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亚投行面临的挑战

2017-09-09林青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亚投行挑战一带一路

林青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加深贸易、经济的相关性,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应时代要求而生的亚投行为“一带一路”战略添砖加瓦。但是,亚投行面临着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均、投资风险大、原有金融主导国家的攻势等挑战。为迎战、巩固中国的主导地位,我国应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调动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借鉴已有的世界性组织,扬长避短。

关键词:亚投行;“一带一路”;挑战

继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于中共十八大后,由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创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正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个组织名称所示,该区域性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亚太地区众多国家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而基础设施的完善又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可以说,亚投行的建立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大事件。

一、亚投行与“一带一路”的联系

第一,亚投行为“一带一路”提供更便捷、广泛的融资渠道。这一作用不仅体现在更充裕的资金支持,还有贷款条件的完善。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0~2020年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约8万亿美元。但据道勒的分析,亚开行总资金约1600亿美元,世界银行也仅有2230亿美元,远无法满足亚洲国家的资金需求。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以及国民储蓄均居世界首位,能够为亚投行带来数额巨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助过程中,要么无法得到全额贷款,要么由于苛刻的资助条件逐渐丧失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管权。如此,使得这些国家一直在经济底端徘徊,止步不前。

第二,亚投行的成立使国际金融秩序更完善。美国直接控制WB、IMF,并且间接控制亚开行。今天的国际金融秩序是服务于“上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利益受到或大或小的侵犯且无法自护。亚投行的筹建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争取自身在经济规则制定中的主动权勇敢地迈出一步,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商定亚投行的投融资规则。

第三,亚投行开辟国有资产投资和管理的新路径。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在1.495万亿~2.55万亿美元之间,而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接近4 万亿美元,约占世界外汇储备的1/3,其规模已经超出合理水平。但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投资领域在美国国债等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这种单一投资方式的隐患自2010 年以来渐渐显现。我国已成为美国的头号债权国,不仅收益见长甚微,而且无法保证美国能够按期履约并受其牵制。“亚投行”的成立和“一带一路”的“开通”为我国资本投资打开另一扇大门。

二、亚投行面临的挑战

(一)潜在的投资风险大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利润回流速度慢,再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信仰冲突、民族冲突、恐怖主义、政府更迭等问题造成的投资环境不稳定,因此其潜在的投资风险比较大。另一个是呆账、坏账风险。贷款国家是否如约偿还贷款也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贷款国家违约还款,包括未按期还款和未全额还款或者是二者皆而有之,都会影响到亚投行的资金运转,从而影响到亚投行持续与否的问题。其次还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隐患。国际贷款涉及的问题比国内贷款更多,而且监督的难度系数更大,因此其道德风险只大不小,如何将道德风险控制在适当水平也是亚投行面临的现实且急迫的难题。而制定公平、不失偏颇的贷款准则,有效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和影响的扩大同样是亚投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以及金融市场差异较大

亚投行57个成员国分布在5个大洲。这些国家之间不僅疆土范围差异大,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由世界银行数据库可知,就2015年GDP增长率而言,各成员国相差悬殊,如印度7.6%,中国6.9%,德国1.7%,南非1.3%,巴西-3.8%。另外,区域内各国金融市场状况的差异也较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金融市场发展排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列第2位和第4位,随后依次是泰国(34)、印度尼西亚(42)、菲律宾(49),排名较落后的有柬埔寨(84)、老挝(101)和缅甸(139)。悬殊的差距使得对各个国家的调节很难一盘水端平,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会遇到更多阻碍。由于各个参与国之间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差距较大,亚投行需要充分考虑小国利益,使小国也有发言权,这是亚投行的一个特色,不能丢。

(三)受到原有国际金融主导国家的压力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迅猛,经济高速增长,在国际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美日等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中国越来越虎视眈眈。亚投行的设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加国际话语权,而且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有利于中国“新常态”经济的平稳过渡和发展。另外,亚投行的成立打破世界银行统治世界长达70年和亚洲开发银行影响亚洲长达50年的格局。这些都使得美日忧心忡忡,更加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给亚投行设置障碍。

(四)股权体系、决策机制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标准,对于一般决议事项投票过半数即可通过,重大决议事项需85%投票表决通过。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分别是15.85%和17.69%,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有一票否决权。2010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计划将中国的份额从3.65%提升到6.19%。然而,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一票否决这一提案,中国的份额最终无法增加。可见“投票权”与“否决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否决权”。因此,亚投行如何分配投票权以及是否设立否决权这个问题事关重大。中国不仅需持有最高投票权而且要掌握否决权,以避免为他人做嫁衣裳,同时也可以避免亚投行沦为发达国家所控制的另一个组织。在亚投行治理结构人员的选任中我国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积极争取,成为理事会成员之一。这个方面可以借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的选聘方式。endprint

另外,如何协调好效率和透明度也是亚投行面临的一大挑战。效率和透明度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子”,一方的增加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要保证有较高水平的透明度势必需要繁多复杂的制度,而繁多复杂的制度又会降低亚投行的执行效率。同理,追求高效率又会损害透明度。如何折中、选择恰当的点,使得效率和透明度获得成员国的认可,这是一项难题。在制定决策机制和股权体系时就应当考虑到效率和透明度。

三、发挥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顺应时代而生,也是与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亚投行的成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行铺路搭桥,亚投行因“一带一路”而生,“一带一路”因亚投行而兴旺。但是,亚投行不仅仅是为“一带一路”提供融资渠道和助力,而且是国际金融秩序改革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并且让世界真正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以及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当然,亚投行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风险,如何正确迎面挑战和化解风险是当务之急。

首先,调动私人部门参与积极性,拓展多种融资方式。“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几十万亿的资本投入,并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举措,仅靠由成员国家的国家信用组成的多边投融资体系提供资金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完善PPP运营模式。为鼓励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我国政府需要优化金融体系,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其次,要多借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决策方式等。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寻找合适的管理机制、运作方式、人才挑选等,做到合理分配话语权、投票权。另一方面,亚投行要增强科学性、透明性、规范性,不仅要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变化,而且要加强合作,增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最后,逐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人民币区域化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能够使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安全线下降。外汇储备量下降意味着外汇的可用量增加,增加的外汇量于公能够增加亚投行的实缴资金和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资金供给,于私有助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资金支撑,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提升国际影响力。据央行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3.1万亿元。2015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2016年11月人民币正式成为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组成币种。或许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新突破是亚投行得以成立的原因之一,反之,亚投行的成立又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高林.从“一带一路”战略看亚投行建立的意义[J].商业评论,2015(08).

[2]王志凯.“一带一路”战略与“亚投行”的使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3]赵钊.亚投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柱[J].国际融资,2015(05).

[4]胡海峰,武鹏.亚投行金融助力“一带一路”: 战略关系、挑战与策略选择[J].人文杂志,2016(01).

[5]姚树洁.亚投行:中国撼动世界地缘政治的里程碑[J].PEOPLE'STRIBUNE,2015(04).

[6]李婧暄.央行与32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N].广州日报,2015.

[7]刘国斌.论亚投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作用[J].东北亚论坛,2016(02).

[8]王达.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J].东北亚论坛,2015(03).

[9]张文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政治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04).

[10]徐楠,石丹林.“一带一路”战略与亚投行的突破[J].武汉金融,2016(02).

[11]佚名.构建亚投行金融平台,助力“一带一路”[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12).

[12]王曼怡,石嘉琳.亚投行:中国金融崛起新干线[J].MOTHERLAND,2015(04).

[13]張晓兰.亚投行的多重作用[J].视点,2015(09).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投行挑战一带一路
关于亚投行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