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7-09-11聂翠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脑血管围术血压

聂翠艳

(乌海市人民医院导管室,内蒙古 乌海 016000)

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聂翠艳

(乌海市人民医院导管室,内蒙古 乌海 016000)

目的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血肿与淤血、术中血压升高幅度、失眠、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不适等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与淤血、术中血压升高幅度、失眠、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不适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身体不适感,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脑血管介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脑血管介入术指的是在医学影像仪器监控下,通过穿刺针或导管导丝等多种介入性器械,在患者病变部位植入球囊、药物以及支架等,从而对脑血管病进行诊疗的医学操作技术[1]。患者在接受脑血管介入术前,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造成患者术后尿潴留以及术中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增高[2]。为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7~78岁,平均年龄(52.4±13.6)岁。患者全部有一定程度的眩晕、言语障碍以及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其中31例有语言障碍,39例有偏瘫症状,69例有眩晕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手术前进行常规导尿以及备皮等充分准备,详细为患者介绍有关介入术的相关知识,讲解介入术的具体过程、治疗的预期目标以及使用的医疗器械等,对患者床上大小便进行科学指导等。

1.2.2 术中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主动介绍手术主治医师,尽量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在手术麻醉前提前告知患者,并引导患者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重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以及内心感受,通过指导深呼吸或局部按摩的方式来缓解因术中焦虑、紧张等所造成的血压升高及局部肌肉紧张,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稳定情绪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率[3]。②病情观察:手术治疗需在患颅内植入血管支架,从而刺激压力感受器,很容易引起心搏骤停、血压下降以及心动过缓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术后过程中需要对患者患侧肢体血运以及意识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每隔十分钟观察一次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呼吸情况。③用药观察:保证患者体内肝素化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防止出现血栓,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条件,若手术时间超过1 h,则根据患者病情给予1000 U/mL肝素泵入[4]。做好充足的术中抢救药物以及仪器准备。

1.2.3 术后干预:对患者血压与心率进行监测,确保做好护理交接工作。要求患者必须卧床修整24 h,并制动患肢12 h,解释肢体制动的主要目的及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术后如果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则可以食用高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叮嘱患者多喝水,以每日1000 mL为最佳,有利于体内对比剂的排出。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血肿与淤血、术中血压升高幅度、失眠、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不适等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与淤血、术中血压升高幅度、失眠、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不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脑血管介入术在临床上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显著优势,但患者在接受术治疗前往往会产生恐惧、担心、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一般是因患者对介入术治疗不了解、术前对手术安全性与疗效有担忧等原因而产生,而负面心理状态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5]。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以疾病为中心,缺少对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而围术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术前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常规护理所忽视的问题,并了解患者的多种心理需求,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消除治疗疑虑[6]。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患者可以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并在术后过程中全程陪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而且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更为清晰的了解患者术中情况,从而有利于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通常会产生机体不适感,由于护理人员全程参与了术后治疗,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支持,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接收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血肿与淤血、术中血压升高幅度、失眠、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不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给予脑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身体不适感,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1] 田荣华.37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10):57-58.

[2] 王春丽,代丽敏,王丽,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262-263.

[3] 周永州.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介入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5):248.

[4] 王红爱,邓双艳.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36-1137.

[5] 李志鹏.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 293-294.

[6] 高振丽,朱萍萍.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140-141.

[7] 徐娟,高玉玲.全麻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43例围手术期系统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47):218-219.

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4-0256-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围术血压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