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7-09-11胥福江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胥福江

摘 要: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是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启蒙,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习惯养成阶段。小学所处的年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生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也很强,但是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这个阶段的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尽量引导学生去学习有用的知识,并在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方面入手,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學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在持续,但是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也就是数学学科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方法和习惯能够左右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笔终身财富。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占据支配地位。关于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就具体的策略而言,却众口不一,但主要还是要视学生情况、教学设施和教师教学方法而定。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简要探究。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小学数学以基础数学为主,每一课的内容都是在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学生只要在认真听了前面的课程的前提之下,都能够自行预习,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能够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对重点知识提前进行把握,这种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时候,学生可以采取实践预习法,学生可以去超市寻找标有重量的商品来对比理论上的克和千克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拿一些没有称重的商品进行预估其重量,然后再去称重,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学会质量单位的换算,例如1千克=1000克等。

二、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初学者,很少有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后没有疑问的,一般没有任何疑问的人都是没有自主性思维能力的人,无论是在讲课过程中还是在完成作业时,学生只要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过后发现自己的知识死角,这个时候学生一定要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些知识死角不能堆积起来,长期不懂也不问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学生不懂的东西更多。数学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基础不牢,这对今后更难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会更困难。因此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十分重要。

三、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数学难题和培养学生自主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学习手段。合作学习的开展主要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合作学习可以是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学,也可以是在课下学生自由合作学习解决数学难题,合作学习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是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的好方法。

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的时候,这是数学中关于图形的学习,但是圆锥相对于其它的图形来说学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很多学生都学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前去寻找生活的圆锥实物。在课堂上,学生们拿出了生日帽、漏斗等圆锥体物体,有的同学还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圆锥体模型。这时老师可以借助实物道具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上的公式,去寻求其它的方法来求其体积。有的小组想出了往圆锥体物体里放米,然后再用正方体或者别的物体来进行测量,最终的得出结论;有的学生得出了圆柱体的体积实际上是等高等半径的圆柱体的1/3,最终老师进行总结,圆锥的体积=1/3sh。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既能够享受到探索知识的过程,又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养成总结学习的习惯

总结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还会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都要有始有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但是没有完美的结尾整个过程都是白费。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知识条理性、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理论才能够进行运用,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并不能表现得十全十美,那么这一地方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这时候学生就要善于总结是哪些知识点出了问题,并做好标记,实时进行钻研学习,这样才能使数学基础知识更加牢固。

数学主要以理论知识的讲解和问题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做笔记的习惯,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有的时候还掺杂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起着辅助理解作用,例如在讲《克和千克的的认识》的时候,教师会将“升”和“毫升”联系起来教学,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水的1毫升=1立方厘米,质量是1克。这就将体积和质量单位联系起来了,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若遇到这样的题目时,解决起来就更容易了,例如:一个圆柱形杯子里装1千克纯净水,现在要将其倒入五个小的圆柱形杯子中,请问小圆柱形杯子的体积是多少?

对于解答这类灵活性较强的应用题的时候,学生所做的那些笔记就成了解题的重要依据了。由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质量是1千克,那么1000÷5=200立方厘米,因此,小圆柱体杯子的体积是200立方厘米。此外学生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也要善于集合和整理错题、类似题、典型例题,通过整理学生的易错点能够及时得到纠正。通过这种总结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并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这种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很难,但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尤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黄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3(9):62-63.

[2]刘绒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