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策略分析

2017-09-10沈永忠

世界家苑 2017年9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改革路径田径教学

沈永忠

摘 要:田径运动作为运动项目的基础,是锻炼身体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高中田径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授课,体育课上的氛围比较枯燥,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必须要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实际学习诉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现行的高中田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掌握田径常识和养成运动习惯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以学生为本;改革路径

田径教学的意义首先对学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讲,提高身体技能的协调性,灵活性保持耐力,对保持优美的形体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田径教学有时候需要团队的相互协作,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宽容,忍让,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再者,在青春期,学生情绪容易波动,敏感,通过田径运动有效地调节与宣泄,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现阶段高中田径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指出了田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田径教学改革建议。

1 高中田径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田径教学缺乏趣味性

高中体育课之所以能够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主要是由于课堂上比较活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在一些接力跑、跳远等趣味性较强的项目中,还能够让学生从中体验团队合作和竞技比赛的乐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体验教师按照高中体育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讲解田径知识,虽然可以确保高中生能够学习和掌握田径技能,但是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的活泼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参与积极性不强,个人的运动潜能得不到激发,也就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1.2 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师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互动,才能让体育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实现田径教学的优化。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可能会导致教学方法与高中生的学习诉求不相符合。现阶段许多高中生的体质状况较差,体育教师在进行短跑、长跑教学时,应当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田径训练,容易因学生身体吃不消而出现健康损害。例如,近年来很多新闻都爆出高中生在体育课上晕倒、昏迷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坚持“生本”教学理念,才能提高高中田径教学的效率。

2 高中田径教学贯彻“生本”理念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一方面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另一方面又会对教师的理论说教产生厌烦情绪。如果体育教师沿用以往“理论说教—示范教学—自由活动”的固定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意见建议,进行田径教学的优化。另外,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生在日常学习之余,有一些体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地找体育教学进行询问,这对于高中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也有促进作用。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田径运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而且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在升入高中后,学习压力增加,加上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都使得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面临很多烦恼。如果不能找到合理的倾诉和宣泄途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在田径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情绪,然后以更加积极和自信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

3 基于学生为本的高中田径教学改革路径

3.1 调整田径运动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的发展总是在传统和变革的互动中进行,其中观念的转变为第一要义,当前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应适应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田径运动是人们追求健康、强壮的一种体现。田径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习惯、健身能力,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突出健身属性的教学,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要科学选择锻炼手段、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田径运动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除此之外,学校的一些领导也要加强对体育课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注,保证每周体育课的课时,满足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这对于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

3.2 拓宽田径课程教学内容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打破传统观念,选择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使之融入“主动体育”和“快乐体育”的中小学体育田径课程中。要以促进和提高人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需求与适应性为基础,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等基本运动技术方法作为田径运动教材的主要内容。因此对田径教材除要精选优化外,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作为健身手段的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系统地掌握运用田径运动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

3.3 采用多样化的田径教学模式

高中生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如果教师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因此,体育教師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诉求,尝试采用多样化的田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程学习体验,让学生保持热情和主动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积极帮助。常见的田径教学方法有小组合作模式、启发思考模式和竞技比赛模式等。例如,在接力跑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有2名男生、2名女生。在这种竞技比赛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和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4 优化教学考核体系

教学考核成绩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以往的考核都是以期末的一次测评成绩为准,而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和训练则没有反映到最终的考核中。例如,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能日常课堂中没有积极训练,也能够在期末取得不錯的成绩,而一些体质偏弱的学生,即便平常很努力,也由于训练时间短,而达不到考核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对考核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考勤表,对学生日常田径课堂上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1分,课堂表现不积极扣1分等。在期末学生考评时,将这些记录纳入到考评标准中,占期末总成绩的30%。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加重视日常学习,而不是将田径课程作为一项任务,帮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掌握田径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4 结语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实施后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客观要求,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授课组织模式,真正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主动探究田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教师也要尝试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掌握田径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从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张福华,孙洪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田径教学改革探索[A].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6.

[2]施美娟,李青山.趣学·乐学·善学·助学——新课标下的高中田径教学策略[J].田径,2013(12):104-105.

[3]李玉新,高学民.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与健身课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25(4):144-146.

(作者单位:龙岩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改革路径田径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以学生为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