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媒介的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2017-09-10姚睿娟

环球市场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意义

姚睿娟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催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成为新兴传播媒介,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数字媒介的出现推动平面设计的变革,建构动态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媒介环境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目标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模块化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介;动态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意义

引言

长期以来,平面图形都是作为信息内容传达载体存在着,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印刷业的发展与进步,平面图形开始被大量复制、传播,促使其成为平面媒体的主角,平面图形的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平面图形语言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及数字媒体严重冲击并逐渐萎缩,实现平面图形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的动态应用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方向。数字媒体因其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等优势成为教学的新工具,数字媒介环境下的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与探索的能力,提高平面设计效果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数字媒介环境下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数字媒体为平面设计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媒介,为有创造性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其潜力创造了条件。将数字媒介环境与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以数字媒介为平台展开平面设计教学,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是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标志着平面设计课教学体系质的飞跃。

二十一世纪的数字化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从平面设计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现在图片信息的理能力,结合数字媒介环境,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及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成为必然趋势。

二、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动态平面设计课程实施的基础,从该课程的内容来看,其特征就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这就要求在课程目标设置中考虑到不同学科内容教学的交叉性,提高学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较之于传统平面设计,动态平面设计在创作和组织方式方面更加复杂,对团队协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设计管理能力。其次,从动态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跨领域融合特征来看,其课程目标之二应是强调课程教学的开放和综合,打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教学,又能展开重点而深入的实践研究。最后,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最终目标之三应是提高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素质,面对一个网站或者操作界面,学生需要处理的信息复杂又多,要求学生能够对信息间的关系和秩序做出有序梳理,强调学生理性和感性结合的系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当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目标,认为在数字媒介环境下,应构建模块化的动态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过去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增减新的课程教学,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但也使教学内容更加零碎与分散,不利于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本文所提出的模块化的动态平面设计课程体系,是传统平面设计课程在数字媒介环境中的延伸,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质的变化,具体的构建方法如下。

对于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是依据课程主攻方向差异分成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即:动态图形与影像设计课程模块、视觉信息与交互设计课程模块和数字绘画与概念设计课程模块;二是结合三个模块教学内容的差异分成选修与必修两大类,以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实际学习需求来选择;三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将教学分成基础课程、工作室课程和项目课程三种类型,基础课程即平面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工作室课程是基础课程与数字媒介衔接的阶段,学生通过学习一些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应用各种数字媒介进行平面设计,而项目课程则主要是针对于具体课题的实践。首先,动态图形与影像设计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的是平面图形语言在动态表达中的基础应用,利用动态图形和镜头影像表达平面设计内容。视觉信息与交互设计重点在交互功能的实现及视觉传达,通过数字媒介实现书籍、设计、信息图表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功能交互条件下信息整合的视觉界面设计及应用。数字绘画与概念设计课程侧重于传统视觉表现和数字媒体相结合下的概念策划,实现数字媒体与装饰基础、品牌设计课程内容的融合与应用。

该课程体系整合了平面设计基础课程与数字媒体方面的拓展课程,同时为实现数字媒体技术与动态平面设计课程的有效衔接,还应在适当阶段增加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媒体创作技能培养课程,包括Flash、Dreamweaver、After Eeffects、3dsMax等软件培训课程。该课程体系通过模块化手段完成课程教学,一方面防止了学生的数字创作实践对各类软件工具的不合理应用,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学生艺术创意及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本文所设计的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渐加强对学生内潜能的挖掘,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与选择的机会,学生以第一阶段基础必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以自身兴趣为标准参与软件课程培训,并进入自己选择模块的工作室课程,开始第二阶段的学习,该阶段的设计管理课程为必修,其他课程为选修。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进入以项目课程为主的第三学习阶段,并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实践性研究。由此可清晰地发现,该动态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使传统课程和新课程间以一种科学合理的逻辑链条形式存在,并有计划地将数字媒体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結合,提高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素质,以及解决数字媒介下动态平面设计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成,王侹.动态化标志设计——论新媒体下标志设计的新形态和教育革新[J].设计艺术研究,2016,02:28-33.

[2]王庆杰.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7:187-188.

[3]林海燕.数字化时代以整合为原则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5:105-106.

备注:本文系院级教研教改课题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题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swjwjg201603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