啦啦操机制的完整等。要想使校园啦啦操文化健康持续地发展壮大,必须有制度层面的保障,才能使校园啦啦操文化的作用得到应用的发挥,以更好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2.3啦啦操行为文化
从运动实践的角度,行为文化可谓是体育文化所追求的主要外在表现。运动实践是体育的最核心价值的归结点,可以说体育的所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最终均是通过运动实践来体现的,没有运动实践,就无从谈体育。当然,体育行为文化绝不单单只是指体育运动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同样,校园啦啦操行为文化不仅仅指啦啦操队员学生在啦啦操运动过程中的行为,还表现啦啦操学生、啦啦操教师、啦啦操伴奏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行为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总和。就实践来看,校园啦啦操行为文化具体表现为啦啦操学生队员、教师教练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啦啦操教学、锻炼、训练、比赛或表演中所展现出来的风貌、素质、作风等文化特征。
2.4啦啦操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最外层的文化,是显性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化,行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物化。物质文化是校园“啦啦操体育文化的‘硬件,而啦啦操物质文化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啦啦操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3]。普通来讲,校园啦啦操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啦啦操运动相关的服饰、器材、标语、队标、队旗、图书等物质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关注体育物质文化时,应该注意“体育物化文化”[6],物质文化不仅仅是指现实物品,还包括有形的电子物品。
3校园啦啦操文化的建设策略
3.1提炼精神:明确啦啦操文化的作用与地位endprint
一般来讲,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啦啦操运动所体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审美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欲较为全面系统地建构校园啦啦操文化,首先要根据体育文化精髓、依据啦啦操项目特质、按照学校实际情况,相对系统地总结啦啦操精神文化。
但仅全面总结,尚不足持续建立特色的啦啦操精神文化,欲较好地明确啦啦操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生活的丰富等作用,明确啦啦操文化的地位,则需要提炼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比如,依据项目特质,从节奏表现和集体造型的视角,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欢快阳光之美和集体合力之美。这些精神价值对观众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使人直观地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和集体的合力,这就是对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的提炼。
3.2建立制度:健全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机制
良好健全的制度是事物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校园啦啦操制度文化,是校园啦啦操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推动力。校园啦啦操发展制度主要包含校园啦啦操机构的建立、人员的配备、设备的支持、政策的保障等,比如成立相应的啦啦操运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的啦啦操师资;提供专门的啦啦操场地器材;制定专门的啦啦操训练、竞赛等管理办法或措施等。当然,此处的“健全”是相对来说,并非说精细到方方面面,比如领导小组、师资、场地器材等也是可以与其他相关项目相融合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从管理层面,相關部门和人员首先应该推动省级层面的校园啦啦操运动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校园啦啦操比赛和其他发展活动,而后市级、县级等层层作出相应配套的校园啦啦操运动发展制度,以此保证校园啦啦操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周玲等提出,“为促进各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技术提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管理部门、校体委、啦啦操协会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啦啦操活动,如比赛、表演”[7]。
3.3强化行为:依托竞赛平台,发展大众啦啦操运动
校园啦啦操文化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支撑平台。从学校的角度,比较规规矩矩的平台是啦啦操课程的设置,也即体育课内容为啦啦操教学与训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育课程的平台是啦啦操得以稳步发展的良好平台。但如果要想使校园啦啦操文化真正有活力地发展起来、拓展开来,仅仅依靠体育课程是不够,还需要有相应的竞赛平台。
校园啦啦操的竞赛平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啦啦操比赛,也即专门的啦啦操比赛,相应的组织和部门组成啦啦操队参赛;另一种是诸如篮球、足球、排球等比赛,啦啦操运动在这类比赛中扮演中表演的角色,起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对烘托体育赛事的气氛有着较好的效果。在竞赛平台之外,如果有啦啦操社团或协会发展成熟的话,还应该建立起大众啦啦操运动的平台,比赛表演——课程教学——自发锻炼“三结合”是校园啦啦操行为文化的理想发展模式。
3.4保障物质:扎实做好啦啦操物化文化
体育物化文化是指将体育精神层面的非实物或稀有物,转化为能够广泛传播的有形物,有利于体育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体育健身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较好地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6]。依据体育物化文化理念,我们可以将校园啦啦操精神、啦啦操制度、啦啦操荣誉和啦啦操标识等,物化为啦啦操壁画(墙壁画框、橱窗壁画、展板绘画等)、啦啦操雕塑、啦啦操标志物(队旗、队徽、队训、标语、队歌、口号、吉祥物、纪念品、队服及器材、场馆等)等啦啦操物化文化,同时,在网络层面做好相应的物化文化,以扎扎实实地建设校园啦啦操物质文化,为校园啦啦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做坚实的物质层面保证,发挥啦啦操物质文化的传承、激励和熏陶作用。
4结语
校园啦啦操运动作为一项能够较好体现青少年学生青春、阳光特征的体育项目,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意识等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校园啦啦操文化建设时,应注意从啦啦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下手,做到层层递进、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校园啦啦操文化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邵文兴.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15(7):641-642.
[2]胡胜昔.广州市开展啦啦操的现状与困境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12-14.
[3]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3):96-100.
[4]赵红.“一校一球一操”背景下啦啦操运动发展的策略研究[C].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2015:3.
[5]孙大光.体育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6]王道杰.体育物化文化研究引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6):13-19, 28.
[7]周玲,毛安雄.论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3(2):100-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