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走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2017-09-10柳玉珍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近年来,乳山市报社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积极推动传媒领域变革,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目前拥有“报、刊、网、图书、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多个类别、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全媒体矩阵,着力构建起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呼应的舆论引导格局,形态各异、载体多样的现代媒体传播体系初具雏形。

构筑全媒体矩阵、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是主流媒体的基本职责。近几年,乳山市报社通过融合发展,把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用专业权威的报道、理性客观的解读、深入独到的分析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让正能量占领了更多“市场”、赢得了更多掌声。

一、加强主业阵地建设,提高“主报”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飞速发展,对传统报媒的影响日益加剧。对此,乳山市报社经过反复思索后认为,媒体发展中“内容为王”的规律不会变,特别是最基层的传统媒体,传达党委、政府声音的作用不但没变,反而更加重要了,主流的渠道、官方的声音、权威的内容仍然是市报社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市报社自我革新,强筋健骨,努力在日益嘈杂的媒体大潮中保持声音依然洪亮,地位和形象依然突出。

一是做精时政新闻报道,更加突出新闻性、更加贴近读者,准确、及时地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全市重要活动、重大新闻事件和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乳山各领域风貌,强化党报舆论主阵地作用,集聚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凝聚方方面面加快发展的合力,努力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做活民生新闻报道,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点,不断拓展民生新闻报道内容,及时解读党委政府的便民惠民政策,让基层和百姓了解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搭建了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加大民生新闻宣传报道力度,以百姓视角、故事化的表达,力求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三是创新版式设计,在标题制作、图片选用、色彩设置、稿件排列等方面多做文章,使版面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富有时代气息和特点。

二、积极发展新兴媒体,提升传播效果和舆论影响力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上,市报社坚持立足传统媒体,积极发展和参与新兴媒体,以传统媒体为根本,以新兴媒体为提升,通过传统媒体为新兴媒体提供权威的资讯,以新兴媒体的手段对传统媒体业务进行延伸,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及传播形式,提高传播质量,提升舆论影响力。

一是完善乳山新闻网建设。早在2007年,市报社就建成了《乳山时讯》的官方网站——乳山新闻网。乳山新闻网不仅承载着发布《乳山时讯》网络版的任务,而且依托《乳山时讯》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延伸报道。通过及时上传,解决了报纸发行覆盖范围小的问题,不但为广大市民及时提供新闻和便利信息,也成为外地人了解乳山的一个新窗口,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宣传范围和效果。针对网站存在的不足,近年来又多次进行了改版,不断优化栏目和板块设置,使乳山新闻网更加突出地域特色,更加注重乳山发展变化,更加关注民生,内容集新闻性、服务性、知识性于一体,并早于报纸十几个小时呈现给广大读者,充分体现了快速、广泛的特点,成为乳山第一新闻门户网站和展示乳山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时,通过设置与著名新闻网站的链接,乳山新闻网不仅可以一点知乳山,而且能够一网联天下。

二是编制电子政务杂志。2012年,市报社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网络电子杂志编排系统,整合报社独有的图片和文字资源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整理记录市委、市政府年度重要活动,编制乳山年度电子政务杂志,作为便于查阅、易于长久保存而且可随时更新管理的重要歷史资料。

三是开通官方微博。2013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市报社开通了乳山时讯官方微博,更迅速广泛地传播权威声音、主流价值和服务信息,更便捷地与社会各层面进行沟通交流,自觉“接地气”,传递正能量。

四是开通官方微信。2015年,为进一步拓宽新闻传播渠道,加快新闻传播速度,促进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申请开通了乳山时讯微信公众平台,报纸出版日定时推送读者关注的信息,同步推送数字报纸,读者出版日早8点即可抢先掌上阅报。

五是开发手机客户端。2016年,开发了乳山首个集新闻、生活服务类应用为一体的手机APP平台——乳山时讯手机客户端“掌上乳山”,实现了各类信息24小时无间断滚动发布,用更多的新闻产品、更便捷的传播方式服务大众,服务乳山发展。特别是针对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能随时发布信息,引导社会舆论,避免谣传误导公众。

三、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融合发展中面临人才紧缺、设备落后的问题;二是融合度不够紧密,融合方式单一;三是传统媒体在技术研发、应用和升级维护上比较滞后,落后于商业网站。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新形势下,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必须抓住根本,综合施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路径一:融合发展不能忘记“内容为王”。实践证明,“内容为王”永远不过时,接地气、正能量、与时代同频共振、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内容,是传媒的“根”和“灵魂”。县域传媒结合自身特点,科学整合资源,“连横合纵”,加快转型发展,是一条宽广的发展之路。

路径二:融合发展必须加强战略统筹和规划。要充分意识到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抓、强力抓,给予足够重视,配备充足资源,强化内部协调,抓好总体部署、时间安排和结果考核等重大事项,才能在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推动机制,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获得有力的组织保证。

路径三:融合发展需要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是报媒宣传工作的两翼,需要给予同樣重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评价。结合上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和流程,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放在统一标准下进行考核推进,实现规范发展、融合发展。要按照各业务平台特点分别制定标准,分别进行考核,与个人收入挂钩,使采编人员对各个媒体同样重视、同样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积极性、能动性和创作性。

路径四: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新闻人才。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新媒体发展规律,既懂传媒政策又懂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在融合发展中,要合理搭配人才结构,多引进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并加强融合发展相关培训,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为复合型新闻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路径五:融合发展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传统媒体要加大在技术研发、应用和升级维护上的投入力度,掌握成熟的新媒体技术,避免帮助商业网站吸引“粉丝”、扩充用户,沦为商业网站的“打工仔”。

作者简介:柳玉珍(1966.01—);性别:女,籍贯:山东省威海乳山人,学历:大学本科,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有职称:中级编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