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膜覆盖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2017-09-11姜晓冉

新农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破膜补苗田间管理

姜晓冉

(河北省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00)

地膜覆盖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姜晓冉

(河北省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00)

利用地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可以缩短马铃薯的生长周期,提高地温,蓄水保墒,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近年来,地膜覆盖马铃薯的产量并不理想,引起马铃薯产量低的原因较多,其中田间管理不到位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田间管理技术过于粗放,导致马铃薯在生育期易遭遇低温、冻害、脱肥、干旱、病虫害等,使产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充分了解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实现马铃薯种植高产优产。

1 及时破膜放苗

采用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要注意在幼苗生长期做好田间观察工作,一般马铃薯在播种20天左右即可出苗,当观察田间有10%的幼苗,并且幼苗长出1~2片叶,气温良好无寒潮来临时即可进行破膜出苗。破膜方法:在苗正上方用手指或竹签划一个十字形的口,然后将幼苗引出膜外,引苗后再抓一把细土将幼苗的周围封严,以保温保墒。破膜放苗时还要做好补苗工作,在缺苗断垄处及时补上马铃薯苗,以保苗全,以免影响产量。补苗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以后进行,要选择健康壮、无病害的幼苗,以提高成活率,在补苗时要先灌入1公斤的水,然后等水渗入土壤后再载苗。

2 防低温冻害

因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时间较正常种植方式提前,易受到寒流侵袭,因此,做好低温防冻害的工作非常重要。可采用多种措施,可给马铃薯施草木灰等含钾量较高的热性肥料,以增加地温,钾还可影响细胞透性,提高细胞浓度,从而增强马铃薯的抗寒能力;还可以在寒潮到来前的1~2天进行灌水保温,方法是将垄沟灌上半沟水,保持垄面湿润,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地温,减轻冻害,注意等寒潮过后要及时排干水;在寒潮来之前使用干草将马铃薯植株盖上保温,防止冻害;如果马铃薯已经遭受霜冻,要及时处理,可在化霜前及时洗霜,以减轻冻害。

3 中耕除草

对马铃薯进行中耕培土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埋入土下植株节数,以增加匍匐茎的数量,从而增加块茎的数量和质量,另外,还可防止土壤因干旱而出现裂纹,使块茎受到光照后出现青头绿肩,影响品质。通常在马铃薯苗期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在膜间深锄,同时除尽田间杂草,注意中耕时不可伤到地膜。在现苗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时要进行浅培土,目的是提高地温,增加匍匐茎,从而增加结薯量。在开花前进行第三次中耕,这次要多培土,进行浅锄,培高垄,要求垄高6厘米左右,以降低地温。

4 适时追肥浇水

有些品种的马铃薯不需追肥,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则需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再施追肥。在追肥时要根据马铃薯生产特点科学施肥,按照控氮、重钾、补磷原则,控制地上茎叶生长,促进下地块茎的膨大,从而保证产量。一般在齐苗后根据苗的长势追施一次提苗肥,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和化肥。开花后需对有早衰趋势的地块喷施叶面肥,每亩使用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肥150克加水50公斤,以补充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延长茎叶功能,增加产量。当花蕾成形后,要及时摘除,以免造成养分消耗,可促进块茎膨大,增加产量。马铃薯在出苗后的抗旱能力较强,因此在发棵期前苗高15厘米以下时可不用浇水,避免植株陡长,达到苗壮目的。当进入茎叶的生长旺盛期后,可适当轻灌水一次。当马铃薯进入结薯期后,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此时要保证土壤中的持水量在70%左右,需大量浇水。

猜你喜欢

破膜补苗田间管理
穴盘苗补苗自动移栽路径规划优化研究
无花果田间管理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不同引产时间对足月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