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军校学员如何看待诋毁英模现象的调查分析

2017-09-09王翔

东方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英模调查分析

王翔

摘要:军校学员并非像是一张白纸,在信息网络时代,他们很有可能接触到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认知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基于此,笔者先后走访某军校各图书馆、教室、研修室以及宿舍等地,以书面问卷调查、面对面采访等形式,区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类群体进行了调查,分别采集原始纸质样本百余份,录音资料四十余份,为分析和研究军校学员如何看待英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诋毁;英模;调查分析;维护对策

一、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在多元价值和各种思潮交叉作用影响下,少数军校学员在对诋毁质疑现象的认识上还有一些不准确、不到位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一是打着“学术研究”幌子抛出的所谓生理学、物理学、医学分析和有板有眼的史料论证干扰了学员的正确分析判断。在关于英模的一些说法上,笔者有意列出了网络上炒得比较热的几种说法让学员进行判断,如针对黄继光违反生理学的说法,尽管绝大多数研究生选择相信先入为主的官方说法,并且表示不会轻信网上的这种论调,但也有54%的学员选择持有“历史上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没有必要去深究,知道他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的就可以了”的观点。针对邱少云的质疑86%的学员认为关键时刻人的意志信念能发挥巨大作用,保持一动不动是因为邱少云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但也有22%的学员选择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可能,比如被火烧死之前就可能因吸入大量浓烟窒息死亡”。看似科学理性的分析,但从舍生忘死英勇堵枪眼到肉体堵不住美式机枪,从忍受火烧活活烧死的痛苦到只是意外的被烟熏死,同样是牺牲,两种不同的说法却严重矮化了英模的形象,俗化了英模的精神境界。二是对针对英模的质疑和诋毁现象认识不足,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警惕性不高。调查发现,9%的学员认为这些现象纯属商业炒作或者娱乐消遣,也就是拿英模开开玩笑或者是博人眼球,求得关注罢了,跟西方敌对势力没有关系,没必要动辄冠以历史虚无主义的“名号”。12%的学员认为当今世界价值多元,存在这种现象是正常的,1%的学员保持中立,认为谁有理听谁的,网上不能一味封堵打压这种声音,可以允许正反双方进行辩论,以达到追求真理、厘清事实的目的。在列举邱少云和“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起诉诋毁者的两起典型法律案件时,5%的学员认为现在网上言论自由了,上诉法庭有点过分了。15%的学员认为这是个别案例中的个别现象,不至于到立法层面,也没有必要专门因为英模单个类似事件就修改制定法律。英模事迹应该是经得起质疑的,也应该就一些有疑点的细节放在大众的视野下展开公开辩论,要允许质疑,容得下不同的聲音。少数在职干部学员也容易将部队现实中在选树典型和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引申到对待英模事迹上态度上,以今推古,认为英模事迹多有夸大不实和矫揉造作之处。撇开英模个体,就谈英模精神的现象在学员中也占有很大市场,这部分学员认为宣传英模主要是宣扬一种集体的值得大家借鉴学习的精神,一种对社会具有道德指引的价值理念,对于英模个体而言即便是鲜有劣迹也显得不那么重要,无关乎大局。

二、维护英模形象的对策措施

习主席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质疑和诋毁英模的声音,对于背后操作的敌对势力和渗透着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绝不能置若罔闻、置身事外,而要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采取积极行动,巩固思想舆论阵地。一是要提升党史军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党史军事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来研究对待英模人物,用崇高的道德水准来标榜英模的精神境界,更应该从英模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英模的成长过程,以及英模生活工作战斗的方方面面立体式地描绘刻画英模。综合运用科学的知识来反对伪科学的说法,用对常人人性和人格的理解来说服对于英模生活细节的不理解,摆脱教科书式的说教,多联系说一些“马特洛索夫”和“卓娅”式的英雄,多引述一些英模身边的老战友、老领导、目击者、当事人甚至是敌人的说法,多走访一些英雄家乡、战斗牺牲现场、生前工作单位等,自此就不难理解雷锋喜欢拍照片,也会戴手表、穿皮夹克的事实,就不会怀疑黄继光是不小心摔倒才堵的枪眼,更不会纠葛与“狼牙山五壮士”有没有吃群众萝卜,是“跳”还是“遛”,刘胡兰与红军连长王本固是纯洁革命感情还是“小三”,以及所谓的生理学、医学分析。二是创新理念,积极改进英模宣传模式。从调查来看,不少学员将质疑和诋毁现象一定程度地归结于中共在宣传模式上的缺憾。的确,由于一贯地继承了文革时期的宣传手法,过分“高大全”的英模形象难以在当今时代产生广泛情感认同,尤其面对诋毁者蓄意运用的“研究范式”转换,移花接木、以偏概全、煽风造势等诸多手段,反复强调、生硬批评或者话题转移等传统宣传模难以为继。因而必须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在方法手段上求突破,如军报《认识英雄·关爱英雄·尊重英雄》专栏巧妙地跳出了“话题陷阱”,回击了诋毁现象,中国之声微信推出系列策划《捍卫英雄》,以当事人见证、科学论证等方法驳斥对英雄的质疑。在内容上也可以在英模壮举的聚光灯外寻找亮点,挖掘英模平凡朴实的事迹,如张思德沼泽地智救战友,董存瑞也曾犯错作检讨,黄继光阵前保护连长,邱少云新训受帮助,雷锋不计较被“穿小鞋”,李向群给排长做书架,苏宁替战士钻车底,杨业功给司机寄包裹等,抓住英模牺牲奉献精神不同寻常的同时也积极塑造一个个平民化、接地气的英雄。三是强化法治理念,依法维护既定英模形象。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可以说英模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象征,代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时代精神,否定一个细节就有可能否定一个整体,以至于摧毁英模群体所立起来的精神丰碑。必须牢固树立英模形象不容诋毁的观念,坚决抵制一切否定英模、否定历史的行为,坚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英模的姓名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同时配合好法治宣传教育,做到疏导结合,开启特定政治语境下的英模人物研究通道,允许对于相关历史细节的科学探讨,接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英模人物的学术研究。四是借鉴国外经验,营造尊崇英模的良好社会氛围。美军通过官方出版物和网站设立专栏宣扬“典型人物”,各种纪念日和纪念活动围绕战争中牺牲的军人而设立和组织,俄罗斯国防部开通“民族记忆”的门户网站,还原战斗英雄事迹。在国外,很多国家的英雄如美国的马丁路德金,法国的圣女贞德,印度的甘地等但凡被污化、诋毁便会遭众人唾骂。英雄模范是国家之瑰宝,民族之精英。英模不应该只是挂在墙上,刻在碑上,雕在石上,网络上、生活中英模精神和英模文化也应当备受关注,备受尊崇,切实融入社会活动中来。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增强学英模、当英模的仪式感和荣誉感,讲好英模故事,传递英模正能量,扩大英模影响力,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模调查分析
新时代学习宣传英雄模范的路径方法
江西寻乌:三举措开展英模教育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天津市慈善协会主要领导慰问见义勇为困难英模
关于“双百”人物中少数民族英模榜样精神价值的思考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