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发电厂汽轮机油劣化处理
2017-09-10田中建
田中建
摘 要:润滑油在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油质的好坏决定着润滑油的作用,引起油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油中含水量过大,降低油中的含水量可以保证油的质量。
关键词:润滑油;水;油质
在电力生产中,汽轮机的调节和保护装置的动作都是以油作为工作介质的,同时支持轴承和推力也需要大量的油来润滑和冷却。因此供油系统与调节系统、保护系统、润滑系统成为保证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厂二分厂#4、5、8、9机组的汽轮机润滑油曾劣化严重,油的黏度下降,防锈防腐性能减弱,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1 汽轮机润滑油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向各轴承供润滑用油,并带走磨察产生的热量和由高温转子传来的热量;②向调节和保护系统供油;③对采用氢冷的发电机,向密封瓦提供密封用油;④供给盘车和顶轴装置用油。
2 汽轮机润滑油必须具备的性能
①良好的氧化安定性;②适宜的粘度;③良好的抗乳化性;④良好的防锈防腐性;⑤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3 汽轮机润滑油油质差的危害
①影响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使调节系统、保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对调节系统的各设备产生腐蚀;②影响汽轮机及发电机各道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效果,对轴颈及轴瓦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者回造成轴瓦脱胎或损坏轴瓦。
4 油质劣化原因
通过仔细的分析,我厂二分厂油质劣化的主要原因是油中帶水。由于油中水份的存在,带水的油长期与金属部件接触,使金属表面不同程度的锈蚀,产生锈蚀物,加上运行维护不当,油过滤不及时,导致油中机械杂质的存在。
油中水份主要来源于汽轮机轴封漏汽。由于轴封的磨损,轴封间隙增大。为防止空气漏入后轴封,影响凝汽器的真空,增大轴封汽量,提高轴封汽压力,如果调整不当,轴封汽就会漏入轴承油中,造成油中带水。前轴封因间隙过大,轴封回汽漏汽过大,漏汽进入到第一道轴承内部油中,长期运行,致使油质恶化,如不及时加强监督处理,将导致严重后果。
5 对策
影响汽轮机油质劣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设备因素。各级人员充分认识油质对机组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关系,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那么不论是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下就防范油质变差的对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1 积极应用新技术彻底改变汽机轴封漏汽的弊端
油质劣化的根源在于轴封漏汽。据了解,原设计汽机轴封退让性较差,机组启停控制不当,轴封漏汽在所难免。轴封间隙增大,漏汽也难控制,这不但影响汽轮机油的品质,也影响运行的经济性。通过多方调研,在大修中,采用王长春接触式汽封,减少了汽封与轴的间隙,效果非常良好,轴封漏汽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5.2 增大轴封回汽管道的口径
在运行中发现,轴封回汽管道存在着设计偏小的缺陷。在大修中,通过对回汽管道整改,扩大了回汽管道的口径,使轴封的回汽通道更加畅通,减少了回汽的管道阻力,轴封回汽能顺利回到轴封加热器。
5.3 增大轴加风机的功率
轴封的回汽回到轴封加热器,在轴封加热器,轴封回汽被冷却,不能被冷却的气体通过轴封加热器的风机抽出排出轴封加热器。通过增大轴加风机的功率,增大轴加风机的排气量。使轴加加热器的汽侧部分负压值适当提高。使轴封回汽更加通畅。
5.4 加强设备管理
这里所说的管理既包括汽机的运行管理,也包括化学的油质管理。油中进水后,由于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在油中长期循环,导致乳化,油水不能分离造成恶性循环。如及时发现并坚持定期放水、排水,滤油设备按期投用,不让进入油中的水分长时间随油循环,油就不容易乳化,其它各项指标也就不会恶性循环,就能保证汽轮机油长期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化学检测人员除坚持除坚持对各台机组用油的全面检测监督外,应按要求对规定检验项目的检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油质变化情况,及时处理。
5.5 機组大修加强设备质量及油质监督
保证检修质量,在汽轮机大修中,调整汽轮机的前后轴封间隙在规定的范围内,尽量减少轴封的漏汽。对油系统中的设备,像冷油器、主油箱、部分油管道、滤油器及滤网、汽轮机各道轴承、调速系统的各设备进行彻底清理干净,达到大修质量标准。
加强机组大修油质监督管理,大修后润滑油投入油循环后,汽机运行有关人员应密切注意油滤网的脏污清理和油质监督检验工作,确保机组运行用油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充分发挥油处理设备的作用,发现油质劣化时及时处理,确保油质长期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5.6 运行日常管理
机组在运行中,运行人员要保证轴封的进汽压力在规定的范围的内,进汽压力过大都会造成汽轮机的轴封中的汽体漏到润滑油中。
6 结束语
通过对四台机组汽封的更换及增大回汽管道和增大轴加风机的排气量的改造等,轴封漏汽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运行对滤油机的定时投用和油箱的定期放水,检修对滤油机的及时清理,化学人员定期对油质进行化验监督,油质有了保证。四台机组透平油油质恶化的问题得以解决,保证了机组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靳智平.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